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39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包搅拌箱和支撑底座,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料筒,两个上料筒分别安装在搅拌箱下方的两个支撑底座上,所述上料筒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上方设有固定在上料筒外侧的除杂箱,所述除杂箱的顶部安装有加料斗,所述除杂箱的底端与第一进料口之间通过导料管连通,所述搅拌箱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上料筒靠近第二进料口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通过下料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从低处往上向搅拌箱内输送塑粉原料,无需将人工将塑粉原料抬到搅拌箱顶部进行上料,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粉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
技术介绍
塑粉是喷塑工艺的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塑料粉末经过高温加热之后通过压缩空气给的风喷到材质表面。在塑粉的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搅拌装置,对塑粉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对塑粉的搅拌不够均匀彻底,搅拌效率低,混合效果差,使用的过程中,还需人工将原料抬到装置顶部的进料口上进行上料,费时费力,且不具备除杂的功能,无法除去原料中的铁质以及大颗粒的原料,严重影响了原料的混合效果以及混合后的品质,同时收料不够方便,收料的过程中原料容易四处洒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具备对塑粉原料的搅拌效果好,混合更加彻底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对塑粉的搅拌不够均匀彻底,搅拌效率低,混合效果差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包搅拌箱和支撑底座,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料筒,两个上料筒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均相同,两个上料筒分别安装在搅拌箱下方的两个支撑底座上,所述搅拌箱与两个支撑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上料筒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上料筒内的上料螺杆,所述上料螺杆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螺旋上料叶片,所述上料筒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上方设有固定在上料筒外侧的除杂箱,所述除杂箱的顶部安装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顶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翻转盖,所述除杂箱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除杂箱内部的除铁转轴,所述除铁转轴外壁上呈上下对称的安装有永磁铁,所述除铁转轴的下方设有振动筛网,所述振动筛网呈水平状态的安装在除杂箱内,所述振动筛网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除杂箱的底端与第一进料口之间通过导料管连通,所述搅拌箱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上料筒靠近第二进料口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通过下料管连通,所述搅拌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搅拌箱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壁两侧呈水平状态的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搅拌叶片,上下两个相邻第一搅拌叶片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第一搅拌轴上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两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固定有与搅拌箱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壁两侧呈竖直状态的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箱的底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上活动插装有挡料板。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下方设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外壁上安装有推拉把,所述接料箱的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接料箱位于两个支撑底座之间,两个支撑底座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连接有聚拢袋,所述聚拢袋为上下呈开口状的布袋,所述聚拢袋的上开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聚拢袋的下开口两侧连接有两条绷紧带。优选的,所述除杂箱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壁一端与箱门外壁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门插座,两个门插座之间抽拉的设有门插销,两个门插座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供门插销穿过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第三搅拌叶片,所述第三搅拌叶片呈条形弧形状,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的弧度与搅拌箱内底面的弧度相适配,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的底部设有与搅拌箱内店面相贴的毛刷。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远离第一搅拌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搅拌箱的内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搅拌箱两侧设置的上料筒,能够自动从低处往上向搅拌箱内输送塑粉原料,无需将人工将塑粉原料抬到搅拌箱顶部进行上料,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在上料筒上设置的除杂箱,在对塑粉原料上料混合之前,除杂箱内的除铁转轴以及除铁转轴上的永磁铁,能够利用磁性吸附的方式,吸附除去塑粉原料中夹杂的铁质,提高了塑粉原料的纯净度,同时除杂箱内的振动筛网,能够对除铁后的塑粉原料进行振动筛选,筛选出大颗粒的塑粉原料,使进入到搅拌箱内的塑粉原料颗粒大小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塑粉原料的混合效果。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三搅拌叶片,原料混合时,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同时第一搅拌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进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竖直方向的搅拌,从而达到了同时对塑粉原料进行水平和竖直搅拌的效果,搅拌混合效率高,混合后的原料更加均匀,且在第一搅拌轴底端设置的第三搅拌叶片,能够对沉淀在搅拌箱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避免了因沉淀在搅拌箱底部的原料得不到搅板,而影响原料混合效果的情况,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彻底,同时在第三搅拌叶片底部设置的毛刷,还能对搅拌箱的内底面进行刷扫,防止原料粘附在搅拌箱内底面造成不易清理。三、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料管设置的接料箱,便于收集从出料管排出的塑粉原料,以便对混合后的塑粉原料进行转移和再加工,且在出料管底端连接的聚拢袋,能够利用绷紧带扎紧在接料箱上,这样可使得从出料管排出塑粉原料,能够顺着聚拢袋滑落道接料箱内,收料方便的同时,又避免了收料的过程中塑粉原料四处散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搅拌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除杂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除杂箱主视图。图中:1、搅拌箱;2、上料筒;3、第一电机;4、螺旋上料叶片;5、上料螺杆;6、第一进料口;7、导料管;8、除杂箱;9、加料斗;10、第二电机;11、第一搅拌轴;12、第一搅拌叶片;13、第二进料口;14、下料管;15、下料口;16、第二搅拌轴;17、第二搅拌叶片;18、支撑底座;19、支撑柱;20、挡料板;21、出料管;22、聚拢袋;23、接料箱;24、绷紧带;25、主动锥齿轮;26、从动锥齿轮;27、第三搅拌叶片;28、毛刷;29、翻转盖;30、第三电机;31、永磁铁;32、除铁转轴;33、振动筛网;34、振动电机;35、箱门;36、门插座;37、门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包搅拌箱1和支撑底座18,搅拌箱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料筒2,两个上料筒2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均相同,两个上料筒2分别安装在搅拌箱1下方的两个支撑底座18上,搅拌箱1与两个支撑底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上料筒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上料筒2内的上料螺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包搅拌箱(1)和支撑底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料筒(2),两个上料筒(2)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均相同,两个上料筒(2)分别安装在搅拌箱(1)下方的两个支撑底座(18)上,所述搅拌箱(1)与两个支撑底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所述上料筒(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上料筒(2)内的上料螺杆(5),所述上料螺杆(5)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螺旋上料叶片(4),所述上料筒(2)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6),所述第一进料口(6)的上方设有固定在上料筒(2)外侧的除杂箱(8),所述除杂箱(8)的顶部安装有加料斗(9),所述加料斗(9)的顶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翻转盖(29),所述除杂箱(8)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30),所述第三电机(3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除杂箱(8)内部的除铁转轴(32),所述除铁转轴(32)外壁上呈上下对称的安装有永磁铁(31),所述除铁转轴(32)的下方设有振动筛网(33),所述振动筛网(33)呈水平状态的安装在除杂箱(8)内,所述振动筛网(33)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34),所述除杂箱(8)的底端与第一进料口(6)之间通过导料管(7)连通,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进料口(13),所述上料筒(2)靠近第二进料口(13)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下料口(15),所述下料口(15)与第二进料口(13)之间通过下料管(14)连通,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搅拌箱(1)内部的第一搅拌轴(11),所述第一搅拌轴(11)的外壁两侧呈水平状态的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搅拌叶片(12),上下两个相邻第一搅拌叶片(12)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第一搅拌轴(11)上的主动锥齿轮(25),所述主动锥齿轮(25)的两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6),所述从动锥齿轮(26)上固定有与搅拌箱(1)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搅拌轴(16),所述第二搅拌轴(16)的外壁两侧呈竖直状态的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搅拌叶片(17),所述搅拌箱(1)的底端设有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的外壁上活动插装有挡料板(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塑粉共混装置,包搅拌箱(1)和支撑底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料筒(2),两个上料筒(2)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均相同,两个上料筒(2)分别安装在搅拌箱(1)下方的两个支撑底座(18)上,所述搅拌箱(1)与两个支撑底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所述上料筒(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上料筒(2)内的上料螺杆(5),所述上料螺杆(5)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螺旋上料叶片(4),所述上料筒(2)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6),所述第一进料口(6)的上方设有固定在上料筒(2)外侧的除杂箱(8),所述除杂箱(8)的顶部安装有加料斗(9),所述加料斗(9)的顶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翻转盖(29),所述除杂箱(8)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30),所述第三电机(3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除杂箱(8)内部的除铁转轴(32),所述除铁转轴(32)外壁上呈上下对称的安装有永磁铁(31),所述除铁转轴(32)的下方设有振动筛网(33),所述振动筛网(33)呈水平状态的安装在除杂箱(8)内,所述振动筛网(33)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34),所述除杂箱(8)的底端与第一进料口(6)之间通过导料管(7)连通,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进料口(13),所述上料筒(2)靠近第二进料口(13)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下料口(15),所述下料口(15)与第二进料口(13)之间通过下料管(14)连通,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搅拌箱(1)内部的第一搅拌轴(11),所述第一搅拌轴(11)的外壁两侧呈水平状态的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搅拌叶片(12),上下两个相邻第一搅拌叶片(12)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第一搅拌轴(11)上的主动锥齿轮(25),所述主动锥齿轮(25)的两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聘峰何斌应明迟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大友谊塑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