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9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壳体和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套设于输出轴上,且超越离合器位于输出轴的齿轮副的齿轮与输出轴之间,变速器通过切换式的双离合器控制挡位的变换,使得动力可以经由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输出,或者通过输入轴和输出轴直接输出,继而达到变速驱动汽车的目的。而当变速器为空挡状态或发动机怠速时,因为超越离合器内外圈转速差的变化,通过超越离合器使得汽车车轮只可以带动输出轴转动,避免变速器内部齿轮的转动磨损和减少负载损耗,以及车辆滑行的动力浪费。

A transmission to avoid power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速器通过改变传动比,进而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动,进而维持汽车电动机或发动机的高速转动。然而汽车在空挡运行时,汽车的车轮会带动变速器进行反向转动,进而造成变速器内部动力的浪费,而且还会变速器的使用寿命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变速器动力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壳体和超越离合器;所述输入轴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设置,且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输出端分别贯穿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与中间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中心线平行于输入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位于输入轴或输出轴上相邻两个的齿轮副之间,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控制切换式双离合器两侧的齿轮副进行互斥离合操作;所述超越离合器套设于输出轴上,且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输出轴的齿轮副的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之间,所述超越离合器用于使输出轴和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于一个方向可同时转动,以及于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有一定转速差时只有输出轴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切换式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或输出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所述超越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之间,所述轴承设置在超越离合器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块、第二离合块和活塞单元;所述活塞单元包括双头活塞体、第一导油道、第二导油道和腔体,所述双头活塞体的一端设置在腔体内,双头活塞体的另一端位于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导油道的出油口设置在腔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油道的出油口设置在腔体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离合块和第二离合块用于与齿轮连接进行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块包括第一摩擦片组,所述第二离合块包括第二摩擦片组,所述第一摩擦片组位于双头活塞体的另一端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摩擦片组位于双头活塞体的另一端的另一侧上,所述双头活塞体用于驱动第一摩擦片组或第二摩擦片组中的一组结合、另一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中间轴于输入轴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在壳体内。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变速器通过切换式的双离合器控制挡位的变换,使得动力可以经由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输出,或者通过输入轴和输出轴直接输出,继而达到变速驱动汽车的目的。而当变速器为空挡状态或发动机怠速时,因为超越离合器内外圈转速差的变化,通过超越离合器使得汽车车轮只可以带动输出轴转动,避免变速器内部齿轮的转动造成负载损耗,以及变速器的动力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的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的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的局部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的超越离合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输入轴;11、第一输入齿轮;20、输出轴;21、第一输出齿轮;30、中间轴;31、第二输入齿轮;32、第二输出齿轮;40、切换式双离合器;41、第一离合块;411、第一摩擦片组;42、第二离合块;412、第二摩擦片组;43、活塞单元;431、双头活塞体;432、腔体;50、壳体;60、超越离合器;70、轴承;61、楔块;62、内滚道;63、外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0、输出轴20、中间轴30、切换式双离合器40、壳体50和超越离合器60。超越离合器可以为楔块式超越离合器、滚珠式超越离合器和棘轮式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套设于输出轴上,且超越离合器位于输出轴的齿轮副的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超越离合器是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或机器内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功能的重要部件。超越离合器是利用主、从动部分的速度差变化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装置。例如楔块超越离合器用异形楔块代替滚柱作为楔紧件,楔块超越离合器是用楔块61、内滚道62和外滚道63组成摩擦副的一种离合器。当内滚道、外滚道与楔块间无相对运动,转向相同,转速相等,才能传递转矩,否则均为相对滑动,这种不传递转矩的滑动状态称为超越。楔块超越离合器主要有基本型、无内滚道型和带轴承型。其连接形式分为键连接、齿轮连接、带轮连接、链轮连接、螺栓连接等。在工作时,汽车的发动机或电动机带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动,输入轴通过齿轮副将动力输入中间轴上,再由中间轴与输出轴上的齿轮副,将动力经由输出轴输出至汽车的车轮上,达到驱动汽车移动的效果。或者通过切换式双离合器的控制,可以将输入轴上的动力直接传送至输出轴上,具体的传动路径在下文中进行说明。此时,输出轴与超越离合器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即超越离合器与输出轴一起转动。而当变速器为空挡的状态时,变速器的输出轴会被汽车车轮继续带动旋转,而第二离合块在没有动力的时候转速下降,输出轴的转速大于第一输出齿轮,当超越离合器的内外圈存在一定转速差的时候此时的离合器超越不结合了,此时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通过超越离合器则不会跟随输出轴转动,使得输出轴进行空转,不会影响变速器于空挡之前的动力输出,有效的避免了变速器的动力浪费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变速器造成的负载损耗,提高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输入轴的轴端可以通过轴承套设与输出轴的端面轴孔内,进而达到输入轴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的效果,而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输出端则分别贯穿壳体相对的两侧壁安装在壳体上,输入轴与中间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中间轴的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中间轴的中心线平行于输入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内。本实施例中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11,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21,中间轴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31和第二输出齿轮32。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为第一齿轮副,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相互啮合为第二齿轮副。切换式双离合器安装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或输出轴上,并对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进行互斥离合操作。其中互斥离合为第一齿轮副为合状态时,则第二齿轮副为离状态;相反当第二齿轮副为合状态时,则第一齿轮副为离状态。因此通过切换式双离合器可对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进行两种不同路线的动力传输方式。具体的,以切换式的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上为例,其第一种路线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壳体和超越离合器;/n所述输入轴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设置,且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输出端分别贯穿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与中间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中心线平行于输入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内;/n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位于输入轴或输出轴上相邻的两个齿轮副之间,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控制切换式双离合器两侧的齿轮副进行互斥离合操作;/n所述超越离合器套设于输出轴上,且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输出轴的齿轮副的齿轮与输出轴之间,所述超越离合器用于使输出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于一个方向可同时转动,以及于第一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有一定转速差时只有输出轴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壳体和超越离合器;
所述输入轴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设置,且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输出端分别贯穿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与中间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中心线平行于输入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位于输入轴或输出轴上相邻的两个齿轮副之间,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控制切换式双离合器两侧的齿轮副进行互斥离合操作;
所述超越离合器套设于输出轴上,且所述超越离合器位于输出轴的齿轮副的齿轮与输出轴之间,所述超越离合器用于使输出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于一个方向可同时转动,以及于第一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有一定转速差时只有输出轴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切换式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或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动力浪费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斌罗南昌雷作钊罗天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