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47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能够对热后锥齿轮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对内孔进行加工时锥齿轮发生变形。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横梁,两个侧梁上皆配合连接一个U型座,两个U型座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Ⅰ,两个铰接臂Ⅰ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臂梁Ⅰ,两个臂梁Ⅰ上皆连接有主夹爪;两个U型座的两端皆配合连接有副夹爪;两个侧梁上皆安装有夹持件。所述臂梁Ⅰ和主夹爪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侧梁上皆固定连接T型杆,两个T型杆上皆滑动连接有滑座,两个U型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上。两个U型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上。两个U型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锥齿轮的热后加工,需要通过机械精加工锥齿轮的内孔,目前磨削加工齿轮内孔时,是通过卡爪装夹齿轮的外圆,由于锥齿轮热后会有变形,难以保证锥齿轮轴颈的圆柱度和圆度的精度,通过外圆定位装夹齿轮后磨削加工,因此齿形的中心与外圆的中心不一致,会导致齿形与内孔的中心不一致,从而造成零件质量不良甚至报废,鉴于以上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的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有益效果为能够对热后锥齿轮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对内孔进行加工时锥齿轮发生变形。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横梁,两个侧梁上皆配合连接一个U型座,两个U型座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Ⅰ,两个铰接臂Ⅰ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臂梁Ⅰ,两个臂梁Ⅰ上皆连接有主夹爪;两个U型座的两端皆配合连接有副夹爪;两个侧梁上皆安装有夹持件。
[0006]所述臂梁Ⅰ和主夹爪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07]两个所述侧梁上皆固定连接T型杆,两个T型杆上皆滑动连接有滑座,两个U型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上。
[0008]两个所述U型座的两端分别铰接一根调节臂,四根调节臂上皆固定连接有铰接座,四个副夹爪分别配合连接在四个铰接座上。
[0009]所述铰接座上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Ⅱ,铰接臂Ⅱ上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臂梁Ⅱ,副夹爪与臂梁Ⅱ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10]两个所述U型座上皆滑动连接有L型插架,两个L型插架上皆铰接连接两个联动杆,四个联动杆分别与四个调节臂铰接连接。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为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插架与侧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主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副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L型插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主夹爪和两个副夹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吸盘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和图10为夹具与热后内孔加工的锥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4至7所示:
[0022]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包括两个侧梁101,两个侧梁10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横梁102,两个侧梁101上皆配合连接一个U型座203,两个U型座203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Ⅰ204,两个铰接臂Ⅰ204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臂梁Ⅰ205,两个臂梁Ⅰ205上皆连接有主夹爪206;两个U型座203的两端皆配合连接有副夹爪305;两个侧梁101上皆安装有夹持件;
[0023]将加热后的锥齿轮放置在两个夹持件之间,通过控制两个夹持件相互靠近将加热后的锥齿轮进行夹持固定,由于只对锥齿轮下端的台阶部位的外侧进行夹持,使得在对内孔进行加工时,容易导致夹持不稳定,导致锥齿轮上半部分变形严重,或者发生应力集中导致锥齿轮损坏的现象,因此通过控制两个倾斜的主夹爪206向靠近锥齿轮轮齿的部位靠近,使得主夹爪206压入并贴合到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锥面上,进而使得两个主夹爪206能够从锥齿轮的外侧对上半部分带有锥齿部分的热后锥齿轮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加工内孔过程中导致锥齿轮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形变;这样实现从外部对锥齿轮的台阶部分和轮齿部分分别进行夹持,使得锥齿轮夹持稳定,受力均匀,并且内孔部位没有被占用,进而便于对内孔不问进行加工;
[0024]然后控制四个副夹爪305也向锥齿轮方向靠近,使得四个副夹爪305也能够贴合压在轮齿之间的锥面上,四个副夹爪305对锥齿轮的夹持,增加了对锥齿轮锥齿部分的接触面积,夹持面变大了后,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避免了对热后锥齿轮内孔加工过程中轮齿部位的变形,使得内孔加工过程稳定;
[0025]其次,U型座203和铰接臂Ⅰ204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因此U型座203和铰接臂Ⅰ204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并通过与其连接的螺栓拧紧后实现铰接臂Ⅰ204角度的固定,铰接臂Ⅰ204的角度改变后,能够带动主夹爪206向下转动辅助压在锥齿轮的锥面上,或从锥面上向上抬起;
[0026]再次,铰接臂Ⅰ204和臂梁Ⅰ205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因此臂梁Ⅰ205和铰接臂Ⅰ204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并通过与其连接的螺栓拧紧后实现臂梁Ⅰ205角度的固定,臂梁Ⅰ205的角度改变后,能够使得主夹爪206能够压在不同锥度的锥齿轮锥面上,进而能够对不同锥度的锥齿轮进行辅助夹持固定,适用于不同锥度的锥齿轮;
[0027]进一步的,四个副夹爪305和两个主夹爪206均可以根据需求选用电磁铁的材质,进而能够更加稳固的实现对热后锥齿轮的锥面部位夹持固定。
[0028]如图4所示:
[0029]所述臂梁Ⅰ205和主夹爪206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进而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主夹爪206,适用于不同齿槽宽度或齿数的热后锥齿轮进行夹持固定。
[0030]如图3至4所示:
[0031]两个所述侧梁101上皆焊接连接T型杆201,两个T型杆201上皆滑动连接有滑座
202,滑座202和T型杆20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两个U型座20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202上,滑座202和U型座203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推杆;
[0032]第一电动推杆启动带动滑座202在T型杆201上滑动,进而改变相对设置的两个主夹爪206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分度圆直径的锥齿轮进行夹持固定;
[0033]第二电动推杆带动U型座203上下移动,进而改变主夹爪206的竖直高度,从而使得主夹爪206能够夹持在不同高度的锥齿轮锥面上,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锥齿轮。
[0034]如图5所示:
[0035]两个所述U型座203的两端分别铰接一根调节臂302,四根调节臂302上皆焊接连接有铰接座301,四个副夹爪305分别配合连接在四个铰接座301上;
[0036]两个调节臂302皆能够在U型座203上转动,进而改变两个铰接座301上的两个副夹爪305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当两个副夹爪305相互远离转动时,两个副夹爪305与主夹爪206配合能够夹持分度圆更大的锥齿轮,当两个副夹爪305相互靠近转动时,两个副夹爪305与主夹爪206配合能够夹持分度圆更小的锥齿轮,从而使得无论分度圆大还是小的锥齿轮,四个副夹爪305进行转动调节后,皆能够压合在锥齿轮的锥面上,对其进行稳固的夹持固定。
[0037]如图5所示:
[0038]所述铰接座301上通过螺栓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梁(101),两个侧梁(10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横梁(102),两个侧梁(101)上皆配合连接一个U型座(203),两个U型座(203)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Ⅰ(204),两个铰接臂Ⅰ(204)上皆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臂梁Ⅰ(205),两个臂梁Ⅰ(205)上皆连接有主夹爪(206);两个U型座(203)的两端皆配合连接有副夹爪(305);两个侧梁(101)上皆安装有夹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梁Ⅰ(205)和主夹爪(206)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梁(101)上皆固定连接T型杆(201),两个T型杆(201)上皆滑动连接有滑座(202),两个U型座(20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座(2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座(203)的两端分别铰接一根调节臂(302),四根调节臂(302)上皆固定连接有铰接座(301),四个副夹爪(305)分别配合连接在四个铰接座(3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锥齿轮热后内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301)上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个铰接臂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利周正东蔡阳波程为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