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87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3个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供水流过的流体管,所述流体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流体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流体管相连通;所述流体管的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至少2个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位置,所述散热翅为波浪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片为波浪形结构,在长、宽相同的前提下,波浪形结构可增加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所述流体管内设置了所述挡块,增加了热水在所述流体管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散热,增强了散热效果。

A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暖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也是未来家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暖落实到个户的供暖终端往往是地板采暖或者室内采暖,其中地板采暖的暖通空调的散热管道往往被布置在房屋底板的下侧,散热管道较长,便于供暖,且散热管位于地面下方,使房屋内部较为美观,然而地板采暖因为其散热管道大多布置在房屋底板之下,一旦发生故障,维修较为麻烦。室内采暖往往将散热装置设置在室内,出现故障时维修较为方便,但是因体积较小,散热面积小,供暖较慢,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室内温度才会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较慢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3个并排设置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供水流过的流体管,所述流体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流体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流体管相连通;所述流体管的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至少2个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位置,所述散热翅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进水管所在的一端为所述散热件的上端。所述散热装置由至少3个散热件,散热件上所设置的进水管和与相邻的散热件上所设置的进水管相连接,散热件上所设置的排水管和与之相邻的散热件上所设置的排水管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用于供水流入,排水管用于供水流出。所述流体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轴线和所述排水管的轴线均与所述流体管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流体管的内部与所述进水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流体管的内部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相连通,水自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散热件中,流经所述流体管,然后自所述排水管排出。所述散热翅设置在所述流体管的两侧,所述散热翅沿所述流体管的轴线设置,所述散热翅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散热翅与所述进水管垂直。所述散热片用于将所述流体管内流体所散发的热量向外扩散。所述散热片为波浪形结构,在长、宽相同的前提下,波浪形结构可增加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流体管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流体停留时间的挡块,所述挡块交错设置在所述流体管内。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流体管内,用于增加流体在所述流体管内的停留时间,所述挡块交错设置,使得流体可以通过。所述挡块的长度为所述流体管内直径的0.5-0.7倍,在增加流体在所述流体管内停留时间的同时,流体也能流过所述流体管,自所述排水管流出。现有的散热设备,流体管内部大多没有设置任何装置,在散热时,热水会快速流过流体管,在流体管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散热效果不佳。本技术的所述流体管内设置了所述挡块,增加了热水在所述流体管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散热,增强了散热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流体管上设置有方形的前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前挡片,所述前挡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进水管所在的一端为所述散热件的上端。所述前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流体管上,所述前支撑板的一条长边与所述流体管相连接,所述前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散热翅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前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前挡片的一端向下延伸,将所述排水管遮挡。所述前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之间形成通风口,所述前挡片和与之相邻的散热翅之间形成了气体通道,相邻的散热翅之间也形成了气体通道,所述通风口便于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通道内,便于空气在所述通道内和室内之间流通。所述前挡片与所述前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时可将所述前挡片拆卸下来,便于对所述前档板和所述散热翅进行清洁和维修。更进一步的,所述前挡片靠近所述散热翅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前支撑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前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前挡片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前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支撑板的末端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前挡片的末端卡接,使得所述前挡片与所述前支撑板连接更加的紧密,防止所述前挡片掉落。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为弧形结构,用于将气体通道内的气体引导到散热件外。更进一步的,所述流体管远离所述前支撑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方形的后挡片,所述后挡片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后档片为方形结构,所述后挡片与所述前挡片对称设置,所述后挡片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后挡片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排水管上方,与所述排水管道形成进入口,便于空气进入。更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倾斜设置在所述流体管内,所述挡块向所述排水管所在的一端倾斜。便于液体的流通,防止所述挡块上积水,导致所述挡块损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散热片为波浪形结构,在长、宽相同的前提下,波浪形结构可增加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所述流体管内设置了所述挡块,增加了热水在所述流体管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散热,增强了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散热件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利于加快供暖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前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流体管的剖面图。图中:1-前挡片;11-连接块;2-后挡片;3-散热翅;31-导流片;4-前支撑板;41-卡块;5-入水管;6-流体管;61-挡块;7-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3个并排设置的散热件,散热件包括供水流过的流体管6,流体管6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流体管6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7,进水管和排水管7均与流体管6相连通;流体管6的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至少2个散热翅3,散热翅3位于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的位置,散热翅3为波浪形结构。进水管所在的一端为散热件的上端。散热装置由至少3个散热件,散热件上所设置的进水管和与相邻的散热件上所设置的进水管相连接,散热件上所设置的排水管和与之相邻的散热件上所设置的排水管相连接。进水管用于供水流入,排水管用于供水流出。流体管6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相连接,进水管的轴线和排水管的轴线均与流体管6的轴线相垂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3个并排设置的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供水流过的流体管,所述流体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流体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流体管相连通;所述流体管的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至少2个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位置,所述散热翅为波浪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3个并排设置的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供水流过的流体管,所述流体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流体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流体管相连通;所述流体管的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至少2个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位置,所述散热翅为波浪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流体停留时间的挡块,所述挡块交错设置在所述流体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上设置有方形的前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前挡片,所述前挡片为波浪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晟达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