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91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齿轮节距检查装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包括设置在节距检查仪机体上的主转动头和副转动头,所述主转动头上设置有主转动轴,副转动头上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板,传送板上设置有检查工位,副转动头位于检查工位内,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转动头头上放置标准齿轮,副转动头上放置待检测的工件,通过机械手将待检测的工件运送至副转动头上,然后控制主转动头与副转动头进行转动,从而来检测工件的节距是否符合标准,采用机械操作,相比人工检测效率要大得多,并且大大为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

An inspection mechanism for pitch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
本技术属于齿轮节距检查装备
,特指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产品中,小模数锥齿轮是常用到的零件,小模数锥齿轮通常不单独使用,需要配合与其啮合的齿轮或齿条才可以使用,为了使生产出的小模数锥齿轮能够达到要求,在生产小模数锥齿轮时,对小模数锥齿轮节距的检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检查,人工拿着待检查的锥齿轮与标准齿轮进行啮合滚动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人工成本较大,并且操作效率有限,不适合大批量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机械操作进行齿轮节距检查的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包括设置在节距检查仪机体上的主转动头和副转动头,所述主转动头上设置有主转动轴,副转动头上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板,传送板上设置有检查工位,副转动头位于检查工位内,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主转动头包括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上的电机,电机前端设置有所述主转动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移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连接有驱动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副转动头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电机前端设置有所述副转动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副转动轴的轴线相垂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定位架,定位架上移动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下端连接有定位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副转动轴同轴设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架或机体上设置有吹气管,吹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检查工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移动安装在所述机体上的滑板,滑板上设置有所述机械手,机械手上安装有感应器,机械手包括与所述检查工位对应的第二机械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查工位为一凹坑或贯通槽,所述副转动轴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在凹坑或贯通槽内上下运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机体上设置了主转动头和副转动头,主转动头头上放置标准齿轮,副转动头上放置待检测的工件,通过机械手将待检测的工件运送至副转动头上,然后控制主转动头与副转动头进行转动,从而来检测工件的节距是否符合标准,采用机械操作,相比人工检测效率要大得多,并且大大为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采用本技术的节距检查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节距检查仪上料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节距检查仪固定盘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包括机体1,所述设置在节距检查仪机体1上的主转动头41和副转动头42,所述主转动头41上设置有主转动轴411,副转动头42上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421,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板31,传送板31上设置有检查工位33,副转动头42位于检查工位33内,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检测时,主转动头头上放置标准齿轮,副转动头上放置待检测的工件。所述节距检查仪还包括上料机构200、传送机构300及下料机构500;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控制所述上料机构200、传送机构300、检查机构400及下料机构500工作的控制系统。上料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流程如下: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查工件的上料物料架2,上料物料架2包括旋转底座21,旋转底座21上环形均匀分布若干放料杆22,旋转底座21上还设置有驱动旋转底座21转动的驱动件。具体地,所述上料物料架2呈圆盘形,在其边沿处环形分布有若干个固定盘23,固定盘23上开设有调节孔24,固定盘23中部插设有所述放料杆22,调节孔24内可移动安装有限位杆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以固定盘23中部与放料杆连接处为中心环形分布有3个调节孔24,调节孔24沿固定盘23的径向开设,每个调节孔24内均可移动安装有一个限位杆。由于小模数锥齿轮外周呈圆形,如图5所示,当把工件10插设在放料杆22上时,限位杆25位于工件10外周,对工件10进行限位,限位杆25的间距可根据实际工件的径长进行调节。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如图6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232,升降气缸232上设置有导杆233和丝杠,导杆233上设置有连板234,连板234在升降气缸232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连板232一侧设置有驱动杆231,驱动杆231外端可伸入固定盘23下方带动固定盘23进行上下移动,由于待检查的工件逐个堆积在固定盘23的上方,工作时,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待检查的工件可跟随固定盘23向上移动。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架12安装在机体上的传送板31,传送板31上设置有若干工位,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2上的滑座30,所述固定架12上设置有驱动器302,驱动器可驱动滑座30在固定架12上进行移动,滑座30上设置有滑道301,滑道301上移动设置有滑板34,滑板34上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气缸341;滑板34上还设置有若干机械手,机械手上安装有感应器。所述工位包括与上述上料机构相对应的上料工位32,所述机械手包括与所述上料工位32相对应的第一机械手61,上料工位32为开设在所述传送板31上的贯通孔,位于所述上料物料架2的放料杆22上的待检查工件可在旋转底盘21的带动下转动至贯通孔的下方,启动固定盘23的升降气缸,固定盘23带动待检查工件上升,当上升至上料工位32时,第一机械手61启动向前移动,将待检查工件抓取移至下一工位,完成上料工序。检查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流程如下:所述检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标准工件的主转动头41,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上设置有移动轨道13,主转动头41包括安装在移动轨道13上的电机412,电机412前端设置有主转动轴411,标准工件套设在主转动轴411上并在电机41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主转动头41前方设置有所述传送板31。所述工位包括与主转动头41相对应的检查工位33,检查工位33为一凹坑或贯通槽,所述机械手包括与所述检查工位33相对应的第二机械手62;所述检查工位33上安装有所述副转动头42,所述副转动轴421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在凹坑或贯通槽内上下运动。所述机体1上通过升降装置移动设置有安装板424(升降装置选用气缸423),副转动头42包括设置在安装板424上,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422,电机422上端安装有供待测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421;所述主转动轴411的轴线与所述副转动轴421的轴线相垂直,便于待测工件与标准工件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检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上的定位架44,定位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节距检查仪机体(1)上的主转动头(41)和副转动头(42),所述主转动头(41)上设置有主转动轴(411),副转动头(42)上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421),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板(31),传送板(31)上设置有检查工位(33),副转动头(42)位于检查工位(33)内,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节距检查仪机体(1)上的主转动头(41)和副转动头(42),所述主转动头(41)上设置有主转动轴(411),副转动头(42)上设置有供工件放置的副转动轴(421),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板(31),传送板(31)上设置有检查工位(33),副转动头(42)位于检查工位(33)内,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抓取工件的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上设置有移动轨道(13),所述主转动头(41)包括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13)上的电机(412),电机(412)前端设置有所述主转动轴(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移动设置有安装板(424),安装板(424)上连接有驱动其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副转动头(4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24)上的电机(422),电机(422)前端设置有所述副转动轴(4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节距检查仪的检查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