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套组、驱动半轴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8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公开了一种护套组,所述护套组包括左护套(1a)和右护套(1b),所述左护套(1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口(11)、波纹变形区(13)和第二端口(12),所述波纹变形区(13)具有脱水结构,所述脱水结构适于减少所述左护套(1a)和右护套(1b)表面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护套组能够快速减少护套组表面的液体残留量,使得所述护套组遇水挤压变形后不会产生异响。

Boot set, drive halfshaft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套组、驱动半轴总成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护套组。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驱动半轴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半轴也叫驱动轴,是变速箱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轴,其内外端各有一个万向节,分别通过万向节上的花键与减速器齿轮及轮毂轴承内圈连接。万向节通常用护套包裹,该护套用于防水、防尘及密封,还能用于防止润滑脂流失;工作时,护套会随着万向节的弯折而弯折,由于护套的折弯部位不断变动,且变形频率较高,使得护套时间长了会老化断裂。因此,现有技术均针对万向节护套的密封性能、使用寿命等常见缺陷进行一系列改进。但是,当汽车驶过积水路面或涉水行驶后,护套表面会有液体残留,当车辆转向时,尤其转向到极限位置时,护套的波纹部位被极大程度地挤压变形,当波纹部位中有液体残留,则相邻波纹之间相互挤压摩擦时,会增大波纹间相对滑移的概率及相对滑移的位移,护套会产生异响,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套组,该护套组在覆水状态下被挤压变形后不会产生异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半轴总成,该驱动半轴总成在涉水后转向不会产生异响。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在涉水后转向不会产生异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护套组,所述护套组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其中,所述左护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口、波纹变形区和第二端口,所述波纹变形区具有脱水结构。具体地,所述脱水结构为从所述波纹变形区的波谷延伸至波峰的多个螺旋结构。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旋状突起为等截面突起,所述螺旋状凹槽为等截面凹槽。优选地,所述左护套为回转体,所述回转体的径向尺寸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逐渐增大。优选地,从所述左护套的第一端口向所述左护套的第二端口,所述左护套的螺旋结构围绕所述左护套第一端口的中心轴线逆时针旋转。具体地,所述右护套与所述左护套为对称结构。典型地,所述左护套和右护套均为橡胶制品,且均为一体成型件。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驱动半轴总成,包括左半轴固定节总成、右半轴固定节总成和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组;所述左半轴固定节总成包括固定节、卡箍、轴杆和所述左护套,所述轴杆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左护套的第一端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节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左护套的第二端口固定连接;所述右半轴固定节总成包括所述右护套且与所述左半轴固定节总成为对称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它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半轴总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中,该护套组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由于护套组的波纹变形区具有脱水结构,这样,当护套组旋转时,护套表面的液体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脱水结构导流而甩出。该护套组结构简单,并且有效减少了护套组表面液体的残留量,使得护套组在覆水状态下被挤压变形后不会产生异响。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护套组的一个实施例中右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护套组的一个实施例中左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半轴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左半轴固定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半轴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右半轴固定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套组1a左护套1b右护套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波纹变形区14螺旋结构2固定节3卡箍4中间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护套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左护套1a和右护套1b,其中,该左护套1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口11、波纹变形区13和第二端口12,该波纹变形区13具有脱水结构,该脱水结构适于减少护套组1表面的液体残留量。与车辆的驱动半轴的结构相适应,右护套1b与左护套1a为对称结构。通常情况下,驱动轴的组成结构从车轮端到变速器端依次为:固定式等速万向节(以下简称固定节)、中间轴杆4或中间轴管、移动式等速万向节。其中,上述左护套1a的第一端口11与中间轴杆4固定连接,上述左护套1a的第二端口12与固定节2连接,相应的右护套1b的组成结构与左护套1a为对称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行驶过的积水路面或涉水行驶后,护套表面会有液体残留,在车辆转向时,尤其转向到极限状态时,护套被极大程度的挤压变形,护套表面有液体残留并相互挤压摩擦时,会增大护套变形区的相对滑移的概率及相对滑移的程度,此时护套会产生异响,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而在本专利技术护套组1的一个实施例中,护套组1具有脱水结构,如此,护套组1随中间轴杆4转动时,护套组1表面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汇聚于脱水结构处后被甩出,此结构的护套组1不但制造容易、安装方便,而且对护套表面的液体具有较好的导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护套组表面的液体残留量,降低当护套组1的波纹变形区13相互挤压时产生异响的可能性;并且加快涉水后护套组1的干燥速度,避免护套组1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提高了护套组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参考图2和图4,左护套1a的波纹变形区13设置的脱水结构为从波纹变形区13的波谷延伸至波峰的多个螺旋结构14,该螺旋结构14可以为阿基米德螺旋线或渐开线形状,该脱水结构便于液体在螺旋结构14处汇聚和移动。更优选地,左护套1a的波纹变形区13的螺旋结构14为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该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可以为形成在护套组1波纹变形区13外表面的实心的突起或凹槽,也可以是波纹变形区13内外表面共同形成的向外的突起或向内的凹槽。左护套1a旋转使得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处汇聚,汇聚后的液体更加容易沿着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被甩出。但是左护套1a的脱水结构并不局限于螺旋状突起或者螺旋状凹槽,还可以是从左护套1a波纹变形区13的波谷延伸至波峰的其他形状的凸起或者凹槽,如直线型凹槽或者直线型突起,也具有一定的汇聚、引流作用。进一步优选地,螺旋状突起为等截面突起,螺旋状凹槽为等截面凹槽,该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的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弧形等形状。典型地,左护套1a为回转体,该回转体的径向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组包括左护套(1a)和右护套(1b),其中,所述左护套(1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口(11)、波纹变形区(13)和第二端口(12),所述波纹变形区(13)具有脱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组包括左护套(1a)和右护套(1b),其中,所述左护套(1a)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口(11)、波纹变形区(13)和第二端口(12),所述波纹变形区(13)具有脱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结构为从所述波纹变形区(13)的波谷延伸至波峰的多个螺旋结构(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14)为螺旋状突起或螺旋状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突起为等截面突起,所述螺旋状凹槽为等截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套(1a)为回转体,所述回转体的径向尺寸从所述第一端口(11)到所述第二端口(12)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左护套(1a)的第一端口(11)向所述左护套(1a)的第二端口(12),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润张雷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