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及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23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及注浆方法,所述注浆导管为组合结构,包括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所述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注浆导管。注浆导管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微创注浆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注浆压力,注浆结束后,金属连接管能方便快速的拔出,而引流导管可留在注浆孔中,且不会影响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适用性能,使修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施工工期短、费用低和效果好,且有效的避免路面破坏。

A grouting pipe and grouting method for crack repair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semi-rigid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及注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基路面修复用辅助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半刚性基层路基裂缝修复的注浆导管及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使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由于具有良好的板体性、荷载扩散能力,以及一定的抗拉、抗疲劳、水稳定性、较低的造价,因而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服役周期的延长,在干缩应力、温度应力和交通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基层会产生裂缝并逐渐贯通整个沥青面层,因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问题难以避免,逐渐成为困扰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常规基层裂缝修复以灌缝、贴缝、罩面、挖补等手段为主,存在处治不彻底、作用时间短、容易复发等问题,且挖补等措施还存在造价高、破坏性大、交通干扰大等不足;常用的注浆导管是一体式刚性导管,在道路基层裂缝注浆处治过程中,经常导致路面隆起破坏,且不适用于低粘度、流动性较大的注浆材料。并且目前采用的裂缝注浆方法不能根据裂缝形态“因害施治”,且修复后没有完善的评价技术,导致修复效果不理想,若返工更是延长工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修复。因此,需要一种注浆导管和合适的注浆方法,适用于修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病害,能有效的避免路面破坏,使修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施工工期短、费用低、效果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适用于微创注浆方法,避免修复过程中路面被破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注浆导管为组合结构,包括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在一起组成注浆导管,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有直径差,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外径大于柔性的引流导管内径;通过设置成组合式的结构,当注浆过程中连接位置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在连接位置处主动分离,避免过度注浆造成的原路基路面被隆起破坏。优选的,刚性连接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管端、管身和管尾,管端位于刚性连接管的端部,管端下部连接管身,管身下部连接管尾;中空结构用于注浆过程中修复材料的顺利流通。优选的,管端由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组成,上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圆柱体的直径,上圆柱体直径与下圆柱体直径比为1.2~2:1,为了实现注浆过程中刚性的连接管的管端结构与注浆枪口更加牢固的匹配连接,在上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剖面呈上大下小形状的开口,用于注浆;具体的开口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倒圆柱体即剖面呈梯形结构,能够实现开口的剖面呈上大下小形状的结构均可,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粘度低、流动性大的注浆材料,避免在注浆初期浆液溢出。优选的,管身剖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例如倒圆锥体,管身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管身上部直径与下部直径比为1.2~2:1,管身直径变化由上部到下部逐渐过渡;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便于注浆导管预埋在钻孔中,另一方面随着注浆过程的逐步进行,由于管身下部和柔性的引流导管与钻孔之间有直径差,这样注浆液逐渐流入直径差的位置处,在整个裂缝位置处逐渐形成多层次的连接结构,保证修复效果。优选的,在管身外表面均匀/不均匀的设置有纹理,纹理可以是沿着管身外表面由上到下设置的多道凸起圆环结构,相邻凸起圆环结构之间均匀/不均匀设置,优选为均匀设置;纹理还可以是沿着管身外表面均匀/不均匀设置的微微隆起的正方形、圆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的凸块,优选为均匀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管身能与钻孔匹配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随着注浆过程的进行,当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的连接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自动分离。优选的,在引流导管的外表面均匀/不均匀的设置有小孔,小孔的设置是为了在注浆过程中,注浆液能够沿着小孔流出,兼顾路基路面其他各层状结构处裂缝的修复。优选的,在管身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锲形开口,锲形开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在注浆结束后刚性的连接管的回收再利用,方便拔取。优选的,管身下部和管尾的连接处有直径差,差值为3-6mm,采用该设计可以顶住引流导管,防止在预埋注浆导管时,刚性的连接管将引流导管撑大破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的注浆方法,适用于道路各种形态的裂缝修复,且工后测评方法完善,修复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的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雷达测缝,采用三维雷达对道路裂缝进行检测,以确定裂缝的深度、形态、类型和病害影响范围;S2.布孔,根据雷达检测裂缝形态和类型的结果,选择布孔方式,裂缝形态、类型与布孔方式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裂缝形态、类型与布孔方式对应关系S3.钻孔、清孔,在布孔的位置垂直向下钻孔,钻孔结束后进行清理,将孔内清理干净,根据雷达检测裂缝深度和病害影响范围的结果,选择钻孔深度,裂缝深度、病害影响范围与钻孔深度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2裂缝深度、病害影响范围与钻孔深度对应关系裂缝开裂深度面层上基层下基层底基层钻孔深度面层上基层中间下基层顶部下基层上部S4.预埋注浆导管,将注浆导管插入到清理的钻孔内,刚性的连接管夯实至露出地表50-60mm,确保与路面连接紧密,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S5.注浆,注浆导管预埋好后,将注浆枪和刚性的连接管管端固定连接并开始注浆,现场注浆最大压力控制在0.5Mpa,压浆过程中出浆阀门开度设定为50%-60%,正常压浆过程中压力为0.2~0.4Mpa,瞬时压力超出0.5Mpa后关闭出浆阀门,停止注浆;注浆停止的判断依据为:①裂缝附近出现溢浆,②临孔出现窜浆,③刚性的连接管被弹起;当出现溢浆后,根据溢浆速度延迟注浆3~10s,保证注浆后的裂缝饱满度;当出现窜浆后,立刻对窜浆孔进行注浆,防止孔被堵塞;注浆过程中,如路面有隆起迹象则立刻停止,使用配重块或人工加压使路面恢复原样,进行“跳孔”注浆,待整条裂缝注浆结束后进行补注;施工现场配置水平尺并放置注浆孔周边,用于辅助观测路面隆起;S6.封孔稳压,注浆完成后,拔除刚性的连接管并封孔稳压,一般3~5min,对路面钻孔进行修复并清扫现场,一般采用沥青冷补料进行修补。S7.工后测评,注浆施工完成后,通过雷达、弯沉、取芯和室内试验检测以综合评定裂缝修复效果;采用雷达检测路面裂缝,以评定注浆填充效果和平均扩散范围;采用弯沉车检测路面裂缝注浆前后弯沉值变化,以评定路表强度;采用现场在裂缝处取芯,以评定注浆修复裂缝效果;采用室内试验检测,如劈裂强度试验,以评定注浆材料修复裂缝性能和强度恢复情况。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导管为组合结构,包括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所述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注浆导管;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有直径差,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外径大于柔性的引流导管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导管为组合结构,包括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所述刚性的连接管和柔性的引流导管(4)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注浆导管;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有直径差,刚性的连接管与柔性的引流导管连接处外径大于柔性的引流导管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管为中空结构(9),包括管端(1)、管身(2)和管尾(3),所述管端(1)位于所述刚性连接管的端部,所述管端(1)下部连接所述管身(2),所述管身(2)下部连接所述管尾(3),所述管身(2)下部和管尾(3)的连接处有直径差,差值为3-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1)由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组成,所述上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圆柱体的直径,在所述上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剖面呈上大下小形状的开口(8),用于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2)剖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所述管身(2)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所述管身(2)直径变化由上部到下部逐渐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身(2)外表面均匀/不均匀的设置有纹理(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导管(4)的外表面均匀/不均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来蔡文龙姜育科商耀祥黄桂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