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57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该珍珠抗菌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90‑95份、珍珠粉2‑7份、构树汁0.05‑0.1份、花类中药材除臭剂3‑10份、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2‑3份、分散剂余量;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第二磨盘对初步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研磨,将碾磨后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控制在50‑70纳米,通过双重研磨,提高研磨效果,做到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均在50‑70纳米之间,避免传统研磨机只能进行单次研磨,使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差别较大,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影响抗菌纱的抗菌效果。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earl antibacterial yarn with antibacterial and deodorant proper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纱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珍珠纤维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将纳米级珍珠粉在粘胶纤维纺丝时加入纤维内,使纤维体内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珍珠微粒。具体为珍珠蛋白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片构成,使纤维体内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珍珠微粒,一根根纤维犹如一串串珍珠项链,异常光亮滑爽。现有的珍珠抗菌纱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进行碾磨粉碎处理,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仅仅将物料直接导入碾磨盒中,通过磨盘进行碾磨,由于物料倒入碾磨盒中时,物料会产生堆积,不能够使磨盘平整的接触物料,导致碾磨不均匀的现象;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直接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碾磨,无法控制碾磨后物料的颗粒直径,导致颗粒直径差别较大,影响到珍珠抗菌纱的抗菌效果;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只能进行单次研磨,使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差别较大,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影响抗菌纱的质量,影响使用。公开号为CN1058215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珍珠抗菌纱及其制备方法,将改性珍珠纤维与改性苎麻纤维进行混纺,得到吸湿排汗功能佳、抗菌效果好的混合纱线。本专利技术的珍珠抗菌纱在传统的珍珠纤维中加入了蜂巢粉和构树汁,从而使制成的面料具备更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并发出淡淡的香味;本专利技术中对蜂巢粉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低温+甘油双重保护,保证蜂巢中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不流失;对苎麻纤维进行超声处理,将苎麻纤维表面的尖锐状磨圆、磨平,消除皮肤刺痒感,同时还保留了其原有的抑菌、吸湿排汗的特性。该专利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存在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仅仅将物料直接导入碾磨盒中,通过磨盘进行碾磨,由于物料倒入碾磨盒中时,物料会产生堆积,不能够使磨盘平整的接触物料,导致碾磨不均匀的现象和只能进行单次研磨,使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差别较大,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影响抗菌纱的质量,影响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珍珠抗菌纱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进行碾磨粉碎处理,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仅仅将物料直接导入碾磨盒中,通过磨盘进行碾磨,由于物料倒入碾磨盒中时,物料会产生堆积,不能够使磨盘平整的接触物料,导致碾磨不均匀的现象;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直接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碾磨,无法控制碾磨后物料的颗粒直径,导致颗粒直径差别较大,影响到珍珠抗菌纱的抗菌效果;现有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碾磨装置只能进行单次研磨,使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差别较大,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影响抗菌纱的质量,影响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该珍珠抗菌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90-95份、珍珠粉2-7份、构树汁0.05-0.1份、花类中药材除臭剂3-10份、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2-3份、分散剂余量;该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与去离子水倒入研磨装置中的研磨盒内部,将研磨盒放置到移动板的顶面上,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同时控制两个第一活塞杆向移动板的中部移动,将移动板上的研磨盒夹紧固定到移动板的中部位置,再通过第二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二活塞杆向下移动,第二活塞杆推动压板向下移动,将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压平,通过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传送轴转动,使得传送带进行转动,推动移动板向第一磨盘的方向移动,当研磨盒运动到第一磨盘的正下方时,通过第三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三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三活塞杆推动底板向上移动,使通过四个升降轴推动升降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一磨盘伸入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使得第一磨盘发生转动,实现对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进行初步研磨处理,初步研磨完成后,控制升降板向下移动,再通过传送带将移动板移动到第二磨盘的正下方,控制升降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磨盘伸入到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第二磨盘对初步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研磨,将碾磨后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控制在50-70纳米,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再次向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加入分散剂,边搅拌边加入珍珠粉和构树汁,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再次加入碾磨装置中进行湿法碾磨,得到混合浆料;向混合浆料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混合浆料的浓度在20-25%,对混合浆料溶液中加入花类中药材除臭剂,将浆料加热到50℃,对混合浆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对混合胶料进行过滤;向过滤后的混合浆料加入粘胶纤维,经过合、过滤、喷丝、牵伸、定型成珍珠纤维,完成珍珠抗菌纱的制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花类中药材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花类中药材除尘去杂后,进行风干处理,将干燥后的中药材用粉碎机制成130-150μm的中药材粉末,再将制得的中药材粉末通过萃取装置进行萃取,萃取后通入分离容器中,得到药渣和提取物;b.向药渣中加入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液,浸泡45分钟,而后经过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纯净水,浸泡2小时,放入萃取仪中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c.将步骤a中得到的提取物与步骤b中得到的滤液和提取液混合,将混合液充分搅拌后通过浓缩得到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通过纳米对撞机对干燥粉进行粉碎,得到纳米级中药免煎颗粒,完成花类中药材除臭剂的制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碾磨装置包括底箱和工作箱,所述底箱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工作箱,工作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穿过顶板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磨盘,第一电机一侧的顶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端穿过顶板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磨盘,工作箱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的工作箱的侧壁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设置有压板,工作箱下方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处于工作箱同一侧的两个夹块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夹紧板,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板,升降板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带的一端传送轴传动连接,研磨盒安装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底箱的内部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珍珠抗菌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90-95份、珍珠粉2-7份、构树汁0.05-0.1份、花类中药材除臭剂3-10份、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2-3份、分散剂余量;/n该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与去离子水倒入研磨装置中的研磨盒内部,将研磨盒放置到移动板(11)的顶面上,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3)同时控制两个第一活塞杆向移动板(11)的中部移动,将移动板(11)上的研磨盒夹紧固定到移动板(11)的中部位置,再通过第二液压缸(8)控制其内部的第二活塞杆(9)向下移动,第二活塞杆(9)推动压板(5)向下移动,将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压平,通过第三电机(12)的输出端驱动传送轴转动,使得传送带(21)进行转动,推动移动板(11)向第一磨盘(14)的方向移动,当研磨盒运动到第一磨盘(14)的正下方时,通过第三液压缸(25)控制其内部的第三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三活塞杆推动底板(27)向上移动,使通过四个升降轴(13)推动升降板(2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磨盘(14)伸入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转轴(19)转动,继而使得第一磨盘(14)发生转动,实现对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进行初步研磨处理,初步研磨完成后,控制升降板(23)向下移动,再通过传送带(21)将移动板(11)移动到第二磨盘(15)的正下方,控制升降板(23)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磨盘(15)伸入到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转轴(16)转动,使得第二磨盘(15)对初步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研磨,将碾磨后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控制在50-70纳米,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n再次向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加入分散剂,边搅拌边加入珍珠粉和构树汁,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再次加入碾磨装置中进行湿法碾磨,得到混合浆料;/n向混合浆料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混合浆料的浓度在20-25%,对混合浆料溶液中加入花类中药材除臭剂,将浆料加热到50℃,对混合浆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对混合胶料进行过滤;/n向过滤后的混合浆料加入粘胶纤维,经过合、过滤、喷丝、牵伸、定型成珍珠纤维,完成珍珠抗菌纱的制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珍珠抗菌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90-95份、珍珠粉2-7份、构树汁0.05-0.1份、花类中药材除臭剂3-10份、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2-3份、分散剂余量;
该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将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与去离子水倒入研磨装置中的研磨盒内部,将研磨盒放置到移动板(11)的顶面上,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3)同时控制两个第一活塞杆向移动板(11)的中部移动,将移动板(11)上的研磨盒夹紧固定到移动板(11)的中部位置,再通过第二液压缸(8)控制其内部的第二活塞杆(9)向下移动,第二活塞杆(9)推动压板(5)向下移动,将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压平,通过第三电机(12)的输出端驱动传送轴转动,使得传送带(21)进行转动,推动移动板(11)向第一磨盘(14)的方向移动,当研磨盒运动到第一磨盘(14)的正下方时,通过第三液压缸(25)控制其内部的第三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三活塞杆推动底板(27)向上移动,使通过四个升降轴(13)推动升降板(2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磨盘(14)伸入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转轴(19)转动,继而使得第一磨盘(14)发生转动,实现对研磨盒内盛料槽中的物料进行初步研磨处理,初步研磨完成后,控制升降板(23)向下移动,再通过传送带(21)将移动板(11)移动到第二磨盘(15)的正下方,控制升降板(23)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磨盘(15)伸入到盛料槽的内部,通过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转轴(16)转动,使得第二磨盘(15)对初步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研磨,将碾磨后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控制在50-70纳米,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
再次向制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混合悬浊液中加入去离子水,使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加入分散剂,边搅拌边加入珍珠粉和构树汁,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再次加入碾磨装置中进行湿法碾磨,得到混合浆料;
向混合浆料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混合浆料的浓度在20-25%,对混合浆料溶液中加入花类中药材除臭剂,将浆料加热到50℃,对混合浆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对混合胶料进行过滤;
向过滤后的混合浆料加入粘胶纤维,经过合、过滤、喷丝、牵伸、定型成珍珠纤维,完成珍珠抗菌纱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类中药材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花类中药材除尘去杂后,进行风干处理,将干燥后的中药材用粉碎机制成130-150μm的中药材粉末,再将制得的中药材粉末通过萃取装置进行萃取,萃取后通入分离容器中,得到药渣和提取物;
b.向药渣中加入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液,浸泡45分钟,而后经过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纯净水,浸泡2小时,放入萃取仪中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c.将步骤a中得到的提取物与步骤b中得到的滤液和提取液混合,将混合液充分搅拌后通过浓缩得到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通过纳米对撞机对干燥粉进行粉碎,得到纳米级中药免煎颗粒,完成花类中药材除臭剂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胡杰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华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