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00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该纱线包括纱线主体、单线、棉纱和竹纤维纱,所述纱线主体包括若干组单线,所述单线包括棉纱和竹纤维纱;将棉纤维和竹纤维通过制得棉条和竹条,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得棉熟条和竹熟条,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纤维粗纱,得棉纱和竹纤维纱,将所得棉纱和竹纤维纱送入倍捻机,得单线,将若干个单线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纱线设置有竹纤维纱,而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功能,染料除了正常的染色外,将有机硅和二氧化硅与纱线进行结合,有机硅可以对纱线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二氧化硅大大提高了纱线的耐磨性能。

A fire-retardant and wear-resistant antibacterial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现有的纱线在使用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其外表面容易出现磨损,造成纱线的使用寿命短,同时纱线的原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易燃品,因此接触火就会瞬间燃烧;在纱线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对纱线进行染色操作,现有的纱线染色装置仅仅将纱线和染料共同放入浸泡后取出完成染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纱线在使用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其外表面容易出现磨损,造成纱线的使用寿命短,同时纱线的原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易燃品,因此接触火就会瞬间燃烧;在纱线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对纱线进行染色操作,现有的纱线染色装置仅仅将纱线和染料共同放入浸泡后取出完成染色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该纱线包括纱线主体、单线、棉纱和竹纤维纱,所述纱线主体包括若干组单线,所述单线包括棉纱和竹纤维纱;该纱线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棉纤维和竹纤维通过制得棉条和竹条,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得棉熟条和竹熟条,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纤维粗纱,经过细纱机将棉粗纱和竹粗纱制得棉纱和竹纤维纱,将所得棉纱和竹纤维纱送入倍捻机,得单线,将若干个单线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通过染色装置完成染料的配置和纱线主体的染色。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将棉纤维和竹纤维分解成棉纱和竹纤维纱,生条定量为4~4.5g/m,刺辊速度为700~750r/min,锡林速度为200~250r/min,得棉条和竹条,生条定量分别为18~22g/m,重量不均匀率分别为4~5%;S2: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出条速度分别为280~290mm/min,得棉熟条和竹熟条,重量不均匀率分别为0.5~1%,定量分别为2~3g/m;S3: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粗纱,定量分别为4~5g/10m,总牵伸分别为7~7.5倍,捻度分别为40~45捻/m,锭速分别为750~850r/min,细纱加大捻度至300~350捻/m,后区牵伸倍数为1.5~2倍,锭速15000~20000r/min,隔距块3~4mm,经过细纱机将棉粗纱和竹粗纱制得棉纱和竹纤维纱;S4:将所得棉纱和竹纤维纱送入倍捻机,得单线,将若干个单线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S5:通过染色装置完成染料的配置和纱线主体的染色,染料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色浆10-15份、有机硅2-3份、水性丙烯酸乳液10-15份、二氧化硅3-5份、分散剂1-2份和去离子水60-70份,将染料原材料依次放入壳体内,通过伺服电机工作顺时针旋转时,套筒带动移绕线座在螺纹丝杆上旋转的同时通过滑筒和滑杆导向下移,将抗菌纱线依次缠绕在移绕线座的支架外侧,同时旋转座顶侧安装的搅拌叶在旋转过程中将染料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充分混合,绕线座全部浸入壳体的染料中,浸泡10min后,通过伺服电机逆时针旋转将绕线座移动至螺纹丝杆顶端外侧,卷扬机带动套座下降至电磁铁与绕线座顶端接触,通电后吸附,卷扬机带动绕线座上升移动至烘干机内部烘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架、旋转座、螺纹丝杆、绕线座、环槽和传动箱,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底部外侧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底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底部安装有套座,所述支撑架下方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底部中心处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顶部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外侧螺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活动套装有绕线座;所述壳体内侧底部且位于轴承座外侧转动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部一侧对称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旋转座顶部另一侧对称安装有滑杆,所述套筒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安装有滑筒,且滑筒套装在滑杆外侧;所述壳体底部顶侧贯穿安装有圆形环槽,所述旋转座底侧通过轴承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壁设置有内齿,所述传动箱底侧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且位于传动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内齿之间啮合安装有两个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与转动齿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座底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套座和电磁铁底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径与套筒的外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座外侧四周安装有若干个支架,所述绕线座顶部设置为铁座,且铁座和电磁铁配合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外侧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条,且套筒底部设置有挡座,所述绕线座内侧和套筒外侧滑动安装,所述滑杆外侧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条,所述滑筒内侧和滑杆外侧滑动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座外侧通过密封轴承与壳体内侧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转轴和环槽滑动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内部底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转轴底端穿过转动齿轮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高度高于绕线座高度,所述螺纹丝杆的长度大于壳体和绕线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染料原材料依次放入壳体内,然后将绕线座安装在套筒外侧,且抗菌纱线一端固定在一个支架底部,此时通过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转轴以及传动箱内的主动齿轮顺时针旋转,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两个转动齿轮在主动齿轮和内齿旋转的同时绕第二转轴转动;步骤二:通过穿过环槽的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旋转座在壳体内转动,滑杆转动的同时通过滑筒和连接架在固定的螺纹丝杆上转动,此时通过套筒带动移绕线座在螺纹丝杆上旋转的同时通过滑筒和滑杆导向下移,而将抗菌纱线依次缠绕在移绕线座的支架外侧,且在旋转座转动时,旋转座顶侧安装的搅拌叶在旋转过程中将染料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充分混合;步骤三:当绕线座的支架上缠满抗菌纱线时,绕线座和支架全部浸入壳体的染料中,浸泡10min后,通过伺服电机逆时针旋转将绕线座移动至螺纹丝杆顶端外侧,且在移动的过程中旋转将粘附的染料利用离心力甩下,此时支撑架上的电动滑轨带动滑座移动至壳体上方,卷扬机带动套座下降至电磁铁与绕线座顶端接触,通电后吸附,卷扬机带动绕线座上升后重新在套筒上安装绕线座继续进行染色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纱线设置有竹纤维纱,而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功能,同时通过色浆、有机硅、水性丙烯酸乳液、二氧化硅、分散剂和去离子水配置的染料,除了正常的染色外,将有机硅和二氧化硅与纱线进行结合,有机硅可以对纱线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二氧化硅大大提高了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该纱线包括纱线主体(1)、单线(2)、棉纱(3)和竹纤维纱(4),所述纱线主体(1)包括若干组单线(2),所述单线(2)包括棉纱(3)和竹纤维纱(4);/n该纱线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n将棉纤维和竹纤维通过制得棉条和竹条,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得棉熟条和竹熟条,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粗纱,经过细纱机将棉粗纱和竹粗纱制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将所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送入倍捻机,得单线(2),将若干个单线(2)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1),通过染色装置完成染料的配置和纱线主体(1)的染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该纱线包括纱线主体(1)、单线(2)、棉纱(3)和竹纤维纱(4),所述纱线主体(1)包括若干组单线(2),所述单线(2)包括棉纱(3)和竹纤维纱(4);
该纱线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将棉纤维和竹纤维通过制得棉条和竹条,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得棉熟条和竹熟条,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粗纱,经过细纱机将棉粗纱和竹粗纱制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将所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送入倍捻机,得单线(2),将若干个单线(2)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1),通过染色装置完成染料的配置和纱线主体(1)的染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将棉纤维和竹纤维分解成棉纱和竹纤维纱,生条定量为4~4.5g/m,刺辊速度为700~750r/min,锡林速度为200~250r/min,得棉条和竹条,生条定量分别为18~22g/m,重量不均匀率分别为4~5%;
S2:分别将6~8根棉条和竹条分别送入并条机,出条速度分别为280~290mm/min,得棉熟条和竹熟条,重量不均匀率分别为0.5~1%,定量分别为2~3g/m;
S3:棉熟条和竹熟条进行牵伸、加捻、卷绕成棉粗纱和竹粗纱,定量分别为4~5g/10m,总牵伸分别为7~7.5倍,捻度分别为40~45捻/m,锭速分别为750~850r/min,细纱加大捻度至300~350捻/m,后区牵伸倍数为1.5~2倍,锭速15000~20000r/min,隔距块3~4mm,经过细纱机将棉粗纱和竹粗纱制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
S4:将所得棉纱(3)和竹纤维纱(4)送入倍捻机,得单线(2),将若干个单线(2)送入倍捻机获得纱线主体(1);
S5:通过染色装置完成染料的配置和纱线主体(1)的染色,染料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色浆10-15份、有机硅2-3份、水性丙烯酸乳液10-15份、二氧化硅3-5份、分散剂1-2份和去离子水60-70份,将染料原材料依次放入壳体(10)内,通过伺服电机(24)工作顺时针旋转时,套筒(16)带动移绕线座(17)在螺纹丝杆(13)上旋转的同时通过滑筒(19)和滑杆(20)导向下移,将抗菌纱线依次缠绕在移绕线座(17)的支架(11)外侧,同时旋转座(12)顶侧安装的搅拌叶(15)在旋转过程中将染料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充分混合,绕线座(17)全部浸入壳体(10)的染料中,浸泡10min后,通过伺服电机(24)逆时针旋转将绕线座(17)移动至螺纹丝杆(13)顶端外侧,卷扬机(7)带动套座(8)下降至电磁铁(9)与绕线座(17)顶端接触,通电后吸附,卷扬机(7)带动绕线座(17)上升移动至烘干机内部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装置包括支撑架(5)、支架(11)、旋转座(12)、螺纹丝杆(13)、绕线座(17)、环槽(22)和传动箱(23),所述支撑架(5)顶部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底部外侧安装有滑座(6),所述滑座(6)底部安装有卷扬机(7),所述卷扬机(7)底部安装有套座(8),所述支撑架(5)下方安装有壳体(10);
所述壳体(10)内侧底部中心处安装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顶部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13),所述螺纹丝杆(13)外侧螺纹安装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外侧活动套装有绕线座(17);
所述壳体(10)内侧底部且位于轴承座(14)外侧转动安装有旋转座(12),所述旋转座(12)顶部一侧对称安装有搅拌叶(15),所述旋转座(12)顶部另一侧对称安装有滑杆(20),所述套筒(16)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架(18),所述连接架(18)一端安装有滑筒(19),且滑筒(19)套装在滑杆(20)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胡杰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华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