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18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民用暖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该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双刀双掷开关与电源接线盒电连接,电源接线盒与半导体制冷板电连接;半导体制冷板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串联方式连结组成,从而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供半导体制冷板工作,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实现半导体制冷板的电流极性改变,从而实现同一半导体制冷板上制冷或制热,从而解决岗亭等建筑物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问题。

Solar solar complementary semiconductor energy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民用暖通
,尤其涉及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市电较远的建筑物岗亭、移动式值班室等建筑物,在进行夏季制冷或冬季取暖时,大部分采用市电或煤炭等传统能源制冷或者采暖,这样一方面导致供电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市电或煤炭等传统能源制冷或者采暖,这样一方面导致供电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双刀双掷开关、电源接线盒和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电源接线盒电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盒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串联方式连结组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包括一盒体;所述控制器、所述双刀双掷开关、所述电源接线盒、所述半导体制冷板和所述蓄电池设置于盒体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所述盒体外;所述半导体制冷板与所述盒体的对应位置两侧均设有出风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蛇形散热器;所述至少两个蛇形散热器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电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所述半导体制冷板两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包括:连接导体;所述至少两个蛇形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之间分别采用所述连接导体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体为铜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风扇;所述至少两个风扇分别与所述电源接线盒电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出风口外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风扇为至少两个轴流风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风光互补控制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至少一个。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供半导体制冷板工作,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实现半导体制冷板的电流极性改变,从而实现同一半导体制冷板上制冷或制热,从而解决岗亭等建筑物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是本技术施例提供的连接导体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可以设置在墙体1上,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风力发电机3、控制器4、双刀双掷开关5、电源接线盒6和半导体制冷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和所述风力发电机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4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电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与所述电源接线盒6电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盒6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7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板7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串联方式连结组成。可选的,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中各个设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和所述风力发电机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4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与所述电源接线盒6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盒6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7通过导线连接。可选的,在阳光照射和风力驱动下,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光能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风能可以转化为直流电,通过控制器4,将直流电供给半导体制冷板7,驱动半导体制冷板7工作。可选的,控制器4可以为风光互补控制器,风光互补控制器是集风能控制和太阳能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型控制器,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电,可以减少采用单一能源可能造成的电力供应不足或者不平衡的情况。当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时候,由风力发电机3产生的电能来供给半导体制冷板7;当风力发电机3产生的电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时候,由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来供给半导体制冷板7,风光互补控制器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2和风力发电机3的功率输出达到最佳状态并且使整个系统的能量达到最佳匹配。所述半导体制冷板7由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在电路上用串联形式连结组成,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接通直流电流后,可以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半导体元件流向P型半导体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半导体元件流向N型半导体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即半导体制冷板的工作电流为直流电,可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决定在同一半导体制冷板上实现制冷或制热。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通过控制两个开关可以实现电压的极性反转,实现半导体制冷板7的冷热端切换。上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供半导体制冷板工作,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实现半导体制冷板的电流极性改变,从而实现同一半导体制冷板上制冷或制热,从而解决岗亭等建筑物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问题。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还可以包括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和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电连接。可选的,所述蓄电池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和所述双刀双掷开关5通过导线连接。可选的,蓄电池8用于储存电能以及为所述半导体制冷板7供电。在阳光照射和风力驱动下,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光能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风能可以转化为直流电,通过控制器4,将直流电一部分供给半导体制冷板7,驱动半导体制冷板7工作,另一部分则由控制器4向蓄电池8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双刀双掷开关、电源接线盒和半导体制冷板;/n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电源接线盒电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盒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电连接;/n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串联方式连结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双刀双掷开关、电源接线盒和半导体制冷板;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电源接线盒电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盒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电连接;
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串联方式连结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盒体;
所述控制器、所述双刀双掷开关、所述电源接线盒、所述半导体制冷板和所述蓄电池设置于盒体内;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所述盒体外;
所述半导体制冷板与所述盒体的对应位置两侧均设有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光互补型半导体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蛇形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贵陈亚超刘凯龙王晔矫东柯吴考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