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70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7:51
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直流电源、第1~第4开关元件、包含第1加热线圈和第1谐振电容器的第1谐振电路、包含第2加热线圈和第2谐振电容器的第2谐振电路、第3谐振电容器和控制部。第1、第2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3、第4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1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1、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第2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3、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1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在第1、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或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控制部对第1~第4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Induction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
本公开涉及为了对各种材质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而具有对逆变器电路的谐振频率进行切换的功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以往,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其构成外部轮廓;顶板,其设置于主体的上表面;以及至少一个逆变器部。逆变器部具有四个开关元件、一个加热线圈和至少一个切换继电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通过使切换继电器工作,能够对逆变器电路的谐振频率进行切换。由此,能够对铝锅、包含铝和不锈钢的多层锅、铁锅等各种材质的锅进行加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101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对各种材质的锅进行加热,在逆变器部中,需要谐振电容器的高耐压化、开关元件的高损耗化且使用切换继电器。因此,产生逆变器部的成本上升、逆变器部的大型化的问题。还存在由于到切换继电器工作为止的时间、切换继电器的工作声音而令使用者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本公开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在不使用切换继电器的情况下对逆变器电路的谐振频率进行切换,以对各种材质的锅进行加热。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直流电源、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包含第1加热线圈和第1谐振电容器的第1谐振电路、包含第2加热线圈和第2谐振电容器的第2谐振电路、第3谐振电容器和控制部。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1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第2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1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或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控制部对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开关元件的动作,对电流流过的路径进行切换。由此,电流流过的谐振电容器被切换,能够对逆变器部中的谐振电容器的合成电容进行切换。即,能够在不使用切换继电器的情况下,对逆变器部的谐振频率进行切换。由于无需切换继电器,所以能够使逆变器部5容易地小型化。由于没有切换继电器的切换时间、切换继电器的切换声音,所以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2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控制序列的图。图2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控制序列的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4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执行的控制序列的图。图4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执行的控制序列的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10是本公开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图1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第1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直流电源、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包含第1加热线圈和第1谐振电容器的第1谐振电路、包含第2加热线圈和第2谐振电容器的第2谐振电路、第3谐振电容器和控制部。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串联地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第1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第2谐振电路的一端与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1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或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控制部对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进行控制。在本公开第2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1方式以外,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4谐振电容器,该第4谐振电容器连接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在本公开第3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1方式以外,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切换部。控制将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第1开关元件,将第2控制信号输出到第2开关元件。切换部对第1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第3开关元件、第2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第4开关元件的状态和第1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第4开关元件、第2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第3开关元件的状态进行切换。在本公开第4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1方式以外,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与第1谐振电路串联地连接的电流检测部或电压检测部;以及与第2谐振电路串联地连接的电流检测部或电压检测部。在本公开第5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4方式以外,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与第3谐振电容器串联地连接的电流检测部或电压检测部。在本公开第6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1方式以外,控制部设置死区时间,并使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使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在被加热物由非磁性材质制成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1加热模式,在该第1加热模式中,使第1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同时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同时接通。在被加热物由磁性材质制成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2加热模式,在该第2加热模式中,使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同时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同时接通。在本公开第7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1方式以外,控制部设置死区时间,并使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使第3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控制部执行第1加热模式,在该第1加热模式中,使第1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同时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同时接通。控制部执行第2加热模式,在该第2加热模式中,使第1开关元件、第4开关元件同时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同时接通。控制部交替地执行第1加热模式和第2加热模式。在本公开第8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2方式以外,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1线圈、第2线圈。第1线圈设置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与第3谐振电容器串联地连接。第2线圈设置在第1谐振电路、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与第4谐振电容器串联地连接。在本公开第9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除了第8方式以外,第1线圈为第3加热线圈,第2线圈为第4加热线圈。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本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具有:/n直流电源;/n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它们串联地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n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它们串联地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n第1谐振电路,其包含串联地连接的第1加热线圈和第1谐振电容器,该第1谐振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n第2谐振电路,其包含串联地连接的第2加热线圈和第2谐振电容器,该第2谐振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3开关元件和所述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n第3谐振电容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谐振电路和所述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或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n控制部,其构成为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所述第3开关元件和所述第4开关元件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4 JP 2017-160711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具有:
直流电源;
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它们串联地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之间;
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它们串联地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第1谐振电路,其包含串联地连接的第1加热线圈和第1谐振电容器,该第1谐振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
第2谐振电路,其包含串联地连接的第2加热线圈和第2谐振电容器,该第2谐振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3开关元件和所述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第3谐振电容器,其连接在所述第1谐振电路和所述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或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以及
控制部,其构成为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2开关元件、所述第3开关元件和所述第4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4谐振电容器,该第4谐振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1谐振电路和所述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3谐振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1谐振电路和所述第2谐振电路的连接点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切换部,
所述控制部将第1控制信号输出到所述第1开关元件,将第2控制信号输出到所述第2开关元件,
所述切换部构成为对所述第1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所述第3开关元件、所述第2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所述第4开关元件的状态和所述第1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所述第4开关元件、所述第2控制信号也被输出到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状态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串联地连接的电流检测部或电压检测部;以及与所述第2谐振电路串联地连接的电流检测部或电压检测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