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及采油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135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树,油嘴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第一部分内设有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轴线至少部分偏离油嘴的轴线,第二部分内设有多个直径不同的第三流道,第二部分转动时,多个第三流道可依次与液体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二部分选择不同直径的第三流道与液体通道连通,从而改变了油嘴流道的直径,以适应不同时期对产量的要求,且更换油嘴流道时无需拆卸油嘴,从而简化了更换过程,有利于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Nozzles and Christmas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嘴及采油树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油嘴及采油树。
技术介绍
油嘴是采油树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是用于控制油井流量的部件,油嘴安装在油嘴套与出油管线之间,油液通过油嘴的流量调节后进入出油管线,以被收集存储。现有技术中,油嘴大体呈柱状结构,油嘴内部形成有轴向贯穿油嘴的液体通道,采出的油液经过油嘴后流入出油管线中,以便被收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油嘴中液体通道的直径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生产中根据油井状况和配产要求,常常需要调节油嘴中液体通道的大小,以满足不同时期对产量的要求。而采用现有技术,需要将先切断生产阀门,然后再将油嘴拆卸下,并更换上新的油嘴,整个过程十分繁琐,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树,本实施例的油嘴内设有多种不同直径的流道组合,使用时无需拆卸即可选择合适直径的流道,从而有利于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嘴,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内设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轴线至少部分偏离所述油嘴的轴线,所述第二部分内设有多个直径不同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部分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三流道可依次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液体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轴线倾斜于所述油嘴的轴线,所述第二流道的轴线与所述油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油嘴的轴线,且多个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与所述油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底座和凸台,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台的直径;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轴向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阶梯孔小孔段以及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阶梯孔大孔段,所述底座抵顶在所述阶梯孔小孔段和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凸台的表面还设有卡槽,转动工具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槽中以便于转动所述第二部分。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阶梯孔大孔段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阶梯孔大孔段螺纹连接。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如上所述的油嘴,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段用于连接油嘴套。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油树,包括采油树本体,所述采油树本体上设有油嘴套,所述油嘴套内连接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油嘴。本技术提供的油嘴及采油树,油嘴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第一部分内设有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轴线至少部分偏离油嘴的轴线,第二部分内设有多个直径不同的第三流道,第二部分转动时,多个第三流道可依次与液体通道连通。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二部分选择不同直径的第三流道与液体通道连通,从而改变了油嘴流道的直径,以适应不同时期对产量的要求,且更换油嘴流道时无需拆卸油嘴,从而简化了更换过程,有利于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爆炸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二部分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二部分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二部分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0-第一部分;110-第一流道;120-第二流道;130-第一连接段;140-第二连接段;150-第三连接段;160-定位凸起;200-第二部分;210-第三流道;220-凸台;230-底座;240-卡槽;250-定位凹槽;300-连接件;310-阶梯孔小孔段;320-阶梯孔大孔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油嘴是采油树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是用于控制油井流量的部件,油嘴安装在油嘴套与出油管线之间,油液通过油嘴的流量调节后进入出油管线,以被收集存储。现有技术中,油嘴大体呈柱状结构,油嘴内部形成有轴向贯穿油嘴的液体通道,采出的油液经过油嘴后流入出油管线中,以便被收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油嘴中液体通道的直径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生产中根据油井状况和配产要求,常常需要调节油嘴中液体通道的大小,以满足不同时期对产量的要求。而采用现有技术,需要将先切断生产阀门,然后再将油嘴拆卸下,并更换上新的油嘴,整个过程十分繁琐,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效率。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树,本实施例的油嘴内设有多种不同直径的流道组合,使用时无需拆卸即可选择合适直径的流道,从而有利于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爆炸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的第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内设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轴线至少部分偏离所述油嘴的轴线,所述第二部分内设有多个直径不同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部分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三流道可依次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内设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轴线至少部分偏离所述油嘴的轴线,所述第二部分内设有多个直径不同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部分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三流道可依次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轴线倾斜于所述油嘴的轴线,所述第二流道的轴线与所述油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油嘴的轴线,且多个所述第三流道的轴线与所述油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底座和凸台,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台的直径;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轴向贯穿所述连接件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阶梯孔小孔段以及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阶梯孔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莹李思瑶纪杨曹文吕冬梅董文军赵兴华李世献杨卫东石鑫赵阳巴特李春龙刘源郭志强李皓程为红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