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71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母扣组件、公扣组件,所述母扣组件包括钮面扣板、底无孔弹弓介子;所述钮面扣板的一面设有尖爪;所述底无孔弹弓介子包括弹弓杯、弹弓圈、弹弓介子面盖,所述弹弓杯具有爪结合位、弹弓圈托位、底无孔遮盖位,所述尖爪插入爪结合位,顺着爪结合位的壁面外翻卷边结合在该爪结合位上,所述弹弓介子面盖包在弹弓杯的外部,该弹弓圈夹设于弹弓圈托位与弹弓介子面盖之间。本产品将四合扣的配合位置放置在弹弓杯中心位置,将安装结合功能位置分布在弹弓杯周边,使配合位置与安装位置合理错开,不造成叠加,以降低弹弓杯厚度,外形更美观,使用更安全。

Four joint button of claw button without hole at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ttom non hole claw button four joint buckle, which comprises a female buckle component and a male buckle component which can be clasped mutually, the female buckle component comprises a button face buckle plate and a bottom non hole slingshot meson, one side of the button face buck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arp claw, the bottom non hole slingshot meson comprises a slingshot cup, a slingshot circle and a slingshot meson surface cover, the slingshot cup has a claw combining position, a slingshot circle supporting position and a bottom The pointed claw is inserted into the claw joint position without hole covering position, and is combined with the claw joint position by turning the edge outward along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claw joint position. The slingshot interface cover is wrapp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lingshot cup, and the slingshot ring is clamped between the slingshot bracket position and the slingshot interface cover. This product places the fitting position of the four clasps in the center of the slingshot cup, and distributes the fitting function position around the slingshot cup, so that the fitting position and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can be reasonably staggered without overlapping, so as to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slingshot cup, make the shape more beautiful and use more saf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无孔爪钮四合扣
本技术涉及钮扣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
技术介绍
四合扣是钮扣的一种,用途相当广泛,各类服装、箱包、手袋、鞋帽、雨具等均可使用,具有固定、装饰作用。具有装订简单明了、扣合使用方便、牢固不易脱落、外形美观大方的优点,且耐腐蚀性良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专利号为CN2059231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圆形纯平四合扣啪钮,该扣啪钮包括上扣组件、下扣组件,所述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通过扣接连接在一起。此专利产品通过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连接,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的基面板相同,且通过S型的连接件进一步紧固,这种扣啪钮改变了传统的合金件翻边方向,使合金件向外翻边,面件做到最细。然而,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相似的底无孔四合扣,其配合部位在中心位置,同时安装结合功能位置也在中心位置,这样导致其底无孔弹弓杯的边部需要做得很厚,打钮后高出布面太多,影响使用美观。同时使用时容易顶住人的皮肤。2.现有相似的爪钮四合扣,其中心呈穿孔状,使用时布料外露,影使用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将四合扣的配合位置放置在弹弓杯中心位置,将安装结合功能位置分布在弹弓杯周边,使配合位置与安装位置合理错开,不造成叠加,以降低弹弓杯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母扣组件、公扣组件,所述母扣组件包括钮面扣板、底无孔弹弓介子;所述钮面扣板的一面设有尖爪;所述底无孔弹弓介子包括弹弓杯、弹弓圈、弹弓介子面盖,所述弹弓杯具有爪结合位、弹弓圈托位、底无孔遮盖位,所述尖爪插入爪结合位,顺着爪结合位的壁面外翻卷边结合在该爪结合位上,所述弹弓介子面盖包在弹弓杯的外部,该弹弓圈夹设于弹弓圈托位与弹弓介子面盖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弓杯中,底无孔遮盖位的底面低于爪结合位的下端缘,该爪结合位的开口是设在弹弓杯底部、底无孔遮盖位的外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无孔遮盖位是圆形凹槽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弓圈托位是水平圆圈,是由底无孔遮盖位的上端沿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爪结合位是由弹弓圈托位的外周向上延伸,再向下、向内翻折卷覆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弓介子面盖有上开口和下开口,该上开口对应于弹弓圈,由上开口、弹弓圈和底无孔遮盖位包围形成用于扣紧公扣组件的钮扣槽,该下开口对应爪结合位的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钮面扣板包括钮面和扣板,该扣板有平板部和多个尖爪,该平板部与钮面相结合,该尖爪与底无孔弹弓介子相结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扣组件包括相互组配在一起的插针和钮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针的上方盖罩有插针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钮珠内置插针套,该插针套中心凹设有一插针结合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产品的母扣组件中,其弹弓杯作为产品的关键部件,承载了弹弓圈托位、爪结合位,底无孔遮盖位,配合弹弓圈、弹弓介子面盖铆合组装成底无孔弹弓介子。钮面扣板用五爪结构使结合功能分布在产品周边。公扣组件与弹弓圈配合产生配合力,实现四合扣的扣合功能。本方案的底无孔弹弓介子将与公扣组件配合的配合位放置在中心区,将与钮面扣板相结合的结合位置放置在周边圆环区,这样错开放置,使得弹弓介子厚度可以做薄。又,本方案的底无孔弹弓介子中心区不穿孔,以达到目前市面流行的美观要求。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产品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产品分解状态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母扣组件11、钮面扣板111、钮面112、扣板1121、尖爪12、底无孔弹弓介子121、弹弓杯1211、爪结合位1212、弹弓圈托位1213、底无孔遮盖位122、弹弓圈123、弹弓介子面盖1231、上开口1232、下开口124、钮扣槽20、公扣组件21、插针22、钮珠23、插针盖24、插针套241、插针结合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母扣组件10、公扣组件20。其中,所述母扣组件10包括钮面扣板11和底无孔弹弓介子12。所述钮面扣板11包括钮面111和扣板112,该扣板112有平板部和多个尖爪1121,该平板部与钮面111相结合,该尖爪1121与底无孔弹弓介子12相结合。所述底无孔弹弓介子12包括弹弓杯121、弹弓圈122、弹弓介子面盖123。所述弹弓杯121具有爪结合位1211、弹弓圈托位1212、底无孔遮盖位1213。所述尖爪1121插入爪结合位1211,顺着爪结合位1211的壁面外翻卷边结合在该爪结合位1211上,所述弹弓介子面盖123包在弹弓杯121的外部,该弹弓圈122夹设于弹弓圈托位1212与弹弓介子面盖123之间。本实施例的弹弓杯121中,其底无孔遮盖位1213的底面低于爪结合位1211的下端缘,该爪结合位1211的开口是设在弹弓杯121底部、底无孔遮盖位1213的外周。所述底无孔遮盖位1213是圆形凹槽形状。所述弹弓圈托位1212是水平圆圈,是由底无孔遮盖位1213的上端沿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所述爪结合位1211是由弹弓圈托位1212的外周向上延伸,再向下、向内翻折卷覆形成。所述弹弓介子面盖123有上开口1231和下开口1232,该上开口1231对应于弹弓圈122,由上开口1231、弹弓圈122和底无孔遮盖位1213包围形成用于扣紧公扣组件20的钮扣槽124,该下开口1232对应爪结合位1211的开口。所述公扣组件20包括相互组配在一起的插针21和钮珠22。所述插针21的上方盖罩有插针盖23。所述钮珠22内置插针套24,该插针套24中心凹设有一插针结合位241,所述插针21铆压于该插针结合位241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弹弓杯121作为产品的关键部件,承载了弹弓圈托位1212、爪结合位1211,底无孔遮盖位1213,配合弹弓圈122、弹弓介子面盖123铆合组装成底无孔弹弓介子12。钮面扣板11用五爪结构使结合功能分布在产品周边。公扣组件20与弹弓圈122配合产生配合力,实现四合扣的扣合功能。本方案的底无孔弹弓介子12将与公扣组件20配合的配合位放置在中心区,将与钮面扣板11相结合的结合位置放置在周边圆环区,这样错开放置,使得弹弓介子厚度可以做薄。又,本方案的底无孔弹弓介子12中心区不穿孔,以达到目前市面流行的美观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母扣组件、公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组件包括钮面扣板、底无孔弹弓介子;所述钮面扣板的一面设有尖爪;所述底无孔弹弓介子包括弹弓杯、弹弓圈、弹弓介子面盖,所述弹弓杯具有爪结合位、弹弓圈托位、底无孔遮盖位,所述尖爪插入爪结合位,顺着爪结合位的壁面外翻卷边结合在该爪结合位上,所述弹弓介子面盖包在弹弓杯的外部,该弹弓圈夹设于弹弓圈托位与弹弓介子面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母扣组件、公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组件包括钮面扣板、底无孔弹弓介子;所述钮面扣板的一面设有尖爪;所述底无孔弹弓介子包括弹弓杯、弹弓圈、弹弓介子面盖,所述弹弓杯具有爪结合位、弹弓圈托位、底无孔遮盖位,所述尖爪插入爪结合位,顺着爪结合位的壁面外翻卷边结合在该爪结合位上,所述弹弓介子面盖包在弹弓杯的外部,该弹弓圈夹设于弹弓圈托位与弹弓介子面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弓杯中,底无孔遮盖位的底面低于爪结合位的下端缘,该爪结合位的开口是设在弹弓杯底部、底无孔遮盖位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无孔遮盖位是圆形凹槽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无孔爪钮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弓圈托位是水平圆圈,是由底无孔遮盖位的上端沿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无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颖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