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08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砌块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该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包括设有中空通道的路沿石主体,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面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方;所述路沿石主体由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组成,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上部为第一结构件,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部为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所述中空通道;所述第一结构件为透水结构件,所述填土与路沿石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路面与所述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一结构件渗透到所述中空通道中从地下排出。该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具有重量轻、装饰效果好、排水效果好的特点。

Assembly type permeable curb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砌块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路沿石又称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边缘的条块状物体,作为道路的边界,将道路与隔离绿化带或人行道分开,既可以起到挡水、挡土等作用,也可以起到对道路的美观装饰作用。传统的路沿石多为实心天然石材或实心混凝土预制构,只具有单一的隔离功能,为排除路面积水,还需要另设置排水管、沟。为改善这一情况,也有设计出空心的路沿石或带疏水孔的路沿石,这些方案主要的优点在于将路边的排水管道与现有的路沿石的功能合并,具有收集路面积水和道路分隔的功能,但是以上设计也有接口施工不够方便,集水入口易于堵塞的不足之处。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路沿石接口施工不够方便,集水入口易于堵塞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用在路面的边缘与填土之间,所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包括设有中空通道的路沿石主体,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面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方;所述路沿石主体由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组成,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上部为第一结构件,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部为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所述中空通道;所述第一结构件为透水结构件,所述填土与路沿石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路面与所述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一结构件渗透到所述中空通道中从地下排出;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件由第一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料700-1100份、第一无机活性粉体400-600份、第一颜料10-30份、第一减水剂2-5份;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2-0.26;所述第二结构件由第二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细骨料550-800份、第二无机活性粉体650-950份、粗骨料600-900份、第二减水剂12-20份、第二颜料1-20份;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16-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是一种新型的路沿石,其中的路沿石主体由具有透水功能的第一结构件和具有抗压强度大、含粗骨料的超高性能第二结构件组成,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中空通道,这样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和装饰效果,而填土与路沿石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路面与所述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可以通过第一结构件渗透到中空通道中,排入地下。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具有重量轻、装饰效果好、排水效果好的特点,在路沿石制备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第二混凝土的原料与水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提供路沿石模具,根据设计的尺寸,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浇筑到所述路沿石模具内震动处理,然后继续将所述第二混合料浇筑到所述路沿石模具内,然后覆膜进行养护处理,使所述第一混合料形成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二混合料形成所述第二结构件;脱模后,在所述第二结构件表面喷涂二氧化钛层,然后进行第二养护处理,得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最终得到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具有重量轻、装饰效果好、排水效果好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的施工后的位置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路沿石主体;10:中空通道;11: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20:中空通道的底面;2;路面;3:填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用在路面2的边缘与填土3之间,所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包括设有中空通道10的路沿石主体1,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面120位于所述路面2所在的水平线的下方;所述路沿石主体1由第一结构件11和第二结构件12组成,所述路沿石主体1中位于所述路面2所在的水平线的上部为第一结构件11,所述路沿石主体1中位于所述路面2所在的水平线的下部为第二结构件12,所述第一结构件11和第二结构件12一体成型后形成所述中空通道10;所述第一结构件11为透水结构件,所述填土3与路沿石主体1之间以及所述路面2与所述路沿石主体1之间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一结构件11渗透到所述中空通道10中从地下排出;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件11由第一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料700-1100份、第一无机活性粉体400-600份、第一颜料10-30份、第一减水剂2-5份;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2-0.26;所述第二结构件12由第二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细骨料550-800份、第二无机活性粉体650-950份、粗骨料600-900份、第二减水剂12-20份、第二颜料1-20份;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16-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是一种新型的路沿石,其中的路沿石主体由具有透水功能的第一结构件和具有抗压强度大、含粗骨料的超高性能第二结构件组成,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中空通道,这样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和装饰效果,而填土以及路面与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可以通过第一结构件渗透到中空通道中,排入地下。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具有重量轻、装饰效果好、排水效果好的特点,在路沿石制备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路沿石为砌块制品,施工后位于路面的边缘和填土之间,该填土可以为隔离绿化带或人行道的填土,路面可以为车道路面,从而将绿化带或人行道与车道分开。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具有重量轻、装饰效果好、排水效果好等特点,能减少绿化带以及路面积水现象,提高绿化带和路面的排水性能,装配式施工,仅需少量砂浆,施工现场整洁文明,重量轻可以节约施工成本;而且颜色醒目,能明显警示驾驶人员,晚上更易区分车道和人行道,降低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用于制备组成第一结构件的第一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料700-1100份、第一无机活性粉体400-6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用在路面的边缘与填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包括设有中空通道的路沿石主体,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面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方;所述路沿石主体由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组成,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上部为第一结构件,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部为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所述中空通道;所述第一结构件为透水结构件,所述填土与路沿石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路面与所述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一结构件渗透到所述中空通道中从地下排出;其中,/n所述第一结构件由第一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料700-1100份、第一无机活性粉体400-600份、第一颜料10-30份、第一减水剂2-5份;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2-0.26;/n所述第二结构件由第二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细骨料550-800份、第二无机活性粉体650-950份、粗骨料600-900份、第二减水剂12-20份、第二颜料1-20份;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16-0.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透水路沿石,用在路面的边缘与填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包括设有中空通道的路沿石主体,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面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方;所述路沿石主体由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组成,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上部为第一结构件,所述路沿石主体中位于所述路面所在的水平线的下部为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后形成所述中空通道;所述第一结构件为透水结构件,所述填土与路沿石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路面与所述路沿石主体之间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一结构件渗透到所述中空通道中从地下排出;其中,
所述第一结构件由第一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料700-1100份、第一无机活性粉体400-600份、第一颜料10-30份、第一减水剂2-5份;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2-0.26;
所述第二结构件由第二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细骨料550-800份、第二无机活性粉体650-950份、粗骨料600-900份、第二减水剂12-20份、第二颜料1-20份;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的水胶比0.16-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中的第一无机活性粉体包括强度等级≥42.5的水泥及掺合活性粉体材料;其中,所述掺合活性粉体材料包括硅灰、矿粉、玻璃微珠和沸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中的第二无机活性粉体包括强度等级≥42.5的水泥及掺合活性粉体材料;其中,所述掺合活性粉体材料包括硅灰、矿粉、玻璃微珠和沸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的原料中的骨料包括粒径为2-5mm的陶粒和珊瑚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第二混凝土的原料中的细骨料包括粒径为0.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财肖敏郑增勇张信祯肖文韬陈钧杰黄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特耐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