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22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包括有彼此扣合的母扣和公扣;母扣包括有母件和第一面盖;该母件包括有一筒体,该筒体内形成有扣孔,该筒体的上端向外折弯形成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上形成第一安装槽,筒体的下端向内反向折弯形成有紧固倒扣,该紧固倒扣和筒体上均开设有开瓣缝隙;该第一面盖包住母件,第一面盖的底面为平面,第一面盖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扣孔正对连通;公扣包括有公件和第二面盖。通过设置各面盖,并配合设置紧固倒扣和开设开瓣缝隙,使得中空主体与紧固倒扣配合卡扣,无需使用S型弹簧,母扣和公扣的对接面部无凹下结构,产品整体更加的美观和高端,并且母扣和公扣结合更加的稳定可靠,为使用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
本技术涉及钮扣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
技术介绍
四合扣是钮扣的一种,俗称按扣、弹簧扣、车缝钮。目前的四合扣普遍依靠S型弹簧结合,从上到下分为ABCD四个部件:AB件称为母扣,宽边上可刻花纹,中间有个孔,边上有两根平行的弹簧;CD件称为公扣,中间突出一个圆点,圆点按入母扣的孔中后被弹簧夹紧,产生开合力,固定衣物。由于目前的四合扣依靠S型弹簧结合,其面部均为凹下结构,使得产品不美观,并且结合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四合扣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四合扣不美观并且结合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包括有彼此扣合的母扣和公扣;母扣包括有母件和第一面盖;该母件包括有一筒体,该筒体内形成有扣孔,该筒体的上端向外折弯形成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上形成第一安装槽,筒体的下端向内反向折弯形成有紧固倒扣,该紧固倒扣和筒体上均开设有开瓣缝隙;该第一面盖包住母件,第一面盖的底面为平面,第一面盖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扣孔正对连通;公扣包括有公件和第二面盖;该公件包括有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顶面为封闭平面,中空柱体的上端与扣孔配合卡扣,中空柱体的下端向外形成有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上形成第二安装槽;该第二面盖包住第二环体,第二面盖的顶面为平面,第二面盖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孔,该中空柱体穿过第二通孔向外伸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盖的顶部周缘形成有一收口结构,该收口结构压抵住第一环体的顶部周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面盖的底部周缘形成有一收口结构,该收口结构压抵住第二环体的底部周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柱体上外凹内凸而在外周侧面上形成有与紧固倒扣配合卡扣的卡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各面盖,并配合设置紧固倒扣和开设开瓣缝隙,使得中空主体与紧固倒扣配合卡扣,无需使用S型弹簧,母扣和公扣的对接面部无凹下结构,产品整体更加的美观和高端,并且母扣和公扣结合更加的稳定可靠,为使用带来便利。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母扣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母扣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母扣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公扣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公扣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公扣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母扣11、母件111、筒体112、第一环体113、紧固倒扣12、第一面盖101、扣孔102、第一安装槽103、开瓣缝隙104、第一通孔105、收口结构20、公扣21、公件211、中空柱体212、第二环体22、第二面盖201、第二安装槽202、第二通孔203、收口结构204、卡槽30、第一面件40、第二面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彼此扣合的母扣10和公扣20。该母扣10包括有母件11和第一面盖12;该母件11包括有一筒体111,该筒体111内形成有扣孔101,该筒体111的上端向外折弯形成有第一环体112,第一环体112上形成第一安装槽102,筒体111的下端向内反向折弯形成有紧固倒扣113,该紧固倒扣113和筒体111上均开设有开瓣缝隙103;该第一面盖12包住母件11,第一面盖12的底面为平面,第一面盖1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4,该第一通孔104与扣孔101正对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盖12的顶部周缘形成有一收口结构105,该收口结构105压抵住第一环体112的顶部周缘。该公扣20包括有公件21和第二面盖22;该公件21包括有中空柱体211,该中空柱体211的顶面为封闭平面,中空柱体211的上端与扣孔101配合卡扣,中空柱体211的下端向外形成有第二环体212,第二环体212上形成第二安装槽201;该第二面盖22包住第二环体212,第二面盖22的顶面为平面,第二面盖2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02,该中空柱体211穿过第二通孔202向外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盖22的底部周缘形成有一收口结构203,该收口结构203压抵住第二环体212的底部周缘,并且,所述中空柱体211上外凹内凸而在外周侧面上形成有与紧固倒扣113配合卡扣的卡槽204。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取第一面件30和第二面件40,该第一面件30和第二面件40均为多爪结构,将第一面件30和第二面件40的卡爪分别压入第一安装槽102和第二安装槽201,以使得第一面件30和母扣10抱紧一布料,第二面件40和公扣20抱紧另一布料,从而完成安装。使用时,公扣20的中空柱体211压入扣孔101中,使得紧固倒扣113与卡槽204配合卡扣固定;如果再打开,则用力拉公扣20,使得公扣20的中空柱体211从扣孔101拔出即可。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置各面盖,并配合设置紧固倒扣和开设开瓣缝隙,使得中空主体与紧固倒扣配合卡扣,无需使用S型弹簧,母扣和公扣的对接面部无凹下结构,产品整体更加的美观和高端,并且母扣和公扣结合更加的稳定可靠,为使用带来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包括有彼此扣合的母扣和公扣;其特征在于:母扣包括有母件和第一面盖;该母件包括有一筒体,该筒体内形成有扣孔,该筒体的上端向外折弯形成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上形成第一安装槽,筒体的下端向内反向折弯形成有紧固倒扣,该紧固倒扣和筒体上均开设有开瓣缝隙;该第一面盖包住母件,第一面盖的底面为平面,第一面盖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扣孔正对连通;公扣包括有公件和第二面盖;该公件包括有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顶面为封闭平面,中空柱体的上端与扣孔配合卡扣,中空柱体的下端向外形成有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上形成第二安装槽;该第二面盖包住第二环体,第二面盖的顶面为平面,第二面盖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孔,该中空柱体穿过第二通孔向外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开瓣爪钮扣结构,包括有彼此扣合的母扣和公扣;其特征在于:母扣包括有母件和第一面盖;该母件包括有一筒体,该筒体内形成有扣孔,该筒体的上端向外折弯形成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上形成第一安装槽,筒体的下端向内反向折弯形成有紧固倒扣,该紧固倒扣和筒体上均开设有开瓣缝隙;该第一面盖包住母件,第一面盖的底面为平面,第一面盖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扣孔正对连通;公扣包括有公件和第二面盖;该公件包括有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的顶面为封闭平面,中空柱体的上端与扣孔配合卡扣,中空柱体的下端向外形成有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上形成第二安装槽;该第二面盖包住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镇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颖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