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62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7:11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及烹饪器具,该电磁加热线圈盘包括线盘支架、多个磁条、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多个磁条固定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在线盘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槽以及第二绕线槽,第一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内侧,第二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外侧,第一线圈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内,第二线圈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线盘支架的边缘设置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与磁条向线盘支架外侧散发的磁感线相互作用并产生热量,能够对锅具的边缘部分进行加热,使锅具内食物的加热更为均匀,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利用磁条的磁感线,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还能够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

A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plate and cook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同时还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如今,IH加热技术即电磁加热技术已经被广应用于电磁炉、电饭煲、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中,其使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与磁条产生电磁涡流,使锅具发热,从而对锅具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现有的电磁加热线圈盘通常包括线盘支架、电磁线圈,多个磁条,多个磁条通常是均匀分布在线盘支架上,由线盘支架的中心向着外围辐射,电磁线圈密绕在线盘支架上表面设置的绕线槽中;目前的磁条一般被设置为L形或U形,即磁条的外侧端部至少要设置一个向上的弯折部,将该弯折部插入线盘支架上预设的安装槽后,使磁条与线盘支架保持固定,这样,使得在线盘支架上的绕线槽必须位于安装槽的内侧,也就是说,电磁线圈的最外侧边缘位于磁条最外侧边缘的内侧,那么线盘支架上位于安装槽外侧的部分不能够被有效利用,即磁条向着外侧辐射的磁感线不能够被有效利用,导致电磁加热线圈盘加热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于锅具边缘部分的加热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其能够有效利用磁条向着外侧辐射的磁感线,提高电磁加热线圈盘的加热效率。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包括线盘支架、多个磁条、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多个磁条固定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在线盘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槽以及第二绕线槽,第一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内侧,第二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外侧,第一线圈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内,第二线圈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内。线盘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以及多个与第一安装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磁条的内侧端设置有嵌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固定端,磁条的外侧端设置有嵌置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固定端;多个第二安装槽均位于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之间。多个磁条绕线盘支架的中心轴线圆周这列排布。磁条的宽度由线盘支架的内侧向着线盘支架的外侧逐渐增大。第二线圈的匝数大于或等于1。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由一条漆包线形成。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线圈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线盘支架的边缘设置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与磁条向线盘支架外侧散发的磁感线相互作用并产生热量,能够对锅具的边缘部分进行加热,使锅具内食物的加热更为均匀,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利用磁条的磁感线,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还能够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磁加热线圈盘正面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磁加热线圈盘背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其包括线盘支架10、多个磁条30、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多个磁条30固定在线盘支架10的下表面,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均设置在线盘支架10的上表面,具体的,在线盘支架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槽11和第二绕线槽12,第一绕线槽11位于多个磁条30外侧端部的内侧,可以看做是将多个磁条30的最外侧端部连起来后形成一个闭合的范围,第一绕线槽11位于该闭合的范围内,第二绕线槽12被设置在线盘支架10的边缘处,其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外围,即位于上述闭合的范围外部,第一线圈21绕设在第一绕线槽11中,第二绕线槽22绕设在第二绕线槽12中,如此,上述的第一线圈21作为主加热线圈,第二线圈22用于辅加热线圈,具体的,在工作时,第二线圈22与磁条30向线盘支架10外侧散发的磁感线相互作用并产生热量,能够对锅具的边缘部分进行加热,使锅具内食物的加热更为均匀,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利用磁条的磁感线,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还能够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上述第一线圈21被设置在磁条30的范围以内,按照线圈绕制的方法,该第一线圈21可以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线圈组成,当然,上述的第二线圈22也可以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线圈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磁条30的固定,本技术在磁条30的两端分别设置向着弯折的第一固定端31和第二固定端32,线盘支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13和多个第二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4与第一安装槽13一一对应,磁条内侧的第一固定端31嵌置在第一安装槽13中,外侧的第二固定端32嵌置在第二安装槽14内,第一安装槽13和第二安装槽14的内壁分别夹紧第一固定端31和第二固定端32,将磁条30固定在线盘支架10上,多个第二安装槽14均位于第一绕线槽11和第二绕线槽12之间。本技术中,多个磁条30绕线盘支架10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排布,并且位于能够有效利用磁感线,上述磁条30的宽度可以是由线盘支架10的内侧向着线盘支架10的外侧逐渐增大。上述的第二绕线槽可以是设置在线盘支架10边缘部分的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凹槽,第二线圈22的匝数相应设置,其匝数至少为1。第二线圈22和第一线圈21可以是由一条完整的漆包线绕制而成。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线圈盘,烹饪器具可以是电磁炉、电饭煲、压力锅等。专利技术人利用本技术的电磁炉对相应质量的水进行加热,依据实际测得的温升、以及耗电量等,并依据这些实际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实际的热效率。实验1实验2实验3电压(V)220220220频率(Hz)505050水的质量(kg)2.82.82.8锅的质量(kg)1.5491.5491.549初始温度(℃)15.115.114.3加热后温度(℃)90.790.189.5温升(℃)75.67575.2耗电量(Wh)289.33287.39287.17热效率(%)90.1290.0190.32从上述计算出的热效率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电磁加热线圈盘的电磁炉,其热效率均能够达到90%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盘支架、多个磁条、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多个磁条固定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在线盘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槽以及第二绕线槽,第一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内侧,第二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外侧,第一线圈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内,第二线圈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盘支架、多个磁条、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多个磁条固定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在线盘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槽以及第二绕线槽,第一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内侧,第二绕线槽位于多个磁条外侧端部的外侧,第一线圈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内,第二线圈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线盘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以及多个与第一安装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磁条的内侧端设置有嵌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固定端,磁条的外侧端设置有嵌置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固定端;多个第二安装槽均位于第一绕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瑞良潘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深宜达电器有限公司潘燕平潘瑞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