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司徒霭强专利>正文

炉具附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45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烹煮食物所用的一种炉具附加装置,在炉前主控阀门输出处用管道与一只副控阀门的输入处接通,靠烹煮食物的器具是否接触并压下穿过炉圈凹平台中的倾斜孔,并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的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使顶柱整体、钢球珠、齿条推杆、垫圈、弹簧在圆筒内移动,由齿条推杆的齿带动齿轮和齿轮轴及与齿轮轴连接的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同时转动,使副控阀门控制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既方便操作,又节约燃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烹煮食物所用炉具的一种附加装置。餐馆的厨师烹煮食物,通常是先开启阀门让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并点燃,再将烹煮食物的器具放到炉圈上进行的,当厨师拿起烹煮食物的器具离开炉圈,将烹煮好食物往盛食物的器具倒下的这段时间,本应该将阀门调到让小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以保留火种就可以了,但是此时厨师的一只手拿烹煮食物的器具,另一只手拿舀取食物的器具,不便用手来调控阀门,所以习惯了,一旦将阀门开启点燃后,连续操作起来就不再调控阀门,而是任由燃料继续保持大流量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这样不但造成燃料白白浪费,同时还产生高温,增加了厨师的劳动强度。另外当厨师将烹煮好的食物往盛食物的器具倒下之后,接着再次将烹煮食物以器具放回炉圈内倾斜面,又要忙着为下次烹煮食物作短暂的准备工作,暂时未需要烹煮食物,这时同样要厨师用手调控阀门,才能达到保留火种,很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厨师操作,又能节约燃料的炉具附加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前主控阀门的输出外用管道与一只副控阀门的输入外接通,副控阀门输出外的管道是通向炉腔的。燃料是经管道输送到炉前主控阀门,再由炉前主控阀门输出给副控阀门,最后由副控阀门输出经管道进入炉控的。先将炉圈、圆筒、筒座、顶柱整体、齿条推杆、齿轮、齿轮轴、导向螺栓加工好,把圆筒与筒座焊接好,将旋入螺母并套上垫圈的螺栓向圆筒下端的螺孔旋入,把垫圈、弹簧、垫圈、齿条推杆、钢球珠、顶柱整体(是由顶柱整体的大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平面、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半圆端面、和顶柱整体的大、小椭圆型之间的阶梯台阶所构成一整体的)从圆筒平台的一端往圆筒下端的螺孔一端顺序放入圆筒内,用螺栓穿过圆筒平台的通孔,向炉圈平台的螺孔外旋入,把圆筒平台与炉圈平台连接着,调好圆筒下端的螺栓及拧紧螺母,使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半圆端面穿过炉圈凹平台中的倾斜孔,并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让顶柱整体的大、小椭圆型之间的阶梯台阶接触炉圈平台。将齿轮轴直径小的一端从筒座孔(29)处穿入,并向切有螺纹处旋入螺母、套上垫圈、齿轮、弹簧垫圈、再旋入螺母并拧紧,再套上垫圈,然后把齿轮轴直径小的一端插入筒座孔(37)内,齿轮轴另一端处在筒座孔(29)中,并伸出于筒座外,该端的凸型端面与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凹型端面连接,用螺钉穿过筒座孔(44)、(45)把副控阀门连接在筒座上。圆筒内孔轴线(57)对筒座孔(29)、(37)轴线(58)的不垂直度最好在0-5毫米内,以利于圆筒中有长形孔让筒座内的齿轮与圆筒内的齿条推杆的齿啮合。将旋入螺母及套上垫圈的导向螺栓往圆筒中的螺孔旋入到齿条推杆的导向槽内,先调好控制齿条推杆的导向螺栓,再拧紧螺母。筒座下端是与炉框架连接的。筒座孔(29)、(37)与齿轮轴是动配合的。从圆筒平台的一端到圆筒下端的螺孔一端的圆筒内,依次有比圆筒内径小的顶柱整体的大椭圆型一端、钢球珠、齿条推杆、垫圈、弹簧、垫圈顺序接触。炉圈铸造有炉圈凹平台(7)对炉圈平台(54)的不平行度最好在0-8毫米内,以利于钻孔。以炉圈内倾斜面(25)为基准对炉圈凹平台(7)的倾斜角最好在5-45之间较为合适。以炉圈内倾斜面(25)为基准对炉圈凹平台(7)中钻有倾斜孔(8),其倾斜角最好在45-85之间较为实用,该孔比顶柱整体的大椭圆型一端小,又比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大。当厨师需要烹煮食物时,先开启炉前主控阀门,让大流量燃料经管道输送到副控阀门,得到副控阀门的控制,输出小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并点燃,厨师借助将烹煮食物的器具放到炉圈内倾斜面之利,顺势加点力把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压下,使顶柱整体推动钢球珠、齿条推杆、垫圈、弹簧、向圆筒下端的螺栓方向移动,弹簧被压缩,这时齿条推杆的齿带动齿轮和齿轮轴及与齿轮轴连接的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同时转动,使副控阀门处于让大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达到烹煮食物所需的要求,(若厨师将烹煮食物的器具轻轻放到炉圈内倾斜面接触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并将适量重量需烹煮的食物放入烹煮食物的器具内,这时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就被自动压下,就无需再加点力将烹煮食物的器具把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压下了,此时该装置的副控阀门会立即让大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当厨师将烹煮好食物往盛食物的器具倒下之后,再次将烹煮食物的器具轻轻放回炉圈内倾斜面,接触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但暂时不需烹煮食物,厨师又忙着为下次烹煮食物作短暂的准备工作,此时该装置却能起到无需用手调控炉前主控阀门,便能让小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得到保留火种的作用,若无该装置,这时唯有依赖厨师自觉用手调控炉前主控阀门来保留火种,不然就白白浪费燃料了,这是烹煮食物的器具自身重量不足,又受到该装置的弹簧、齿条推杆、齿轮的阻力影响,所以还需借助适量重量的外力作用,才能将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压下的)一旦厨师拿起烹煮食物的器具离开炉圈,该装置的弹簧立即推动垫圈、齿条推杆、钢球珠、顶柱整体同时向炉圈内倾斜面方向移动,使顶柱整体的大、小椭圆型之间的阶梯台阶接触炉圈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齿条推杆的齿便带动齿轮和齿轮轴及与齿轮轴连接的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同时转动,使副控阀门立即恢复到让小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起到保留火种作用,该装置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及齿轮轴、齿轮、齿条推杆、弹簧、圆筒下端的螺栓相互间的关系是按需要事先调好的,也可以将副控阀门调到关闭,并由另一只阀门控制小流量燃料经另一条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而得到保留火种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该装置需借助适量重量的外力作用,才能将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的半圆端面压下的特点,这正好给忙于操作,又不便用手反复调控炉前主控阀门的厨师,提供方便控制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燃烧的同时,还节约了燃料。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图。图2是局部炉圈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图5是图2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图2的局部仰视图。图7是顶柱整体(是由顶柱整体的大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平面端面、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半圆端面、和顶柱整体的大、小椭圆型之间的阶梯台阶所构成一整体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筒座局部剖视图。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图11是图9的B-B剖视图。图12是圆筒剖视图。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E-E剖面图。图15是图12的C向视图。图16是图12的B向视图。图17是齿条推杆局部剖视图。图18是图17的A-A剖面图。图19是导向螺栓视图。图20是图19的C-C剖面放大图。图21是烹煮食物的器具把穿过炉圈凹平台中的倾斜孔,并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的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半圆端面压下后的视图。图22是齿轮主视图。图23是图22的C-C剖面图。图24是齿轮轴视图。图25是图24的A-A剖面图。图26是图24的B-B剖面放大图。图27是图24的C-C剖面图。图28是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局部视图。图29是图28的A-A剖视图。图30是齿轮轴被旋入螺母、套上垫圈、齿轮、弹簧垫圈、再旋入螺母并拧紧、再套上垫圈,使处在筒座内的齿轮与圆筒内的齿条推杆的齿啮合,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具附加装置,螺栓把圆筒平台与炉圈平台连接着,筒座下端与炉框架连接,炉前主控阀门的输出处与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连接在筒座上的副控阀门输出处的管道是通向炉腔的,其特征是:炉圈铸造有炉圈凹平台、炉圈平台,顶柱整体的小椭圆型一端及该端的半圆端面是穿过炉圈凹平台中钻有的倾斜孔,并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的,从圆筒平台的一端到圆筒下端的螺孔一端的圆筒内,依次有比圆筒内径小的顶柱整体的大椭圆型一端、钢球珠、齿条推杆、垫圈、弹簧、垫圈顺序接触,圆筒下端的螺孔旋入有螺栓,圆筒中有长型孔让筒座内的齿轮与圆筒内的齿条推杆的齿啮合,圆筒内的齿条推杆有导向槽并受导向螺栓控制,圆筒内孔轴线(57)对筒座孔(29)、(37)轴线(58)的不垂直度在0-5毫米内,齿轮轴被旋入螺母、套上垫圈、齿轮、弹簧垫圈、再旋入螺母并拧紧,再套上垫圈,齿轮轴直径小的一端(28)插入筒座孔(37)内,齿轮轴另一端处在筒座孔(29)中,并伸出于筒座外,该端的凸型端面与副控阀门的启闭杆凹型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霭强
申请(专利权)人:司徒霭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