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89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线机,其包括:框架、提线装置、位移装置、分线装置以及摄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摄像头实现快速芯线识别,利用机械装置完成芯线排序、芯线与卡扣对位、芯线与卡扣连接等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分线机的芯线识别、芯线排序准确率高,芯线与卡扣对位连接快速精准,能有效提高分线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生产成本。

An automatic branc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芯线束分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线机。
技术介绍
由于多芯线束中的不同颜色的芯线通常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因此,在自动化生产中,常常需要将不同颜色的芯线分开,然后进行剥线、蘸锡以及端子压接等工作,以便最后将不同颜色的芯线连接到电气设备不同的位置。目前多芯线束的分线工作都是由人工手动完成,人工手动分线容易产生分线错误,进而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此外,人工完成分线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自动分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分线机,其能够解决人工手动分线存在的出错率较高、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线机,其包括:框架;提线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位移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位移装置包括一升降滑块;分线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滑块上;以及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分线装置相对设置。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提线装置包括:第一滑台支架,安装于所述框架上;第一气动滑台,可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支架上;以及提线夹爪,安装于所述第一气动滑台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位移装置包括:滑轨,安装于所述框架上;线性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X轴KK模组,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其包括一X轴滑块;Y轴KK模组,其一端安装于所述X轴滑块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线性滑块上,其包括一Y轴滑块;以及Z轴KK模组,安装于所述Y轴滑块上,其包括一Z轴滑块,即为所述升降滑块。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分线装置包括:分线支架,安装于所述滑块上;以及捋线夹具,直接或间接连接至所述分线支架。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分线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台支架,安装于所述分线支架上;第二气动滑台,可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支架上;传动件,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分线支架或所述第二气动滑台,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捋线夹具。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分线装置还包括:电缸,安装于所述分线支架上,所述电缸的侧壁上设有可升降的电缸滑台;压线块,安装于所述电缸滑台上;当所述电缸滑台下降时,所述压线块插入至所述捋线夹具的夹口,且所述压线块的侧壁与所述捋线夹具的两个夹持面相切。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以及环形光源,连接至所述框架,套设于所述摄像头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分线装置位于所述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自动分线机还包括:数据处理设备,连接至摄像头,且连接至至少一KK模组的步进电机。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自动分线机还包括:载具;线束支架,设置于所述载具的一端;以及卡扣,设置于所述线束支架靠近所述分线装置的一侧的载具上;其中,所述提线装置的提线夹爪设置于所述线束支架上方。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捋线夹具包括: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以及直线形槽,设于第一夹头和/或第二夹头的底面;或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夹头和/或所述第二夹头。所述自动分线机还包括:弹簧夹,安装于所述第一夹头和/或所述第二夹头远离所述夹口的一侧;每一弹簧夹具有一弹片,穿过所述直线形槽或所述通孔,且延伸至所述夹口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线机,本专利技术利用摄像头实现快速芯线识别,利用机械装置完成芯线排序、芯线与卡扣对位、芯线与卡扣连接等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分线机的芯线识别、芯线排序准确率高,芯线与卡扣对位连接快速精准,能有效提高分线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自动分线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自动分线机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的自动分线机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的自动分线机的主视图。图6为提线装置的左视图。图7为图4中X轴KK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分线装置的左视图。图9为分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数据处理设备的控制示意图。图11为自动分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标识如下:100、自动分线机1、框架2、提线装置3、位移装置4、分线装置5、摄像装置6、弹簧夹7、载具8、线束支架9、卡扣10、数据处理设备11、基板12、第一型材13、第二型材14、第三型材15、第四型材16、第五型材17、第六型材18、第七型材21、第一滑台支架22、第一气动滑台23、提线夹爪31、X轴KK模组32、Y轴KK模组33、Z轴KK模组34、滑轨35、线性滑块311、X轴滑轨312、X轴滑块313、马达座314、X轴步进电机321、Y轴滑轨322、Y轴滑块323、马达座324、Y轴步进电机331、Z轴滑轨332、Z轴滑块333、马达座334、Z轴步进电机41、分线支架42、捋线夹具43、第二滑台支架44、第二气动滑台45、传动件46、电缸47、电缸滑台48、压线块421、第一捋线夹具422、第二捋线夹具423、夹口424、夹持面451、第一传动件452、第二传动件4211、第一夹头4212、第二夹头4213、直线形槽51、摄像头52、摄像头安装架53、环形光源54、光源支架61、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举例证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施,使得本专利技术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文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当某些组件,被描述为“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置于所述另一组件上;也可以存在一中间组件,所述组件置于所述中间组件上,且所述中间组件置于另一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或“连接”,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个组件。实施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n提线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n位移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位移装置包括一升降滑块;/n分线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滑块上;以及/n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分线装置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提线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位移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位移装置包括一升降滑块;
分线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滑块上;以及
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分线装置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线装置包括:
第一滑台支架,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第一气动滑台,可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支架上;以及
提线夹爪,安装于所述第一气动滑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括:
滑轨,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线性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X轴KK模组,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其包括一X轴滑块;
Y轴KK模组,其一端安装于所述X轴滑块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线性滑块上,其包括一Y轴滑块;以及
Z轴KK模组,安装于所述Y轴滑块上,其包括一Z轴滑块,即为所述升降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装置包括:
分线支架,安装于所述滑块上;以及
捋线夹具,直接或间接连接至所述分线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装置还包括:
第二滑台支架,安装于所述分线支架上;
第二气动滑台,可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支架上;
传动件,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分线支架或所述第二气动滑台,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捋线夹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军陈李炜许更书杨鼎范体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