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79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平台板、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固定块、连接杆和磁性底座,两个以上夹持机构设在平台板的左侧,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槽,第一夹持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栓,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栓,固定块设在平台板下表面的右侧,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块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杆的下端与磁性底座的顶部连接。该装置使用方便,稳定性高,可以有效辅助全位置小车对引弧板和熄弧板处进行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welding of all position welding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行业中,焊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艺及技术。而在如今的船舶建造过程中,引进了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焊接技术,全位置自动焊小车就是被大力推广的一项技术。全位置自动焊小车的使用方式通常为:在待焊工件上装置两条轨道,轨道放置到位后,将小车放到工件及轨道的合适位置;并将焊枪装在小车的夹具上,由人工进行后续焊接操作。由于小车本身具有一定的规格长度,因此使用小车焊接时,在接近引弧板和熄弧板的位置就很难焊接的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用于解决利用全位置焊接小车对引弧板和熄弧板处难以焊接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包括平台板、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固定块、连接杆和磁性底座,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设在平台板的左侧,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下端伸入至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上端伸入至夹持槽内,所述固定块设在平台板下表面的右侧,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块通过铰接螺栓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磁性底座的顶部连接。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在引弧板或熄弧板附近的甲板上,甲板的边缘伸入至夹持槽内,第一锁紧螺栓的下端对甲板的上表面进行锁紧,第二锁紧螺栓的上端对甲板的下表面进行锁紧,平台板的前侧或者后侧贴合在引弧板或者熄弧板的侧面,磁性底座用于吸附在船舶的纵壁或者外板上,固定块与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杆与平台板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有利于磁性底座吸附在纵壁或者外板上,磁性底座通过连接杆对平台板的右侧形成支撑,提高平台板的稳固性,将全位置焊接小车移动至平台板上对引弧板和熄弧板处进行焊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有两个,两个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平台板左侧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下端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一锁紧螺栓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上端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与第二锁紧螺栓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锁紧螺栓对甲板上表面进行锁紧时,第一垫板用于提高第一锁紧螺栓与甲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锁紧的稳定性;第二锁紧螺栓对甲板下表面进行锁紧时,第二垫板用于提高第二锁紧螺栓与甲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锁紧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垫板的上表面均贴装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可以提高第一垫板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提高第二垫板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与甲板之间出现滑动,有效提高平台板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甲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划伤。优选的,所述磁性底座为方块状,所述磁性底座的底面和四个侧面上均嵌设有磁铁块。优选的,所述平台板上表面的前侧、后侧和右侧边缘处均设有遮挡条形板,所述遮挡条形板与平台板的上表面垂直。平台板上表面的前侧、后侧和右侧边缘处均设有遮挡条形板,可以有效防止全位置焊接小车在平台板上移动时因操作失误从平台板上掉落下去。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块通过铰接螺栓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球形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磁性底座连接。因为纵壁和外板与甲板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个确定的角度,因此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块通过铰接螺栓铰接,增强了连接杆旋转角度的灵活性,便于磁性底座吸附在纵壁或者外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磁性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二球形接头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磁性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二球形接头连接,磁性底座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可以旋转,有利于磁性底座的侧面或底面准确的吸附在纵壁或者外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第二连接杆均为伸缩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辅助装置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对甲板的引弧板或熄弧板处进行焊接,通过夹持机构将该辅助装置固定在甲板上,平台板稳固的定位在甲板附近,磁性底座通过连接杆对平台板的右侧形成支撑,提高平台板的稳固性,便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的焊接;第一锁紧螺栓的下端设有第一垫板,第二锁紧螺栓的上端设有第二垫板,可以提高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对甲板锁紧的稳定性,有效保持平台板的水平度;平台板上表面的前侧、后侧和右侧边缘处均设有遮挡条形板,可以有效防止全位置焊接小车在平台板上移动时因操作失误从平台板上掉落下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锁紧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平台板和锁紧机构俯视图。图1至图3中:1为平台板,2为连接杆,3为固定块,4为磁性底座,5为第一夹持板,6为第二夹持板,7为夹持槽,8为第一锁紧螺栓,9为第二锁紧螺栓,10为铰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技术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包括平台板1、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固定块3、连接杆2和磁性底座4,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设在平台板1的左侧,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相对设置形成夹持槽7,所述第一夹持板5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栓8,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的下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第二夹持板6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栓9,所述第二锁紧螺栓9的上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固定块3设在平台板1下表面的右侧,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固定块3通过铰接螺栓10铰接,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与磁性底座4的顶部连接。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在引弧板或熄弧板附近的甲板上,甲板的边缘伸入至夹持槽7内,第一锁紧螺栓8的下端对甲板的上表面进行锁紧,第二锁紧螺栓9的上端对甲板的下表面进行锁紧,平台板1的前侧或者后侧贴合在引弧板或者熄弧板的侧面,磁性底座4用于吸附在船舶的纵壁或者外板上,固定块3与连接杆2的上端通过铰接螺栓10铰接,连接杆2与平台板1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有利于磁性底座4吸附在纵壁或者外板上,磁性底座4通过连接杆2对平台板1的右侧形成支撑,提高平台板1的稳固性,将全位置焊接小车移动至平台板1上对引弧板和熄弧板处进行焊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平台板(1)、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固定块(3)、连接杆(2)和磁性底座(4),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设在平台板(1)的左侧,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相对设置形成夹持槽(7),所述第一夹持板(5)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栓(8),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的下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第二夹持板(6)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栓(9),所述第二锁紧螺栓(9)的上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固定块(3)设在平台板(1)下表面的右侧,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固定块(3)通过铰接螺栓(10)铰接,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与磁性底座(4)的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平台板(1)、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固定块(3)、连接杆(2)和磁性底座(4),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设在平台板(1)的左侧,所述两个以上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相对设置形成夹持槽(7),所述第一夹持板(5)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栓(8),所述第一锁紧螺栓(8)的下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第二夹持板(6)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栓(9),所述第二锁紧螺栓(9)的上端伸入至夹持槽(7)内,所述固定块(3)设在平台板(1)下表面的右侧,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固定块(3)通过铰接螺栓(10)铰接,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与磁性底座(4)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位置焊接小车焊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有两个,两个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权陈辉施健叶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