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及包括其的贯通道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87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及包括其的贯通道和车辆。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的顶板(3)安装到车体上并包括两个安装座(1)以及横梁(2),其中每个所述安装座(1)均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固定到所述车体上;所述横梁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并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顶板(3)相连接,并且所述横梁在其每个端部处分别通过第二紧固装置(10)与一个所述安装座(1)连接。采用该安装装置在横梁的端部与安装座进行连接,能够在顶板侧进行横梁和安装座的连接,不需要在车体侧操作从而避免了顶板和车体间空间不够可能导致的顶板无法安装或安装困难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地调节顶板在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Installation device of gangway roof and its gangwa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及包括其的贯通道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用于连接车辆的相邻车厢的贯通道,尤其涉及用于贯通道的顶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有轨客车等的车辆通常具有两节或更多节车厢。相邻两节车厢的车体之间通常设置有贯通道以便人员在两个车厢之间安全通行。贯通道中的顶板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的顶板连接到车体。顶板安装装置一方面连接到车体(如其端墙)上,另一方面连接到顶板。通常通过铰接装置连接顶板,以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吸收振动,避免固定连接导致的裂纹和断裂失效等危险。同时,为了对顶板进行均匀的支撑,常采用多个铰接装置并且铰接装置的位置不宜太靠近顶板在车体横向方向上的端部。由于顶板重量较大,为了防止抬着顶板进行顶板安装位置的找正调整,通常需要先完成顶板安装装置的找正调整并将其安装固定在车体上,之后再将顶板安装到顶板安装装置上。而在将与顶板相连的铰接装置与顶板安装装置连接的过程中,由于铰接装置离顶板的横向端部较远,在顶板的遮挡下操作者难以接触到铰接装置而无法在顶板侧进行该连接,因此将铰接装置和顶板安装装置相连的紧固件例如螺栓必须从车体侧进行安装,但由于车体和顶板之间的间隙很小,导致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而且,对于常规的顶板安装装置,一旦在车体端墙上完成安装后,顶板的位置不能再通过微调的方式进行调整,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位置误差,只能拆卸重装。此外,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是板片式的顶板安装装置。这种板片式的顶板安装装置的强度较低,承载能力较差。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以及其它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顶板安装到车体上,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和横梁,每个所述安装座均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固定到所述车体上;横梁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并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顶板相连接,并且所述横梁在其每个端部分别通过第二紧固装置固定在一个所述安装座上。在上述安装装置中,通过使用横梁与顶板连接、并在横梁的端部与安装座连接,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先调整安装座的位置并将其安装到车体上,以及先将横梁与顶板连接,之后再一起移动顶板和横梁、进行横梁的端部与安装座的连接即可,由于横梁和安装座的连接在横梁的端部进行,不受顶板的遮挡,由此可以从顶板侧进行操作,而不必从车体侧进行安装,因此安装操作不受车体和顶板之间的空间的限制且操作方便。有利地,所述安装座被构造成中空的型材,所述型材包括与车体靠接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孔。有利地,所述横梁在其每个端部处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适于将所述安装座部分地嵌入到其中并允许所述安装座在其中相对于其沿车体的横向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二侧壁抵靠所述凹槽的底面。有利地,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螺栓;所述横梁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长圆形孔,其中所述螺栓穿过相应的所述长圆形孔并与所述安装座相紧固,其中所述螺栓适于在所述长圆形孔中相对地滑动,以允许调节所述横梁相对于所述安装座的横向位置。有利地,所述第二紧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螺套,相应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孔中;其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横梁的所述长圆形孔并与所述螺套相紧固。有利地,所述第二紧固装置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布置在所述横梁的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其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垫板上的孔、所述横梁的长圆形孔并与所述螺套相紧固。有利地,在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设置为允许从所述第二侧壁侧操作第一紧固装置以将所述安装座安装到所述车体上。有利地,所述第一孔形成为沿着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形孔,以允许调节所述安装座相对于车体的高度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贯通道,所述贯通道设置在车辆的相邻两个车厢之间并包括顶板以及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个车厢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车厢之间的根据上文所描述的贯通道。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各种构型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以及包括该安装装置的贯通道和车辆中,通过设置横梁与顶板连接,并且在横梁的端部与安装座连接,在安装顶板时不需要在车体侧操作,从而避免了因顶板和车体间空间不够可能导致的顶板无法安装或安装困难的问题。通过在横梁上设置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形孔和在安装座上设置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形孔,使得在顶板安装的过程中以及之后均可以方便地调节顶板在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中空的型材结构的安装座的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并且重量小,且以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了与车体和横梁的可靠连接。本技术还通过采用螺套以及垫板的结构保证了可靠连接。附图说明参考下列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特点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以及贯通道顶板的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图1所示的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图1所示的组件中的安装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示出图3所示的安装装置中的安装座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图4所示的安装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图3所示的安装装置中的横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图7示出图6所示的横梁的局部放大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未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表示特征或要素可以出现N次(N为自然数)或多于N次的术语“至少N个”或类似表述通常仅在首次引入相应特征或要素时使用一次。在此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提及相应的特征或要素时,将不再重复表述“至少N个”,尽管相应的特征或要素可以出现N次或多于N次。图1示出一种示例性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以及顶板3的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并且图2示出图1所示的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顶板安装到车体(未示出)上,该安装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1和横梁2;其中每个所述安装座1均通过第一紧固装置(未示出)固定到所述车体(如其端墙)上;横梁2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并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顶板3相连接,并且所述横梁2在其每个端部分别通过第二紧固装置10与一个所述安装座1连接。其中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即车辆/车体的宽度方向。在上述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的顶板(3)安装到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n两个安装座(1),每个所述安装座(1)均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固定到所述车体上;以及/n横梁(2),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并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顶板(3)相连接,并且所述横梁(2)在其每个端部处分别通过第二紧固装置(10)固定在一个所述安装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贯通道的顶板(3)安装到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
两个安装座(1),每个所述安装座(1)均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固定到所述车体上;以及
横梁(2),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并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顶板(3)相连接,并且所述横梁(2)在其每个端部处分别通过第二紧固装置(10)固定在一个所述安装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1)被构造成中空的型材,所述型材包括:
与车体靠接的第一侧壁(11),所述第一侧壁(11)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孔(111);以及
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的第二侧壁(12),所述第二侧壁(12)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10)的至少一个第二孔(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2)在其每个端部处形成有凹槽(4),所述凹槽(4)适于将所述安装座(1)部分地嵌入到其中并允许所述安装座(1)在其中相对于其沿车体的横向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二侧壁(12)抵靠所述凹槽(4)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紧固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螺栓(101);
所述横梁(2)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长圆形孔(21),其中所述螺栓穿过相应的所述长圆形孔(21)与所述安装座(1)相紧固,其中所述螺栓(101)适于在所述长圆形孔(21)中相对地滑动,以允许调节所述横梁(2)相对于所述安装座(1)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虎伯拉铰接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