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06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电动机、燃烧盘、油杯和进油管,其特征是油杯垂直于燃烧盘的燃烧面布置,油杯上部均匀分布有油雾溢出孔,油杯上端接有一个分油器,具有耗电量少、结构简单,雾化效果好、燃烧完善、节油效果好,燃油供油量可调范围宽,火焰短、炉膛高度低、被加热面受热均匀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实现全自动程序式点火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电动机、燃烧盘、油杯和进油管,可作为用于家庭、宾馆、酒店等场合的炉具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柴油燃烧器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表面燃烧式燃烧器,如滴油炉,主要是靠炉体的热量将柴油汽化,再与空气混合燃烧,这种燃烧器结构简单,燃油供油量可调范围较宽,但是点火困难,需要预热,而且柴油汽化效果较差,燃烧不完善,耗油量大。第二种是空气加压或压力蒸汽雾化的燃烧器,其雾化效果好,但是该类型的燃烧器需要高压空气或压力蒸汽源,动力能量消耗大,结构复杂庞大,燃油供油量可调范围窄。第三种是离心式雾化燃烧器,如转杯式燃烧器,其旋转轴轴线为水平方向,通过高速旋转的油杯将柴油离心雾化,但是因为油膜与旋转的油杯相对滑动速度较大,要达到良好的雾化程度,需要较高的转速和功率,使柴油能够充分雾化并与空气混合,并在与转轴相同的方向上燃烧,燃烧火焰较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耗电能量少、雾化效果好、燃烧完善、节油效果好、燃油供油量可调范围大、能实现短焰燃烧、减少炉膛高度、使被加热面受热均匀的自动点火的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1)、电动机(2)、燃烧盘(4)、油杯(13)和进油管(9),其特征是油杯(13)垂直于燃烧盘(4)的燃烧面布置,在油杯(13)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油雾溢出孔,油杯(13)的上端设有一个分油器(7),分油器(7)的顶盖与油杯(13)的上端连接罩紧,和顶盖连成一体的分油器(7)的叶片(10)置于油杯(13)的油雾溢出孔的外侧。燃油经油杯作预分布后再通过油杯的旋转离心雾化,并通过油杯上的油雾溢出孔喷出,此时燃油与油杯的相对滑动速度基本上可以忽略,燃油在离开油杯时可达到油杯边沿的切向速度,并通过叶片与空气进一部混合雾化后吹进燃烧盘,使之燃烧完善,另外其结构使得油杯直径可以为现有技术的转杯式燃烧器的数倍,因此在较低的转速下可获得较好的雾化效果,从而使得耗电能量减少。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图1所示,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在燃烧盘(4)上设有挡火罩(14),挡火罩(14)置于燃烧盘(4)的燃烧面边沿,底端与燃烧盘(4)的燃烧面连接。以提高使用时的热效率。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图1所示,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还在燃烧盘(4)上设有电子点火器(11)。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如图2所示,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还设有一个主要由集成器Ic1、Ic2、Ic3、Ic4、Ic5、Ic6、三极管BG1、BG2、BG3、继电器J1、J2、J3和二极管D1、D2、D3构成的电子点火控制器,继电器J1的触点与电子点火器(11)的输入极电气联接,J2的触点与电动机(2)的输入极电气联接,J3的触点与安装在进油管(9)上的进油电磁阀的输入极电气联接。采用该电子点火控制器可以自动地完成供油、雾化、点火燃烧的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控制,其工作过程是(1)开机,当按下“开”按钮后,由集成器Ic1、Ic2构成的集成电路先后发出启动电动机运转→延时5秒后启开进油电磁阀供油→启动电子点火器点火→点火延时10秒后关闭电子点火器的一系列工作脉冲信号。由于启动电动机运转及启开进油电磁阀的脉冲信号触发了集成器Ic4构成的集成电路,由Ic4保持其值不变,而点火脉冲信号是直接经集成器Ic6构成的集成电路到驱动电路,因此延时时间一到就自行消失。(2)关机,当按下“关”按钮后,集成器Ic3构成的集成电路就先后发出关闭进油电磁阀→延时15秒后关停电动机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经集成器Ic5(反相器)和Ic6一起互锁着“开”按钮触发的脉冲信号,使该电子点火控制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关”按钮触发的脉冲信号同时触发集成器Ic4使其复位,从而达到先关闭进油电磁阀后关停电动机的动作,并完成了为下次点火使用所需要的初始状态,使下一次点火能顺利进行。该电子点火控制器的集成器Ic1、Ic2、Ic3可以采用4538-单、双稳触发器,Ic4可以采用4013-双D触发器,Ic5可以采用4069-六反相器,Ic6可以采用7408-4×2与非门。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的电子点火控制器电子点火控制器的电路图。图1中,(1)为底座、(2)为电动机、(3)为支承座、(4)为燃烧盘、(5)为连轴器、(6)为轴承、(7)为分油器、(8)为转轴、(9)为进油管、(10)为分油器的叶片、(11)为电子点火器、(12)为在底板上开设的进风口、(13)为油杯、(14)为挡火罩。图2中有集成器Ic1、Ic2、Ic3、Ic4、Ic5、Ic6,三极管BG1、BG2、BG3,继电器J1、J2、J3,二极管D1、D2、D3,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电容C1、C2、C3、C4、C5、C6、C7,以及“开”按钮和“关”按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耗电能量少、结构简单,采用一台较小功率的电动机即可同时完成送风及柴油雾化、油气混合的功能,柴油采用位差自流供油,无须动力;(2)雾化效果好、燃烧完善、无黑烟、节油效果好;(3)燃油供油量可调范围宽。可调范围比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大1~5倍,均可达到最佳燃烧效果;(4)燃烧火焰短、炉膛高度低、使被加热面受热均匀;(5)可实现全自动程序式点火,启动电动机运转和供油后,一定时间后即自行接通点火系统,发出高压脉冲电弧,将雾化混合后的油汽点燃,点火过程无黑烟。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1)、电动机(2)、燃烧盘(4)、油杯(13)和进油管(9),其特征是油杯(13)垂直于燃烧盘(4)的燃烧面布置,在油杯(13)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油雾溢出孔,油杯(13)的上端设有一个分油器(7),分油器(7)的顶盖与油杯(13)的上端连接罩紧,和顶盖连成一体的分油器(7)的叶片(10)置于油杯(13)的油雾溢出孔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其特征是在燃烧盘(4)上设有挡火罩(14),挡火罩(14)置于燃烧盘(4)的燃烧面边沿,底端与燃烧盘(4)的燃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其特征是在燃烧盘(4)上设有电子点火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其特征是设有一个主要由集成器Ic1、Ic2、Ic3、Ic4、Ic5、Ic6、三极管BG1、BG2、BG3、继电器J1、J2、J3和二极管D1、D2、D3构成的电子点火控制器,继电器J1的触点与电子点火器(11)的输入极电气联接,J2的触点与电动机(2)的输入极电气联接,J3的触点与安装在进油管(9)上的进油电磁阀的输入极电气联接。专利摘要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电动机、燃烧盘、油杯和进油管,其特征是油杯垂直于燃烧盘的燃烧面布置,油杯上部均匀分布有油雾溢出孔,油杯上端接有一个分油器,具有耗电量少、结构简单,雾化效果好、燃烧完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雾化短焰式柴油燃烧器,包括有底座(1)、电动机(2)、燃烧盘(4)、油杯(13)和进油管(9),其特征是油杯(13)垂直于燃烧盘(4)的燃烧面布置,在油杯(13)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油雾溢出孔,油杯(13)的上端设有一个分油器(7),分油器(7)的顶盖与油杯(13)的上端连接罩紧,和顶盖连成一体的分油器(7)的叶片(10)置于油杯(13)的油雾溢出孔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建东李向明杨晓西张卫国黄少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