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84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包括缓速器轴、前轴承、定子、转子、定子端盖、本体、分离弹簧、环型活塞、啮合齿轮、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同步锁止环、滚针轴承、外油封等;定子与定子端盖封闭出高压的出油腔B、及靠进缓速器轴封闭形成一个低压的进油腔A;定子前置,转子在定子后,并在本体内的一个封闭腔内;转子与定子间设有密封环,用以隔离工作腔C与进油腔A;空载时,啮合齿轮同时被分离弹簧推向右移动,直至右定位止点,同时啮合齿轮也与转子分离,转子即不再与轴转动,这样工作腔C内虽存有少量介质,也不会导致空载损失;定子前置布置油道,减少了径向尺寸,避免了与传动轴干涉;最大限度减少重量、减少噪音、提高强度及可靠性,减少空载损失。

A stator front hydraulic reta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工程
,涉及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前置及整体可分离转子后置液力缓速器;特别适合客车、卡车变速箱后并联缓速器输入齿轮与缓速器轴采用抗扭式连接。
技术介绍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通过液力装置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的缓速装置,液力缓速器又称液力减速装置。汽车如果在拐弯、下坡过程中车速过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长时间频繁使用行车制动不但会磨损严重,更重要的是刹车过热,甚至由于制动器热衰退严重而导致制动失灵,甚至失火的严重后果,所以需要缓速器等非接触、主动散热的装置来减速或下长坡时控制速度。虽有排气制动等多种辅助制动,但都很难完全满足安全控制速度的要求。因此,国内外业内共识重型卡车或大客车最好匹配能满足要求的液力缓速器。目前一般液力缓速器都采用前置转子。而且客车、卡车变速箱并联后置的缓速器动力输入有两种情况:一种输入齿轮与缓速器轴以轴承支撑,齿轮与轴非抗扭式连接,即空载时缓速器轴不与传动轴旋转;缓速器轴与转子抗扭式连接,或通过其它形式将在制动时啮合连接,制动时再将动力与转子结合,从而减少了缓速器空载损失。另一种是由变速箱输出轴的齿轮与缓速器输入齿轮啮合,如果缓速器输入齿轮与缓速器轴采用抗扭式连接,如花键连接,则缓速器轴随车辆行驶而旋转;车辆正常行驶,不制动时称为缓速器空载;为减少缓速器空载损失则需转子与轴用轴承支撑,制动时通过啮合结构啮合而将动力传给转子实现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速器扭矩小,缓速器输入齿轮与缓速器轴采用抗扭式连接的空载损失,客车、卡车变速箱并联后置液力缓速器空间布置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缓速器轴、前轴承、定子、转子、定子端盖、本体、分离弹簧、环型活塞、啮合齿轮、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同步锁止环、滚针轴承、外油封、进油腔A、出油腔B、工作腔C、输出油道D、回油道E;定子与定子端盖封闭出高压的出油腔B、及靠进缓速器轴封闭形成一个低压的进油腔A;定子前置,转子在定子后,并在本体内的一个封闭腔内;转子与定子间设有密封环,用以隔离工作腔C与进油腔A;转子内孔设有密封环防止转子补油腔与定子进油腔A相通;啮合齿轮布置于转子后,分离弹簧座及端面轴承放在分离弹簧与转子之间,保证之间可相对运动;转子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前端定位位置,并在环型活塞不加力时,使啮合齿轮与转子分开,使啮合齿轮回到右侧定位位置;锁止滑动骨架与啮合齿轮花键配合,可在啮合齿轮内左右滑动,保证同步锁止环的摩擦锥面与转子分离,左侧有定位销限位;回位弹簧位于啮合齿轮与滑动骨架之间保证滑块及同步环空载时回位到左止点,保证同步锁止环在空载时处在啮合齿轮齿外端并保证有一定间隙;转子啮合齿在转子右侧;转子啮合齿与啮合齿轮啮合,转子开始转动,然后根据要求将储油腔的介质适量输送到工作腔C中,由于转子相对定子转动,通过离心作用将介质推向定子,高速运动的介质受到定子的阻碍,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动力,实现制动;分离时,排除工作腔内的工作介质,撤出环型活塞内的压缩空气或液压力,在分离弹簧及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作用下,产生分离作用力,使啮合齿轮右移,带动骨架、同步锁止环右移,直至解除啮合,同步锁止环与转子右端面分离;空载时,啮合齿轮同时被分离弹簧推向右移动,直至右定位止点,同时啮合齿轮也与转子分离,转子即不再与轴转动,这样工作腔C内虽存有少量介质,也不会导致空载损失。本专利技术锁止滑动骨架左侧就有卡环,保证同步锁止环与转子摩擦锥面的间隙;转子与缓速器轴通过滚针轴承支撑;正常行车时,缓速器轴旋转,转子静止不动;转子的啮合齿及啮合齿轮与缓速器轴通过花键抗扭式连接,并可在轴花键上左右滑动;转子后面具有花键齿,花键齿右端为锥型,引导啮合齿轮与转子外花键平顺啮合,产生同步的拨盘力矩;动力由缓速器轴通过啮合齿轮及同步锁止环平顺啮合传动;啮合齿轮啮合转子后,与转子形成一体共同旋转;转子后面的空间布置分离啮合及执行结构;整体可分离转子后置,转子右侧与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油腔,经过一个油孔与循环油道相通,刚开始工作为补油口,当排除腔内空气后,即成为输出口;定子端盖、前轴承、外油封密封变速箱润滑油;经换热器流出的介质进入工作腔C的回油道E;经回油道E进入定子端盖与靠近定子轴心形成一个定子进油腔A,通过定子靠近轴心的叶片油口进入定转子形成的工作腔C;制动时,环型活塞右侧通压缩空或液压压力,活塞左移,啮合齿轮在环型活塞的推动下左移,在执行活塞的推动下使啮合齿轮与转子后外齿啮合,形成整体转动的转子,并稳定地将转子推向左定位位置;锁止骨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同时左移;当同步锁止环外锥面与转子内孔内锥面接触后,产生一个反向的摩擦力矩,使同步锁止环逆向旋转,保证同步环端齿锥面与啮合齿轮端齿锥面相对而锁止,当转子与啮合齿轮同步后,由端齿锥面产生的拨盘力矩使转子向前转动半个齿而实现平顺啮合;工作腔C的输出油道D采用迂回油道增加阻力;回油道E采用大直径油道减小回油阻力。工作腔C的输出油道D采用迂回油道增加阻力;回油道E采用大直径油道减小回油阻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同步锁止环卡环、转子滚针轴承定位环、转子定位环及端面轴承、环型端面轴承、后轴承、啮合齿轮端面轴承、端面轴承、输入齿轮、分离弹簧座机端面轴承;转子前端轴向通过端面轴承及轴肩保证定位,转子内孔有滚针轴承定位环及转子滚针轴承保证轴和转子间可高速相对转动;在动力输入的缓速器前端,定子通过定子端盖进行轴向定位;缓速器轴通过台间与前轴承进行定位;转子通过转子前端轴肩及端面轴承进行轴向定位,并始终在分离弹簧的作用下,推向左定位点;端面轴承左侧靠在轴肩上进行左侧轴向定位,保证转子转动时平稳及保证与定子间的间隙;右侧通过端面轴承弹簧座被弹簧压向左侧定位位置;啮合齿轮右侧通过端面轴承定位在后轴承内套上,转子与缓速器轴通过滚针轴承支撑;轴向定位保证定子转子间的间隙及相关精度;调整后轴承内圈的紧固调整螺栓,调整放松前后轴承间隙;降低运动时轴承等噪音,保证定子转子制动时的间隙,从而保证了最大制动力矩的实现;空载时,锁止滑动骨架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限位在左止点;保证同步锁止环在空载时处在啮合齿轮齿外端,并保证有一定间隙;啮合齿轮与轴同时转动,骨架由于外花键与啮合齿轮内齿配合,不但能传递扭矩还与轴一起转动,也就带动同步锁止环同时转动;骨架轴套左侧可通过卡环定位,避免同步锁止环脱落的同时,保证同步锁止环与转子内花键右端离开至少1mm的间隙,避免空载时接触摩擦。同时同步锁止环与锁止滑动骨架槽的右侧限位,骨架处于最左侧时,同步锁止环外花键右齿端与啮合齿轮左侧齿端至少1mm的间隙;锁止滑动骨架、同步锁止环、回位弹簧、啮合齿轮、环型活塞、分离弹簧、可实现平顺啮合及可靠分离。本专利技术制动时,啮合齿轮在环型活塞的推动下带动同步环一起左移,当同步环外摩擦锥面与转子内摩擦锥面刚接触时,同步环反向旋转一个角度,保证使啮合齿轮花键齿端的锥面与同步锁止环右齿端锥面向对,而起到锁止啮合齿轮与同步锁止环啮合的作用,这样在推力的作用下,将同步锁止环摩擦锥面与转子内孔的摩擦锥面完全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轴、前轴承、定子 、转子、定子端盖、本体、分离弹簧、环型活塞、啮合齿轮、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同步锁止环、滚针轴承、外油封、进油腔A、出油腔B、工作腔C、输出油道D、回油道E;定子前置,转子在定子后,并在本体内的一个封闭腔内;转子的啮合齿及啮合齿轮与缓速器轴通过花键抗扭式连接,并可在轴花键上左右滑动;定子与定子端盖封闭出高压的出油腔B、及靠进缓速器轴封闭形成一个低压的进油腔A;转子与定子间设有密封环,用以隔离工作腔C与进油腔A;转子内孔设有密封环防止转子补油腔与定子进油腔A相通;转子后面的空间布置分离啮合及执行结构;转子右侧上具有啮合花键齿,花键齿右端为锥型;啮合齿轮布置于转子后,转子的花键齿引导啮合齿轮与转子外花键平顺啮合,产生同步的拨盘力矩;动力由缓速器轴通过啮合齿轮及同步锁止环平顺啮合传动;啮合齿轮啮合转子后,与转子形成一体共同旋转,将储油腔的介质适量输送到工作腔C中;由于转子相对定子转动,通过离心作用将介质推向定子,高速运动的介质受到定子的阻碍,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动力,实现制动;分离弹簧座及端面轴承放在分离弹簧与转子之间,保证之间可相对运动;转子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前端定位位置,并在环型活塞不加力时,使啮合齿轮与转子分开,使啮合齿轮回到右侧定位位置;锁止滑动骨架与啮合齿轮花键配合,可在啮合齿轮内左右滑动,保证同步锁止环的摩擦锥面与转子分离,分离时,排除工作腔内的工作介质,撤出环型活塞内的压缩空气或液压力,在分离弹簧及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作用下,产生分离作用力,使啮合齿轮右移,带动骨架、同步锁止环右移,直至解除啮合,同步锁止环与转子右端面分离;空载时,啮合齿轮同时被分离弹簧推向右移动,直至右定位止点,同时啮合齿轮也与转子分离,转子即不再与轴转动;正常行车时,缓速器轴旋转,转子静止不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轴、前轴承、定子、转子、定子端盖、本体、分离弹簧、环型活塞、啮合齿轮、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同步锁止环、滚针轴承、外油封、进油腔A、出油腔B、工作腔C、输出油道D、回油道E;定子前置,转子在定子后,并在本体内的一个封闭腔内;转子的啮合齿及啮合齿轮与缓速器轴通过花键抗扭式连接,并可在轴花键上左右滑动;定子与定子端盖封闭出高压的出油腔B、及靠进缓速器轴封闭形成一个低压的进油腔A;转子与定子间设有密封环,用以隔离工作腔C与进油腔A;转子内孔设有密封环防止转子补油腔与定子进油腔A相通;转子后面的空间布置分离啮合及执行结构;转子右侧上具有啮合花键齿,花键齿右端为锥型;啮合齿轮布置于转子后,转子的花键齿引导啮合齿轮与转子外花键平顺啮合,产生同步的拨盘力矩;动力由缓速器轴通过啮合齿轮及同步锁止环平顺啮合传动;啮合齿轮啮合转子后,与转子形成一体共同旋转,将储油腔的介质适量输送到工作腔C中;由于转子相对定子转动,通过离心作用将介质推向定子,高速运动的介质受到定子的阻碍,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动力,实现制动;分离弹簧座及端面轴承放在分离弹簧与转子之间,保证之间可相对运动;转子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前端定位位置,并在环型活塞不加力时,使啮合齿轮与转子分开,使啮合齿轮回到右侧定位位置;锁止滑动骨架与啮合齿轮花键配合,可在啮合齿轮内左右滑动,保证同步锁止环的摩擦锥面与转子分离,分离时,排除工作腔内的工作介质,撤出环型活塞内的压缩空气或液压力,在分离弹簧及锁止滑动骨架回位弹簧作用下,产生分离作用力,使啮合齿轮右移,带动骨架、同步锁止环右移,直至解除啮合,同步锁止环与转子右端面分离;空载时,啮合齿轮同时被分离弹簧推向右移动,直至右定位止点,同时啮合齿轮也与转子分离,转子即不再与轴转动;正常行车时,缓速器轴旋转,转子静止不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啮合齿轮左侧有定位销限位;回位弹簧位于啮合齿轮与滑动骨架之间保证滑块及同步环空载时回位到左止点,保证同步锁止环在空载时处在啮合齿轮齿外端并保证有一定间隙;锁止滑动骨架左侧具有卡环,保证同步锁止环与转子摩擦锥面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转子与缓速器轴通过滚针轴承支撑;整体可分离转子后置,转子右侧与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油腔,经过一个油孔与循环油道相通,刚开始工作为补油口,当排除腔内空气后,即成为输出口;定子端盖、前轴承、外油封密封变速箱润滑油;经换热器流出的介质进入工作腔C的回油道E;经回油道E进入定子端盖与靠近定子轴心形成一个定子进油腔A,通过定子靠近轴心的叶片油口进入定转子形成的工作腔C;制动时,环型活塞右侧通压缩空或液压压力,活塞左移,啮合齿轮在环型活塞的推动下左移,在执行活塞的推动下使啮合齿轮与转子后外齿啮合,形成整体转动的转子,并稳定地将转子推向左定位位置;锁止骨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同时左移;当同步锁止环外锥面与转子内孔内锥面接触后,产生一个反向的摩擦力矩,使同步锁止环逆向旋转,保证同步环端齿锥面与啮合齿轮端齿锥面相对而锁止,当转子与啮合齿轮同步后,由端齿锥面产生的拨盘力矩使转子向前转动半个齿而实现平顺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前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孝义王文辉沈栋平陈利高凤才马琳张昊琦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