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思谦专利>正文

陶瓷汽化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1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陶瓷汽化油炉采用耐热陶瓷将炉壳与汽化室制成一体,同时将汽化油炉中的预热管与汽化管分离为二个独立件,这样既保证了汽化室内表面平整光滑,易加工成符合燃料汽化后充分燃烧的形状,使炉子汽化室内不存油、不冒烟、汽化管内不积灰、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汽化油炉降低成本1/3以上。它适用于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既可以使用气体燃料又可以使用液体燃料的陶瓷汽化油炉。目前,社会上使用的汽化油炉,炉壳均采用钢板、铝板冲压制造,炉子的汽化室是由铸钢、铸铁、钢板制造或冲压成型。这种汽化油炉一是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二是汽化室内部比较粗糙,不利于燃料汽化流动。汽化室内常常存有余油,熄火后油烟不止;三是汽化室、炉壳由金属材料制成,传热快,炉子的热效率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将汽化油炉的炉壳和汽化室采用耐热陶瓷制造成为一体结构。本技术采用耐热陶瓷将炉壳和汽化室做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使汽化室内部更加平整光滑,造型更有利于燃料汽化后流动燃烧,汽化室内不再存油,燃烧更加充分完全,并且可以燃烧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炉壳与汽化室用耐热陶瓷做成一体,易加工成型,成本降低。炉壳与汽化室的材料是耐热陶瓷材料,导热系数小,炉子热效率大大提高。本技术另一改进是将炉子内的汽化管与电预热管分离为两个独立件,汽化管位于汽化室的上部中间位置,电预热管位于汽化室外部的一侧,汽化管与电预热管由一个U型管联接。这样可使汽化管内减少积炭与积灰,有利于燃料在汽化管中流动及汽化,燃烧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图2,本技术由炉壳(1),预热管(2),汽化管(3),电热器(4),红外线炉盘(5),打火开关(6),电热定时器(7),汽化室(8)组成。本技术将炉壳(1)与汽化室(8)用耐热陶瓷材料整体加工而成,预热管(2)与汽化管(3)分离为二个独立件由U型管联接。燃料通过位于汽化室(8)外部侧面的预热管(2)加热后通过位于汽化室(8)上部中间位置的汽化管(3)汽化后喷入汽化室(8)内燃烧,燃烧的热量由红外线炉盘(5)转化为红外线,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权利要求1.陶瓷汽化油炉由炉壳(1)、预热管(2)、汽化管(3)、电热器(4)、红外线炉盘(5)、点火开关(6)、电热定时器(7),汽化室(8)组成,其特征在于汽化室(8)与炉壳(1)为一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汽化油炉,其特征在于预热管(2)与汽化管(3)为单独分离结构,预热管(2)位于汽化室(8)的外部,汽化管(3)则位于汽化室(8)的上部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陶瓷汽化油炉,其特征在于汽化室(8)与炉壳(1)是由耐热陶瓷材料制造。专利摘要陶瓷汽化油炉采用耐热陶瓷将炉壳与汽化室制成一体,同时将汽化油炉中的预热管与汽化管分离为二个独立件,这样既保证了汽化室内表面平整光滑,易加工成符合燃料汽化后充分燃烧的形状,使炉子汽化室内不存油、不冒烟、汽化管内不积灰、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汽化油炉降低成本1/3以上。它适用于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场合使用。文档编号F24B1/04GK2163314SQ9321060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思谦, 王瑞荣 申请人:朱思谦, 王瑞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陶瓷汽化油炉由炉壳(1)、预热管(2)、汽化管(3)、电热器(4)、红外线炉盘(5)、点火开关(6)、电热定时器(7),汽化室(8)组成,其特征在于:汽化室(8)与炉壳(1)为一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谦王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朱思谦王瑞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