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00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具有主区和次区;每一子像素具有位于所述主区和所述次区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主干部和所述主干部连接的多个分支部;每一像素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所述共享电极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延伸至这一子像素的次区,所述遮光层设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此设计释放了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物理遮光空间,能够实现约5%的开口率增幅,若考虑实际中心暗纹的宽度,该增幅将达到约6.3%,开口率的有效提升将促进穿透率的显著改善。

A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高规显示器的逐步推广,各大面板厂商争相布局高解析低色偏等关键显示技术,陆续出现了3T技术、DBS(DataLineBMLess)技术。3T+&8domain(8畴3晶体管)设计凭借其优异的色偏表现获得广泛关注,使同一个子像素(subpixel)内主(main)区的4个畴与次(sub)区的4个畴的液晶分子的转动角度不一样,从而改善色偏。其中3T技术具体是三个TFT开关经由同一条栅极线控制,在栅极打开时,其中两个TFT分别给像素电极的主区与次区充电,同时第三个TFT会将一部分已经充入次区的电荷漏至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线上,拉低次区的电位,即通过保证主区和次区的电位差值来改善大视角。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4道光罩工艺也被广泛采用。由于4道光罩集成了有源层和第二金属层为一道光罩,受到制程工艺的限制,有源层会略宽于第二金属层,从而限制了第二金属层的布局影响开口率,同时,第二金属层中的共享电极与有源层直接接触,在光照情况下将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影响共享电极的稳定性并对显示面板产生不良影响。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红色子像素10、绿色子像素30和蓝色子像素20,每一子像素具有主区101和次区102,每一子像素具有位于主区101和次区102的像素电极100,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线400,该扫描线400介于主区101和次区102之间,对应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线500。红色子像素10、绿色子像素30和蓝色子像素20具有共享电极200和遮光层300,通过保留略宽于共享电极与有源层之下的遮光层进行遮光,从而避免光生载流子的产生以提升共享电极稳定性。其中DBS技术具体是数据线400上方无黑色矩阵,而是通过施加有公共电压的电极线40使得液晶不偏转实现遮光。尽管通过保留遮光层的设计能够改善其光学稳定性,但遮光层的物理遮光性质也导致了开口率的进一步降低,从而严重限制了穿透率,无法满足高解析条件下的高穿透率要求,进而影响高解析低色偏技术的生产应用,不利于高阶市场的占据。因此,确有必要来开发一种新型的显示面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开口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具有主区和次区;每一子像素具有位于所述主区和所述次区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主干部和所述主干部连接的多个分支部;每一像素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所述共享电极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延伸至这一子像素的次区,所述遮光层设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在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中,所述共享电极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上方,所述遮光层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的下方。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具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蓝色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线,该扫描线介于所述主区和次区之间,对应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线。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还包括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所述主区的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形成主区存储电容,所述次区的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形成次区存储电容。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主区中的分支部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次区中的分支部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主区和次区之间,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扫描线,其源漏极连接数据线。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还包括透明电极和第二金属层,所述共享线通过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第二金属层相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连接。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数据线上设置有黑色矩阵。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的宽度。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主干部包括水平主干部和竖直主干部,所述共享电极设置于像素电极主区和次区的所述竖直主干部上,所述遮光层对应的设于所述竖直主干部的下方。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主干部包括位于子像素的主区中的第一竖直主干部和第一水平主干部以及位于子像素的次区中的第二竖直主干部和第二水平主干部,所述第一竖直主干部和第一水平主干部将所述主区的像素电极分为4个畴,所述第二竖直主干部和第二水平主干部将所述次区的像素电极分为4个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去除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位于主区和次区的共享电极和遮光层,蓝色子像素中的共享电极和遮光层不做变动,通过开孔利用透明电极导线将蓝色子像素中的共享电极与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第二金属层相接,保留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分压功能,此设计释放了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物理遮光空间,能够实现约5%的开口率增幅,若考虑实际中心暗纹的宽度,该增幅将达到约6.3%,开口率的有效提升将促进穿透率的显著改善;保留蓝色子像素中的共享电极也能够提升3%的色谱,有效改善色偏。同时,由于透明电极导线占用了DBS设计通道,故将DBS设计替换成黑色矩阵设计,黑色矩阵设置于数据线上方,并且其宽度略宽于数据线的宽度,覆盖数据线旁边的部分公共电极,此设计实现更高的对比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介绍
中的附图标记:红色子像素-10;蓝色子像素-20;绿色子像素-30;主区-101;次区-102;像素电极-100;共享电极-200;遮光层-300;扫描线-400;数据线-500;透明电极-40;具体实施方式中附图标记:红色子像素-10;蓝色子像素-20;绿色子像素-30;主区-101;次区-102;像素电极-100;主干部-110;分支部-120;水平主干部-111;竖直主干部-112;第一水平主干部-1111;第二水平主干部-1112;第一竖直主干部-1121;第二竖直主干部-1122;共享电极-200;遮光层-300;扫描线-400;数据线-500;黑色矩阵-510;公共电极-600;第一薄膜晶体管-700;第二薄膜晶体管-800;透明电极-900;第二金属层-910。具体实施方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具有主区和次区;每一子像素具有位于所述主区和所述次区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主干部和所述主干部连接的多个分支部;每一像素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所述共享电极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延伸至这一子像素的次区,所述遮光层设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在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中,所述共享电极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上方,所述遮光层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若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具有主区和次区;每一子像素具有位于所述主区和所述次区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主干部和所述主干部连接的多个分支部;每一像素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所述共享电极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延伸至这一子像素的次区,所述遮光层设于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在这一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中,所述共享电极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上方,所述遮光层对应的设于所述主干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具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蓝色子像素具有共享电极和遮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线,该扫描线介于所述主区和次区之间,对应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的主区和次区还包括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所述主区的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形成主区存储电容,所述次区的公共电极和储存电极形成次区存储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主区中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峰林永伦李轩张翼鹤曹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