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4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包括:基座,具有本体、凸起、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所述凸起设置在本体上侧的中部,所述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均开设在本体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第三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本体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本体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工作台,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滑动连接;龙门架,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若干用于加工工作台上物料的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避免工作台承重过大产生形变和回收润滑油的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

A multi guide milling machine for receiv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床,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
技术介绍
现代铣床为了提高设备的灵活性,通常在设备上设置有灵活的传动组件,导轨和滑块的滑动连接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目前市场上的铣床普遍只有两条导轨,承重较大以及工作台面积较大跨度较大时,容易造成工作台的形变,即工作台在离向导轨的部分容易发生下坠形变,此外,由于铣床质量较大,采用的滑块和导轨滑动连接普遍是刚性的导轨,二者长期的配合需要依赖润滑油的辅助,长期积累润滑油容易在床身积聚,目前的铣床缺少对于润滑油的回收,容易污染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避免工作台承重过大产生形变和回收润滑油的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包括:基座,具有本体、凸起、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所述凸起设置在本体上侧的中部,所述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均开设在本体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第三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本体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本体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工作台,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滑动连接;龙门架,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若干用于加工工作台上物料的刀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由两相向设置的斜面组合而成,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朝向凸起一侧的内壁均由斜面构造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设置在本体的上侧,本体的上侧还开设有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所述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分别布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背向凸起的一侧,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的宽度均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设置在本体的侧面上,基座还包括两接油盒,两接油盒分别具有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下侧的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本体的上侧,本体的上侧还开设有第三集油槽,所述第三集油槽布置在第一导轨背向凸起的一侧,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本体的侧面上,基座还包括接油盒,所述接油盒具有对应设置在第二导轨下侧的第四集油槽,第三集油槽的宽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集油槽的深度和第二集油槽的深度均沿从本体后侧到前侧的方向逐渐增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三集油槽的深度和第四集油槽的深度均沿从本体后侧到前侧的方向逐渐增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对应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分别设置有导轨安装定位装置。有益效果:本申请请求保护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凸起设置在本体上侧的中部,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均开设在本体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第三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设置在第三导轨两侧,则能够利用凸起和集油槽的高度落差,使得第三导轨中的润滑油最终自动流入两个集油槽;同时,第一导轨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二导轨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则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的润滑油也能够自动流入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中,且本申请具有多个导轨,对工作台提供支撑能够避免工作台产生下坠形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如图1-4所示,包括:基座,具有本体110、凸起、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所述凸起设置在本体110上侧的中部,所述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均开设在本体110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第三导轨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设置在第三导轨200两侧,则能够利用凸起和集油槽的高度落差,使得第三导轨200中的润滑油最终自动流入两个集油槽;第一导轨3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二导轨4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则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内的润滑油也能够自动流入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中,且本申请具有多个导轨,对工作台500提供支撑能够避免工作台500产生下坠形变;工作台500,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300、第二导轨400和第三导轨200滑动连接;龙门架600,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若干用于加工工作台500上物料的刀具。即从整体上而言,本申请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至少三个导轨,相比现有的铣床对于工作台500的支撑更多,避免了现有铣床只有两个导轨对于工作台500提供的支撑力距离较大,避免造成工作台500两边受支撑力而工作台500中部受支撑小的现象,而工作台500载物有普遍是在工作台500的中部,运用现有的铣床,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工作台500的中部有下沉的形变,进而导致物料在工作台500上不能平稳放置且工作台500不能对物料的加工提供稳定的基准,拉低了产出物料的良品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则进行了克服,不仅如此,本申请还将基座整体设置成了中部上凸两侧下凹的形状,利用了基座本身的形状辅助润滑油自然流入下凹的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中,同时解决了现有铣床对于工作台500支撑力不足和润滑油浪费污染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申请为了进一步使得润滑油无障碍流出,优选所述凸起由两相向设置的斜面组合而成,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朝向凸起一侧的内壁均由斜面构造而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仅仅限定了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设置在本体110上,而没有具体限制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的具体位置,对此,本技术方案包括以下三种实施方式:其一,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均设置在本体110的上侧,本体110的上侧还开设有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所述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分别布置在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背向凸起的一侧,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的宽度均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可见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的侧壁同样是斜面,避免了润滑油粘附在侧壁上,即此实施方式中第三集油槽、第一导轨300、第一集油槽120、第三导轨200、第二集油槽130、第二导轨400和第四集油槽相间排布,并且在高度上造成第三导轨200高度最高,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次高,第三集油槽、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相对较低,造成上下起伏的形状,能够引导润滑油自动流入三个集油槽中,自动回收避免了污染;其二,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轨300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具有本体(110)、凸起、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所述凸起设置在本体(110)上侧的中部,所述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均开设在本体(110)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n第三导轨(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n第一导轨(3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n第二导轨(4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n工作台(500),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300)、第二导轨(400)和第三导轨(200)滑动连接;/n龙门架(600),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若干用于加工工作台(500)上物料的刀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本体(110)、凸起、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所述凸起设置在本体(110)上侧的中部,所述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均开设在本体(110)的上侧,且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分别布置在凸起的两侧;
第三导轨(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
第一导轨(3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
第二导轨(400),固定设置在本体(110)上,并相对凸起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
工作台(500),分别通过滑块与第一导轨(300)、第二导轨(400)和第三导轨(200)滑动连接;
龙门架(600),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若干用于加工工作台(500)上物料的刀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由两相向设置的斜面组合而成,第一集油槽(120)和第二集油槽(130)朝向凸起一侧的内壁均由斜面构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油的多导轨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均设置在本体(110)的上侧,本体(110)的上侧还开设有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所述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分别布置在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400)背向凸起的一侧,第三集油槽和第四集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高成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