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45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59
发动机(1)包括尾气净化系统(70)和EGR通路(52),尾气净化系统(70)中收纳有用于净化尾气的GPF装置(73),EGR通路(52)连接在尾气净化系统中位于GPF装置的下游的部分,发动机(1)构成为搭载在车身的前部划分出的发动机室(R)中。尾气净化系统位于构成发动机室的前围板(103)的前方,且设置为朝向该前围板的隧道部(T)延伸。EGR通路的上游端部(52c)连接在尾气净化系统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

Vehic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发动机
此处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发动机的一例,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用于净化尾气的净化部(三元催化器)和在排气通路中从净化部的下游分支并与进气通路相连的EGR通路(EGR通路)。如果像这样构成,已燃气体就会在通过净化部后向进气通路回流,因此能够减少外部EGR气体中的积碳成分。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2172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间题-在将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动机搭载到车身的前部的情况下,其排气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发动机室的后侧。在此情况下,尤其是在后排气式发动机中,连接在排气通路中的净化部也位于发动机室的后侧。另一方面,如上所述,EGR通路是在排气通路中从净化部的下游分支出来的。因此,净化部位于后侧,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就相应地靠近发动机室的后端。其结果是,该上游端部靠近构成发动机室的后表面的分隔壁(例如,前围板)等车辆结构件,尤其是靠近分隔壁的隧道部。近年来,例如为了实现发动机的紧凑化,而在其构造上下功夫时,理想做法是使EGR通路与车辆结构件尽可能离得较远。此处所公开的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车辆用发动机中,既实现发动机的紧凑化,又让EGR通路和车辆结构件彼此远离对方。-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此处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包括尾气净化装置和EGR通路,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收纳有用于净化尾气的净化部,所述EGR通路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位于所述净化部的下游的部分,所述车辆用发动机构成为搭载在车身的前部划分出的发动机室中。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分隔壁的前方,且设置为朝向隧道部延伸,所述分隔壁划分出所述发动机室的后方侧部分,所述隧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该分隔壁向后方延伸,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根据该构成方式,收纳净化部而构成的尾气净化装置不会插入作为车辆结构件的分隔壁的隧道部而是设置为在其前方朝向隧道部延伸。因此,与将尾气净化装置插入隧道部的构成相比,能够缩短发动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实现发动机的紧凑化。此处,普通的隧道部由朝向上方突出的那种顶面构成。这样一来,正如所述构成方式那样,例如与将EGR通路连接在尾气净化装置的上部的情况相比,通过将EGR通路连接在尾气净化装置的下部,能够抑制EGR通路的上游端部靠近顶面。像这样,既能够实现发动机的紧凑化,又能够让EGR通路和车辆结构件彼此远离对方。还可以是:所述分隔壁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下降倾斜,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在车高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倾斜部的上端的下方。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将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布置在倾斜部的前方。此处,考虑到倾斜部朝向后方倾斜,能够与其倾斜角度对应地让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和分隔壁彼此远离对方。还可以是: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布置为从车辆前方或后方观察时与所述隧道部重合。根据该构成方式,例如如果车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向正后方移动,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就会后退而容纳于隧道部。还可以是: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上设有引出部,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相连,所述引出部构成为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突出。根据该构成方式,有利于让引出部和分隔壁彼此远离对方,进而让引出部和分隔壁的隧道部的内壁面彼此远离对方。即,例如如果使引出部向车高方向上的上方突出,引出部就靠近所述顶面,从而朝向接近分隔壁的方向突出,因此不合适。另一方面,如果使引出部向车高方向上的下方突出,引出部和分隔壁就彼此远离对方,进而引出部和所述顶面彼此远离对方。然而,在此情况下,已燃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会积存在引出部的下端。考虑到上述水分中可能含有导致金属腐蚀的成分,这样的构成也不合适。还能够考虑使引出部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突出,但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引出部可能接近分隔壁。此外,从引出部到EGR通路的尺寸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变长,从发动机的紧凑化这一观点出发也不合适。而且,还能够考虑使引出部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但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根据收纳净化部的壳体的形状,从该壳体到引出部的流路的曲率会变大,从抑制流路阻力这一观点出发可能不合适。因此,正如所述构成那样,通过使引出部朝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突出,不会导致所述不合适的情况出现,能够构成为使引出部不接近分隔壁。这一点有助于确保引出部与分隔壁之间的空间较大。还可以是:在车宽方向上,所述引出部朝着与通路部相反的一侧突出,所述通路部设置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所述净化部的上游侧,所述通路部和所述引出部这二者均构成为从车宽方向上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引导气体。根据该构成方式,例如与将引出部和通路部设置在同一侧的那种构成相比,能够顺利地从通路部向引出部引导气体。像这样,既能够让引出部和分隔壁彼此远离对方,又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流路阻力增大。还可以是: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经由排气歧管连接于气缸盖,所述排气歧管具有经由所述气缸盖的排气道连接在各气缸上的分支通路和各该分支通路汇合而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上的汇合部,所述汇合部位于所述分支通路的在气缸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且在该一端侧朝向下方延伸,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相对于所述汇合部的下端部布置在气缸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根据该构成方式,将尾气净化装置在气缸排列方向上布置得偏另一端,就能够相应地在其一端侧确保空间,这样一来,有利于让尾气净化装置和分隔壁等车辆结构件彼此远离对方。-专利技术的效果-正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能够让EGR通路和车辆结构件彼此远离对方。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搭载有动力总成单元的车辆的简图。图2是示出从后方观察到的动力总成单元的图。图3是示出排气通路的构成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示出排气通路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后方观察到的排气通路的图。图6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排气通路的图。图7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尾气净化系统的图。图8是示出尾气净化系统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从左方观察到的外部EGR系统的图。图10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外部EGR系统的图。图11是示出从后方观察到的尾气净化系统与前围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图12是示出从左方观察到的尾气净化系统与前围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图13是示出从下方观察到的尾气净化系统与前围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车辆用发动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仅为示例。图1是示出搭载有动力总成单元P的汽车(车辆)100的前部的图,该动力总成单元(power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包括尾气净化装置和EGR通路,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收纳有用于净化尾气的净化部,所述EGR通路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位于所述净化部的下游的部分,所述车辆用发动机构成为搭载在车身的前部划分出的发动机室中,其特征在于:/n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分隔壁的前方,且设置为朝向隧道部延伸,所述分隔壁划分出所述发动机室的后方侧部分,所述隧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该分隔壁向后方延伸,/n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4 JP 2017-1614971.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包括尾气净化装置和EGR通路,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收纳有用于净化尾气的净化部,所述EGR通路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中位于所述净化部的下游的部分,所述车辆用发动机构成为搭载在车身的前部划分出的发动机室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分隔壁的前方,且设置为朝向隧道部延伸,所述分隔壁划分出所述发动机室的后方侧部分,所述隧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该分隔壁向后方延伸,
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下降倾斜,
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连接在所述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
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EGR通路的上游端部在车高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倾斜部的上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EG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畠启史仓增拓高群保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