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司徒霭强专利>正文

炉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55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厨房烹煮食物所用的一种炉具装置,它是在炉前开关阀门的输出处,与增加的一只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在炉圈钻有上方比钢球珠小、下方比钢球珠大的孔,孔内放入钢球珠,由支座中的顶杆上端将钢球珠推向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顶杆的下端接触可控阀门的阀杆,靠烹煮食物的器具是否接触钢球珠,并压下钢球珠及顶杆和可控阀门的阀杆,来控制燃料进入炉腔的,能节约燃料和减轻厨师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厨房烹煮食物所用的一种炉具装置。目前,餐馆的厨师烹煮食物是先开启炉前阀门,让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并点燃,再用烹煮食物的器具放到炉圈上进行的,当厨师拿起烹煮食物的器具,离开炉圈,将煮好的食物往盛食物的器具倒下的这段时间,本应该将炉前开关阀门调到让小流量燃料进入炉腔燃烧,以保留火种就可以了,但是此时厨师一只手拿烹煮食物的器具,另一只手拿舀取食物的器具,连续重复操作,不便用手反复调控炉前开关阀门,所以习惯了,一旦将炉前阀门开启点燃后,操作起来就不再调控炉前开关阀门了,任由燃料保持同一流量通过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这样不但造成燃料白白浪费,同时还产生高温,增加厨师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压下式,可控制燃料进入炉腔的炉具装置,它不仅能节约燃料,而且还能减轻厨师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前开关阀门的输出处,与增加的一只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燃料是先经管道输送到炉前开关阀门,再由炉前开关阀门输出给可控阀门,最后由可控阀门输出经管道进入炉腔的。在炉圈钻有孔,该孔上方的直径比钢球珠小,是处在炉圈内倾斜面处的,孔的下方直径比钢球珠大,孔内放入钢球珠,被钻有孔比钢球珠直径小的封盖封着,用螺钉将封盖连接在炉圈攻丝处,封盖一端钻有孔与支座一端的长形孔用螺栓连接着,支座的另一端装有可控阀门,该端是与炉框架连接的。顶杆外表面有垫圈、弹簧、卡簧、处在支座两端面钻有直径比顶杆大的孔中,并被卡簧卡住,顶杆的上端将钢球珠推向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顶杆的下端接触可控阀门的阀杆。当厨师烹煮食物时,开启炉前阀门,让大流量燃料经管道输送到可控阀门,得到可控阀门的控制,输出小流量燃料经管道进入炉腔并点燃,再将烹煮食物的器具放到炉圈内倾斜面处接触钢球珠,受烹食物的器具的重量作用,把钢球珠及顶杆和可控阀门的阀杆同时压下,使可控阀门处在让大流量燃料通过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达到烹煮食物所需的要求。一旦厨师拿起烹煮食物的器具离开炉圈,将煮好的食物往盛食物的器具倒下时,该装置的弹簧立即将顶杆和钢球珠同时向炉圈内倾斜面处推去,而可控阀门此时也由自身阀内的弹簧将阀杆朝顶杆下端方向推去,这时可控阀门恢复到让小流量燃料通过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起到保留火种的作用。当开启炉前阀门,让大流量燃料经管道输送到可控阀门后,就靠烹煮食物的器具,是否接触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的钢球珠、并压下钢球珠及顶杆和可控阀门的阀杆,使可控阀门控制燃料输出流量的大或小,经管道进入炉腔的。顶杆的下端与可控阀门的阀杆关系,也起着控制燃料输出流量的大或小的作用,这是事先按需要调好的。当然也可以调到将可控阀门关闭,断绝燃料通过管道进入炉控,并由另一只炉前开关阀门控制小流量燃料经另一条管道进入炉腔燃烧,而得到保留火种。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厨师连续重复操作时,无需用手反复调控炉前开关阀门的同时,还能节约燃料。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局部剖面的构造图。图2是有局部剖面的支座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图4是图2的II—II剖视图。图5是顶杆断开视图。图6是封盖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图9是炉圈局部视图。图10是图9的C—C剖面图。该装置包括炉圈(1),在炉圈钻有孔,该孔上方(2)的直径比钢球珠(4)小,处在炉圈内倾斜面(24)处,孔的下方(3)的直径比钢球珠(4)大,孔内放入钢球珠(4),用钻有孔(5)直径比钢球珠(4)小的封盖(6)封着,用螺钉将钻有孔(7)的封盖连接在炉圈(1)的玫丝(8)处,用螺栓将封盖(6)的一端钻有孔(9)与支座(10)的一端(11)的长形孔(12)连接,支座(10)的另一端(13)装有可控阀门(图中未画出),该端是与炉框架连接的(图中未画出)。顶杆(14)外表面有垫圈(15)、弹簧(16)、卡簧(17),处在支座两端面(18)、(19)、钻有直径比顶杆(14)大的孔(20)、(21)中,顶杆(14)被卡簧(17)在(22)处卡住,顶杆的上端(23)将钢球珠(4)推向凸出于炉圈(1)的内倾斜面(24)处,顶杆的下端(25)接触着可控阀门的阀杆(26)。该装置顶杆的上端(23),既可将钢球(4)推向凸出于炉圈(1)的内倾斜面(24)处,也可以与烹煮食物的器具直接接触,后一种方式虽简单,但也有效。权利要求1.一种炉具装置,在炉前开关阀门的输出处,与增加的一只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其特征是接触、压下式,在炉圈钻有孔,该孔上方的直径比钢球珠小,是处在炉圈内倾斜面处的,孔的下方直径比钢球珠大,孔内放入钢球珠,被钻有孔比钢球珠直径小的封盖封着,钢球珠被支座中的顶杆上端,推向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顶杆的下端与可控阀门的阀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期特征是封盖连接在炉圈处,封盖一端钻有孔是与支座一端的长形孔用螺栓连接的,支座另一端装有可控阀门,该端是与炉框架连接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顶杆外表面有垫圈、弹簧、卡簧、处在支座两端面钻有直径比顶杆大的孔中,并被卡簧卡住。全文摘要厨房烹煮食物所用的一种炉具装置,它是在炉前开关阀门的输出处,与增加的一只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在炉圈钻有上方比钢球珠小、下方比钢球珠大的孔,孔内放入钢球珠,由支座中的顶杆上端将钢球珠推向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顶杆的下端接触可控阀门的阀杆,靠烹煮食物的器具是否接触钢球珠,并压下钢球珠及顶杆和可控阀门的阀杆,来控制燃料进入炉腔的,能节约燃料和减轻厨师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F24C3/12GK1344891SQ00126578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司徒霭强 申请人:司徒霭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具装置,在炉前开关阀门的输出处,与增加的一只可控阀门的输入处用管道接通,其特征是:接触、压下式,在炉圈钻有孔,该孔上方的直径比钢球珠小,是处在炉圈内倾斜面处的,孔的下方直径比钢球珠大,孔内放入钢球珠,被钻有孔比钢球珠直径小的封盖封着,钢球珠被支座中的顶杆上端,推向凸出于炉圈内倾斜面处,顶杆的下端与可控阀门的阀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霭强
申请(专利权)人:司徒霭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