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子成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08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所述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的顶端均设置有防磨护套,所述集装外袋的内部设置有集装内袋,且集装外袋与集装内袋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中腰箍,所述扎带的前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三层腰箍,通过腰箍对集装袋的支撑,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的装袋,同时通过腰箍上的加强部与定位孔,在对集装袋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集装袋进行保护,通过棉纱材质的集装外袋与PE材质的集装内袋,能够提高集装袋的老固定与密闭性,通过扎带上的魔术贴,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集装袋的扎口拆解,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double layer combined leakproof flexible containe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
本技术涉及集装袋
,具体是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
技术介绍
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带给各行各业极大的方便性与快捷性。但是目前市场上集装袋的结构一般较为单一,密合方便性不足,没有设置能够对集装袋起支撑作用的腰箍,在对集装袋装料时,往往由于集装袋的皱褶,导致装料时极易洒出,且容易导致装料不均,集装袋盛放效率低下的情况,没有在集装袋的内部设置一层PE材质的内袋,不能够通过PE良好的材质特性提高集装袋的密闭性,容易导致物料泄漏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包括集装外袋,所述集装外袋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集装外袋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集装外袋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吊带,且集装外袋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吊带,所述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的顶端均设置有防磨护套,所述集装外袋的内部设置有集装内袋,且集装外袋与集装内袋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中腰箍,所述集装外袋与集装内袋的内侧位于中腰箍的上方设置有上腰箍,且集装外袋与集装内袋的内侧位于中腰箍的下方设置有下腰箍,所述进料管的外侧连接有扎带,所述扎带的前表面设置有魔术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腰箍包括箍环壳体,所述箍环壳体的前表面贯穿设置有定位孔,且箍环壳体的外侧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固定黏接有加强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箍环壳体与加强部均为一种硫化橡胶材质构件,且箍环壳体的厚度不低于5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腰箍、上腰箍均与下腰箍的结构相同,且下腰箍、中腰箍、上腰箍均通过缝合与集装外袋和集装内袋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装外袋为一种棉纱材质构件,所述集装内袋为一种PE材质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魔术贴的长度为扎带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扎带总长度不低于4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三层腰箍,通过腰箍对集装袋的支撑,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的装袋,避免集装袋皱褶导致工作人员装料难度大、易洒落的情况,同时通过腰箍上的加强部与定位孔,在对集装袋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集装袋进行保护,提高集装袋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物料过重撑破集装袋的袋面,通过棉纱材质的集装外袋与PE材质的集装内袋,能够提高集装袋的老固定与密闭性,避免集装袋因摩擦出现破损、渗漏的情况,通过扎带上的魔术贴,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集装袋的扎口拆解,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扎带的循环使用能够降低装料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中下腰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装外袋;2、出料管;3、进料管;4、扎带;5、第一吊带;6、第二吊带;7、防磨护套;8、集装内袋;9、魔术贴;10、下腰箍;101、箍环壳体;102、定位孔;103、加强部;11、中腰箍;12、上腰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包括集装外袋1,集装外袋1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2,且集装外袋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进料管3,集装外袋1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吊带5,且集装外袋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吊带6,第一吊带5与第二吊带6的顶端均设置有防磨护套7,集装外袋1的内部设置有集装内袋8,集装外袋1为一种棉纱材质构件,集装内袋8为一种PE材质构件,通过棉纱材质的集装外袋1与PE材质的集装内袋8,能够提高集装袋的牢固定与密闭性,避免集装袋因摩擦出现破损、渗漏的情况,进而延长集装袋的使用寿命,提高集装袋的密闭性。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中腰箍11,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上方设置有上腰箍12,且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下方设置有下腰箍10,下腰箍10包括箍环壳体101,箍环壳体101的前表面贯穿设置有定位孔102,且箍环壳体101的外侧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固定黏接有加强部103,箍环壳体101能够对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起支撑作用,保证双层袋面的伸展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集装袋装料,通过定位孔102能够提箍环壳体101的伸拉性,进而提高腰箍对双层袋面的加固作用,箍环壳体101与加强部103均为一种硫化橡胶材质构件,且箍环壳体101的厚度不低于5mm,通过腰箍上的加强部103与箍环壳体101,在对集装袋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集装袋进行保护,提高集装袋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物料过重撑破集装袋的袋面的情况,中腰箍11、上腰箍12均与下腰箍10的结构相同,且下腰箍10、中腰箍11、上腰箍12均通过缝合与集装外袋1和集装内袋8固定连接,通过三层腰箍对集装袋的支撑,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的装袋,避免集装袋皱褶导致工作人员装料难度大、易洒落的情况。进料管3的外侧连接有扎带4,扎带4的前表面设置有魔术贴9,魔术贴9的长度为扎带4长度的三分之一,扎带4的总长度不低于40cm,通过扎带4上的魔术贴9,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集装袋的扎口拆解,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扎带4的循环使用能够降低装料的成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工作人员对集装袋进行装料时,通过进料管3将物料灌向集装袋内部,通过三层腰箍对集装袋的支撑,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的装袋,避免集装袋皱褶导致工作人员装料难度大、易洒落的情况,箍环壳体101能够对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起支撑作用,保证双层袋面的伸展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集装袋装料,通过定位孔102能够提箍环壳体101的伸拉性,进而提高腰箍对双层袋面的加固作用,通过腰箍上的加强部103与箍环壳体101,在对集装袋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集装袋进行保护,提高集装袋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物料过重撑破集装袋的袋面的情况,棉纱材质的集装外袋1与PE材质的集装内袋8,能够提高集装袋的牢固定与密闭性,避免集装袋因摩擦出现破损、渗漏的情况,进而延长集装袋的使用寿命,提高集装袋的密闭性,通过扎带4上的魔术贴9,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集装袋的扎口拆解,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扎带4的循环使用能够降低装料的成本。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包括集装外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外袋(1)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2),且集装外袋(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集装外袋(1)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吊带(5),且集装外袋(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吊带(6),所述第一吊带(5)与第二吊带(6)的顶端均设置有防磨护套(7),所述集装外袋(1)的内部设置有集装内袋(8),且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中腰箍(11),所述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上方设置有上腰箍(12),且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下方设置有下腰箍(10),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连接有扎带(4),所述扎带(4)的前表面设置有魔术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包括集装外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外袋(1)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2),且集装外袋(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集装外袋(1)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吊带(5),且集装外袋(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吊带(6),所述第一吊带(5)与第二吊带(6)的顶端均设置有防磨护套(7),所述集装外袋(1)的内部设置有集装内袋(8),且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中腰箍(11),所述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上方设置有上腰箍(12),且集装外袋(1)与集装内袋(8)的内侧位于中腰箍(11)的下方设置有下腰箍(10),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连接有扎带(4),所述扎带(4)的前表面设置有魔术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式防漏柔性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腰箍(10)包括箍环壳体(101),所述箍环壳体(101)的前表面贯穿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子成
申请(专利权)人:丁子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