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84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纱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一侧内壁中心靠近上下端处均设置有放线辊,且操作箱另一侧内壁中心靠近上下端处均设置有收线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轴电机、挤水筒及卡扣结构,实现纱线先拧转再热烘效果,不仅方便加快纱线表面消毒水的排出,减少纱线内部积水霉变,并且防止多股纱线烘干时的缠绕,提高烘干效率;再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减少多组纱线在卷收拧转及输送时出现缠绕或偏移的情况,进一步辅助挤水筒的运行;再通过设置挤压组件,其与双轴电机及蜗轮配合,实现对纱线进行再次挤压,辅助纱线抵压伸直及二次排水,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烘干效率。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烘干效率。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抗菌纱线是新一代集抗菌和吸湿快干两种实用功能于一身的功能性健康舒适的纺织品,它综合了棉的吸湿性和涤纶的快干性,使皮肤时刻保持干爽,同时有效除去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汗味。通过抗菌纱线制作后需要进行洗涤消毒,洗涤消毒后的纱线需要人工进行捞取烘干晾晒,再进行卷绕。
[0003]在对抗菌纱线烘干作业时,常规的抗菌纱线较细,仅需通过烘干箱加热一段时间即可;然而对于部分较粗的抗菌纱线或多固纱线同时烘干的情况,仅利用烘干箱烘干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将纱线内吸附的消毒液体烘干透彻,易造成部分卷绕纱线出现发霉以及质量受损的情况;并且该种烘干方式不仅极易延长操作时间,且难以适用多组纱线同时烘干,易出现多股纱线传动卷收时的缠绕、偏移,同样降低抗菌纱线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设置双轴电机、挤水筒及卡扣结构,实现纱线先拧转再热烘效果,不仅方便加快纱线表面消毒水的排出,减少纱线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箱(1),所述操作箱(1)一侧内壁中心靠近上下端处均设置有放线辊(2),且操作箱(1)另一侧内壁中心靠近上下端处均设置有收线辊(3),所述操作箱(1)中心处设置有阻板(4),且阻板(4)中心处设置有双轴电机(5),所述双轴电机(5)两端轴承分别贯穿至阻板(4)两侧处,所述双轴电机(5)一端轴承固定连接有挤水筒(6),且其另一端轴承固定连接有蜗轮(7),所述阻板(4)一侧外壁位于挤水筒(6)上端处设置有烘干箱(8),且烘干箱(8)外部远离挤水筒(6)的一端面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上端处设置有开关(10),所述阻板(4)内部位于双轴电机(5)上下端处均开设有矩形状的限位槽(11),两组所述限位槽(11)内部分别设置有限位组件(12),所述操作箱(1)内部位于蜗轮(7)上下端处均设置有挤压组件(13);其中,所述挤水筒(6)前后端面远离双轴电机(5)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扣(601),两组所述卡扣(601)呈对角线分布,所述卡扣(601)内部开设有C形槽(602),且C形槽(602)上下内壁处均开设有滑槽(603),上下两组所述滑槽(603)内部靠近C形槽(602)开口处均滑动连接有滚球(604),上下两组所述滚球(604)之间共同连接有弹力带(6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筒(6)外表面位于卡扣(601)一侧处均呈网孔状,且挤水筒(6)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挤水筒(6)远离双轴电机(5)的一端处贯穿设置有推杆(606),且推杆(606)一端延伸至操作箱(1)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挤水筒(6)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06)贯穿在挤水筒(6)内部并靠近挤水筒(6)两端处的杆体外部均贯穿连接有倾斜状的夹片(607),所述推杆(606)外表面位于两组夹片(607)之间等距离贯穿设置有若干组倾斜状的海绵片(608),相邻两组所述海绵片(608)之间连接有折叠状的弹片(60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抗菌纱线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组所述限位组件(12)以双轴电机(5)为中心呈上下对称,所述限位组件(1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王立彭丽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华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