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663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它包括移动电动滑台,所述移动电动滑台的的左端设置有拉拔模组件,所述拉拔模组件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移动电动滑台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管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移动电动滑台和真空吸盘,能够改变现有技术采用链条与电机的不足,使其能够对高精度要求的钢管进行拉拔,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另外,通过设有夹持驱动机构和钢管套筒,采用双夹持的方式,避免钢管因拉拔力度过大而使其产生不稳现象,从而保证钢管的拉拔质量。

A pneumatic clamping driving device for steel tube cold dra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加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加工过程中,常使用冷拔加工。采用液压高精度冷拔机在拉拔力的作用下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具,使经过预处理后的热轧钢管发生加工硬化产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钢管的拉拔一般会使用到钢管拉拔驱动装置,然而,现有的钢管拉拔驱动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链条和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钢管夹具作为夹持机构,支座或行走小车安装在链条的顶部,通过电机驱动驱动链条,从而实现钢管的拉拔,可是,由于现有的一些用户要求的钢管拉拔尺寸精度较高,采用该种驱动模式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原因在于:当电机驱动链条在运转时,同时,确定了钢管拉拔需要的尺寸后,工作时,待支座或行走小车将钢管拉拔至准确的拉拔位置后,电机停止,拉拔工作结束,可是,电机在停止的过程中,电机上的转轴还会存在缓冲的阶段(继续转动),由于惯性,使得链条会继续带动支座或行走小车移动,钢管拉拔的尺寸就会存在偏差,从而无法满足一些高精度要求的钢管,另外,在拉拔过程中,由于钢管本身的重量较大,通过钢管夹具夹住钢管进行拉拔时,有可能会出现因拉拔力度过大而使钢管脱落的情况,一旦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就算钢管没有在夹具上脱落下来,也会出现因钢管夹具夹持钢管不稳而导致拉拔质量下降的情况,最终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该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电动滑台,所述移动电动滑台的的左端设置有拉拔模组件,所述拉拔模组件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移动电动滑台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管套筒,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吸盘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移动电动滑台的外侧设置夹持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拉拔模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拉拔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套筒对应拉拔模组件拉拔通孔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管通过拉拔模组件上的拉拔通孔与钢管套筒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第一气缸、第一夹头、第二气缸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电动滑台与第二电动滑台以移动电动滑台为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均与移动电动滑台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顶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的推杆端焊接有第一夹头,所述第二电动滑台的顶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的推杆端焊接有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远离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钢管相适配的半圆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上的半圆形凹槽外壁均粘接有一层缓冲胶垫;其作用在于:避免夹持钢管时夹伤钢管。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吸盘为矩形状的真空吸盘。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移动电动滑台、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真空泵均为现有技术,其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程序显然也是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使用必然需要运用到上述各个设备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但均为市面有售的现成产品,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文记载以及现有技术可以顺利实施本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启动真空泵,真空吸盘紧吸住支座,接着,人工将钢管通过拉拔模组件上的拉拔通孔与钢管套筒螺纹连接,此时,同时启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通过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的共同作用下将钢管夹紧,然后,同时启动移动电动滑台、第一电动滑台与第二电动滑台,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真空吸盘以及真空泵同时右移,值得一提的是:右移时不仅需要保证同时移动,而且,还需确保同一移动速度;直至移动至钢管拉拔的位置后停止,停止时需保证同时停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移动电动滑台和真空吸盘,能够改变现有技术采用链条与电机的不足,使其能够对高精度要求的钢管进行拉拔,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另外,通过设有夹持驱动机构和钢管套筒,采用双夹持的方式,避免钢管因拉拔力度过大而使其产生不稳现象,从而保证钢管的拉拔质量,而且,夹持驱动机构给予钢管拉拔一定的驱动,进而保证钢管拉拔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钢管连接钢管套筒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共同作用时的示意图。图中,1、移动电动滑台;2、拉拔模组件;3、真空吸盘;4、支座;5、钢管套筒;6、真空泵;7、真空管道;8、第一电动滑台;9、第二电动滑台;10、第一气缸;11、第一夹头;12、第二气缸;13、第二夹头;14、半圆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它包括移动电动滑台1,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的左端设置有拉拔模组件2,所述拉拔模组件2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3,所述真空吸盘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管套筒5,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吸盘3通过真空管道7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外侧设置夹持驱动机构。所述拉拔模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拉拔通孔。所述钢管套筒5对应拉拔模组件2拉拔通孔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台8、第二电动滑台9、第一气缸10、第一夹头11、第二气缸12和第二夹头13,所述第一电动滑台8与第二电动滑台9以移动电动滑台1为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均与移动电动滑台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动滑台8的顶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上的推杆端焊接有第一夹头11,所述第二电动滑台9的顶部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上的推杆端焊接有第二夹头13,所述第一夹头11与第二夹头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头11与第二夹头13远离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钢管相适配的半圆形凹槽14。所述第一夹头11与第二夹头13上的半圆形凹槽14外壁均粘接有一层缓冲胶垫。所述真空吸盘3为矩形状的真空吸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采用的是东莞市长信行气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型号为L-CDQ2B32-25+25DZ-XC11的双行程单杆型气缸。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均采用的是东莞市泰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型号为SC50-BD90电动滑台。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动滑台采用的是深圳市锐健电子有限公司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电动滑台(1),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左端设置有拉拔模组件(2),所述拉拔模组件(2)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3),所述真空吸盘(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管套筒(5),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吸盘(3)通过真空管道(7)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外侧设置夹持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电动滑台(1),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左端设置有拉拔模组件(2),所述拉拔模组件(2)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3),所述真空吸盘(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钢管套筒(5),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吸盘(3)通过真空管道(7)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移动电动滑台(1)的外侧设置夹持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模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拉拔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套筒(5)对应拉拔模组件(2)拉拔通孔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与钢管大小相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冷拔气动夹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玉张永清贺迷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盛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