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含春专利>正文

一种带状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28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16
一种带状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由换热主板、水槽和导流罩组成,换热主板的管道部分凸出在散热翅外表面,换热主板离墙壁悬空安装,换热主板与墙壁之间通过绝热柱隔离,导流罩安装在换热主板上方,水槽安装在换热主板下方,墙壁安装有反射板,反射板遮盖的墙壁部分开凿有管线槽,换热主板各段之间通过简单的波纹管直接连通。带状换热器在空调系统中,可与任何能产生冷,热水的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状换热器组成踢脚冷暖带、腰线冷暖带、挂画冷暖带和阴角冷暖带,可获得居室内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没有风吹和噪声、使用方便、安装灵活、美观、安全、节能、环保、寿命长、维护简单、不另外占用空间。

A strip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状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室内末端换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状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以水为冷热能源载体的空调末端换热装置,有风机盘管、散热片组、毛细管网换热器、地埋管和近年出现的踢脚线散热片。风机盘管通过高速空气流,在小体积换热器上实现强迫热交换;散热片、毛细管网换热器、地埋管和踢脚线则通过与空气自然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强迫换热过程不仅吹出冷热风,产生噪声,让人体感觉不舒服,还占据空间;地埋管不仅占据室内层高,维护困难,还只能制热;散热片组占据较大空间,发热分布不均匀,不能制冷。新开发的踢脚暖,虽然克服了前述换热末端的部分缺点,但是,热交换效率需要提高,还必须克服不能制冷的问题,表面形态也太单调。毛细管网空调系统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它必须与新风系统联合运行,通过温湿度独立控制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已有技术室内强迫换热末端噪声,吹风的缺点;散热片组体积大,温度场不均匀;踢脚暖热交换效率较低,不能制冷,且面形单调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状换热器,或者称谓冷暖带,能够由热水炉,热泵系统提供冷热水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冷暖湿度调节,实现真正的“无风无声空调”。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状换热器,包括换热主板,换热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散热翅和挂钩构成。换热主板分为三种形状,其中:Ⅰ型换热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散热翅和两个挂钩构成,上部散热翅呈直立状。Ⅱ型换热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散热翅和两个挂钩构成,上部散热翅呈曲面状。Ⅲ型换热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一个挂钩和曲面散热翅构成。换热主板通过连接器和管件与冷源或热源发生装置连通。换热主板安装在墙壁上的结构为:墙体开凿管线槽,膨胀螺钉在墙壁上固定主板挂件,膨胀螺钉与主板挂件之间设有绝热柱,反射板遮盖管线槽,换热主板的挂钩挂在主板挂件上。换热主板与墙壁之间保持5-15mm间距。Ⅰ型换热主板的上面安装有导流罩。换热主板的下面安装有水槽。本技术的带状换热器,主要由不同构型换热主板、水槽和导流罩三部分构成,分别安装在房间墙壁的下部、中部和上部。换热主板独立使用,或者与导流罩合用,用于供热;换热主板与水槽组合形成冷暖带,既可供热,也可制冷。本技术的带状换热器,其特点是,由波纹管连接套件和板式固定件将换热主板连接后,卡接在墙壁的挂件上。在主板的下方,将水槽用水槽挂件固定在墙壁上,也可用专用弹簧扣将水槽挂接到主板的下部,在Ⅰ型主板上方的墙面固定导流罩。主板遮盖的墙面部分,安装反射板,挂件与墙面之间用绝热柱隔离,使固定在挂件上的主板与墙面分离5—15mm。这就组成了带状换热器。所述的带状换热器,其特点是,这个带状换热器用不同构型的挂件,根据房间装修的要求,可以安装在房间踢脚线位置、腰线位置、挂画线位置和阴角线位置,以及门套位置和家具外面底部。本技术中的换热主板与挂件之间的连接为卡扣式连接,将主板上部挂钩向上插入挂件的上部凹槽,主板下部挂钩落入挂件的下部凹槽,实现主板与挂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的换热主板包含Ⅰ型主板、Ⅱ型主板和Ⅲ型主板。所述的Ⅰ型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散热翅和两个挂钩构成,上部呈直立状。Ⅱ型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散热翅和两个挂钩构成,上部散热翅呈曲面状。Ⅲ型主板由两个工质通道、一个挂钩和曲面散热翅构成。换热主板的构型由管道、散热翅和挂钩三部分组成,管道的部分凸出在散热翅的两侧,这样,就将作为冷热源的管道很大一部分表面,直接浸没在室内空气中。同时,管道内表面和散热翅的外表面形成条纹,增加表面积。安装有导流罩的带状换热器,在引导空气对流时,避免空气直接流经墙面。换热主板遮盖的墙面均安装反射板,减少经由墙壁散失的热量,主板挂件与墙壁用绝热柱隔离,使换热主板悬空,避免冷凝水浸湿墙壁形成湿接触。换热主板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具有高导热性能,管道内表面经处理,具有抗腐蚀能力和免附着物沉积特性,外表面可以具有多种颜色和图案,与房屋装修整体协调。今后,用导热塑料成型的换热主板将具有更灵活的应用。水槽一般用铝合金或者塑料材质,固定到主板下方的墙壁上,或者用专用弹簧扣挂接到主板下部,与主板分离,避免外表面出现结露冷凝水,导流罩由工程塑料或者铝合金挤压成型。换热主板表面涂层均满足水与光滑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和疏水设计,将冷凝水收集到水槽,由水槽导至下水位置,水槽中的水再次蒸发时,进一步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调节空气湿度。本技术在踢脚线位置运行于供暖状态,冷空气被传导加热,由地面墙角上升,形成上下回流,同时,向室内中心辐射热量,温暖辐射受体。在踢脚线位置运行于制冷状态的带状换热器,由于冷空气下沉,会导致空气循环不畅,可辅以吊扇,助力空气循环。在阴角线位置制冷时,室内热空气在最高处的阴角线位置被冷却干燥而下沉,形成循环对流,有利热交换。在阴角线位置运行于供暖状态,则因为热空气分布在房间的上部,不利于高效换热,这时,辅以吊扇加强空气对流。在腰线和挂画线位置设置的带状换热器,以同样的原理实现室内制冷和取暖。但是,由于带状换热器安装位置在室内墙壁的中下和中上部位,制热效果不如踢脚线位置,制冷效果不如阴角线位置。但是,在满足制冷制热要求的情况下,在同一个位置实现冷暖运行的带状换热器具有管路简单,对家具布置影响小,费用低廉的优点,在许多条件下是可以采用的。安装位置的选取,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满足灵活多样的爱好。由于带状换热器的构型特征,可以容易增加换热器的长度,获得更强的供热制冷能力。这是一个概念全新的,无风无声空调系统的室内末端热交换技术。本技术,与能同机提供冷、热水源的热泵系统组合,也可与分别提供冷、热水源的系统组合。利用本技术实现室内空气温度调节,并辅以加湿机和风扇,获得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为居室提供“健康小气候”。由于本技术的换热主板换热面积大于散热片组,允许通入较低温度的热水,实现较低温度供热。本技术从物理学角度充分考虑了热交换的全部要素,将辐射、传导和对流进行了最优化设计,在满足使用和美学要求的前提下,获得了高的热交换效率。在传统踢脚线散热片表面形成了有力感的凸出装饰线条,改变了传统踢脚线散热片单调的平整表面。这种换热主板的采用,不仅美化了传统踢脚线散热片单调的面孔,也避免了一些产品为提高传热效率,在主板背部附加散热翅,或者在主板热交换面开孔带来的弊端。由于本技术中的换热主板采用双管路循环,比单管系统具有更高的供热能力和灵活的组合选择。本技术带状换热器安装时,与墙壁分离,两面都有利于空气对流,比目前市售踢脚暖产品紧贴墙壁安装,提高了换热效率。本技术中的换热主板高度为135mm时,比市售150mm高的踢脚暖主板外表面积还多近5%,传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获得居室内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没有风吹和噪声、使用方便、安装灵活、美观、安全、节能、寿命长、易维护、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状换热器,其特征是由换热主板,导流罩和水槽构成;/n换热主板通过专用管道连接器套件和固定件实现互联,用专用管道连接器与冷源或热源发生装置连通;/n换热主板安装在墙壁上的结构为:墙体开凿管线槽,膨胀螺钉在墙壁上固定主板挂件,膨胀螺钉与主板挂件之间设有绝热柱,反射板遮盖管线槽,换热主板的挂钩挂在主板挂件上;/nⅠ型换热主板的上面安装有导流罩;/n换热主板的下面安装有水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状换热器,其特征是由换热主板,导流罩和水槽构成;
换热主板通过专用管道连接器套件和固定件实现互联,用专用管道连接器与冷源或热源发生装置连通;
换热主板安装在墙壁上的结构为:墙体开凿管线槽,膨胀螺钉在墙壁上固定主板挂件,膨胀螺钉与主板挂件之间设有绝热柱,反射板遮盖管线槽,换热主板的挂钩挂在主板挂件上;
Ⅰ型换热主板的上面安装有导流罩;
换热主板的下面安装有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换热器,其特征是换热主板由两个工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含春
申请(专利权)人:刘含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