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流道型流入控制装置、采油短节和生产管串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完井及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流道型流入控制装置、采油短节和生产管串。
技术介绍
大部分砂岩油田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采出的难度明显加大,稳油控水的形势非常严峻。水平井后期控水难度大,由于受“跟趾效应”、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各向异性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影响,长水平井的生产剖面难以持续、均衡推进,将在油井的跟端处、高渗层段和裂缝处过早见水/气。一旦油井见水/气,由于水/气的黏度较低,将在锥进处形成快速通道,并抑制其他位置的产油量。也就是容易产生较严重的跟端效应和不均衡供液现象,导致水平井段存在低效段,不能有效充分动用,影响油田的采收率。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现象,可在完井段上安装流入控制装置(ICD),产生附加压降,以保证入流剖面沿整个水平段的均匀性。现有流入控制装置,一般流道是固定的,虽然可延缓水/气流出,但由于其流动阻力等级(FRR)恒定,一旦发生水/气锥,低粘度的水/气将会占据整个井筒,并抑制油相的流动,从而导致油井产量大幅下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流道型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阀体,其上设有流道入口;/n下阀体,其与上阀体连接且形成有空腔,所述下阀体上设有流道出口;和/n浮动盘,其设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空腔内,从流道入口流入的流体的黏度大小自动调整浮动盘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从流道流过的流体流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道型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阀体,其上设有流道入口;
下阀体,其与上阀体连接且形成有空腔,所述下阀体上设有流道出口;和
浮动盘,其设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空腔内,从流道入口流入的流体的黏度大小自动调整浮动盘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从流道流过的流体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的上部设有流道入口,上阀体内侧面与自由浮动盘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下阀体朝向上阀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向上阀体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撑浮动盘的支撑部件,浮动盘在流体压力作用下上下浮动调整流道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呈一定形状布置形成为流道出口;多个通孔在下阀体上呈现为环形布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粘度较低的流体通过时,在浮动盘靠近入口侧产生高速低压,使得浮动盘向入口方向浮动,流道变小,抑制或减少流体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粘度较高的流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香,张瑞,亢武臣,廖洪千,李夯,杨德锴,程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