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8277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通过一步液相还原‑氧化法制得的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不仅结构和形成机理新颖,还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时间、搅拌速度、气流量大小、反应物浓度来调控Cu和Ni的含量及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其中微纳米管的直径为0.1~2μm,长度2~12μm,壁厚为10~140nm;微纳米球直径为0.2~5μm,壁厚为10~180nm。又因该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分散性和均一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微波吸收与屏蔽、电催化、锂离子电池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领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潜力,适于市面推广与应用。

A magnetic hollow micro nano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涉及一种制备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磁性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电、磁、催化等性能,而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催化、巨磁阻抗、磁光材料、微波吸收材料、铁磁流体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由于形貌是决定性能的重要因素,中空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内外双层活性表面、高的表面能、大的表面体积比、低的密度及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纳米器件、传感器、能量储备及能量转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磁性金属纳米管的主要技术有电沉积、化学沉积、湿模板及原子沉积等,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8277462A)公开了一种脉冲电沉积制备磁性金属纳米管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9778250A)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电沉积条件制备磁性金属纳米管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5139961B)公开了一种磁性金属,而有关一步液相还原-氧化法尚未见报道。虽然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主要采用模板辅助方法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采用一步液相还原-氧化法制备;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组成为Ni与Cu,Ni与Cu原子比为0.00685~2.946,且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结构为中空的微纳米管和中空的微纳米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采用一步液相还原-氧化法制备;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组成为Ni与Cu,Ni与Cu原子比为0.00685~2.946,且所述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结构为中空的微纳米管和中空的微纳米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步液相还原-氧化法制备即为:以还原得到的Cu微纳米棒或Cu微纳米球为模板,并在所述模板表面原位生长Ni壳,随后通过空气氧化将Cu核溶解,得到中空的Cu/Ni微纳米管或Cu/Ni微纳米球。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铜盐、镍盐和乙二胺溶于碱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20~40min,得到混合物1;
(2)在混合物1中加入水合肼,同时通入氧化性气体,加热搅拌,待反应完毕,降至室温,得到混合物2;
(3)将混合物2离心过滤、洗涤三次后,烘干,最终得到本发明公开的磁性中空微纳米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国秀刘敏敏陈悦刘妤吴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