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9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梁车,包括车体单元、为车体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对车体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滑梁系统,滑梁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单元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可沿轨道进行移动的滑梁车,滑梁车包括滑梁车架、设置在滑梁车架底部的驱动轮对,滑梁车架的顶面形成支撑面,动力系统为驱动轮对的行走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应不同规格混凝土箱梁的运输,可组合或单模块使用,满足多种工况及货物运输使用,车辆正常高度低,适合拖运箱梁过常规隧道,用途更广,大大节省了原有需要多种设备的投入,节省了成本,并且采用纯电或混合动力等的电驱动,节能环保。

Beam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梁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梁车。
技术介绍
运梁车用于运送箱梁,并满足箱梁的架梁或者喂梁。现有的运梁车通常包括车体,车体顶部设置用于定位箱梁的定位部,箱梁支撑并定位在定位部上实现运输。但是此类运梁车结构比较单一,其存在运输相对固定,适应混凝土箱梁梁型少,运梁车动力不环保,转场困难,不能过隧道等缺点,无法适应新型梁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梁车,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多种规格整孔混凝土箱梁的运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梁车,包括车体单元、为所述的车体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对所述的车体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所述的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滑梁系统,所述的滑梁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单元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可沿所述的轨道进行移动的滑梁车,所述的滑梁车包括滑梁车架、设置在所述的滑梁车架底部的驱动轮对,所述的滑梁车架的顶面形成支撑面,所述的动力系统电驱动并为所述的驱动轮对的行走提供动力。优选地,所述的滑梁车还包括锁定件,当所述的锁定件锁定时,所述的滑梁车相对所述的轨道固定;当所述的锁定件解锁时,所述的滑梁车可沿所述的轨道移动。优选地,所述的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支撑系统,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可伸缩的上支撑件、下支撑件,所述的上支撑件的下部连接在所述的车体单元上,当所述的上支撑件伸出时,其顶部的高度超过所述的滑梁车架的支撑面,当所述的上支撑件缩回时,其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的滑梁车架的支撑面;所述的下支撑件的上部连接连接在所述的车体单元上,当所述的下支撑件伸出时,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当所述的下支撑件缩回时,所述的车体单元支撑在地面上。优选地,所述的车体单元包括第一车体单元、第二车体单元,所述的第一车体单元、第二车体单元前后设置,所述的第一车体单元、第二车体单元之间通过单元连接件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车体单元、第二车体单元共用一个所述的动力系统或者所述的第一车体单元、第二车体单元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的动力系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单元连接件在所述的车体单元的长度方向上可伸缩调节。优选地,所述的车体单元包括主车架、连接在所述的主车架底部的多组转向系统、连接在每组所述的转向系统底部的悬挂系统、连接在所述的悬挂系统上的驱动车轮和制动车轮、与所述的驱动车轮相连接的驱动系统以及与所述的制动车轮相连接的制动系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主车架包括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主车架、第二主车架,所述的第一主车架、第二主车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主车架、第二主车架底部分别连接有所述的转向系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均为液压驱动系统。优选地,所述的动力系统为柴电混合动力或者为蓄电池。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适应不同规格混凝土箱梁的运输,可组合或单模块使用,满足多种工况及货物运输使用,车辆正常高度低,适合拖运箱梁过常规隧道,用途更广,大大节省了原有需要多种设备的投入,节省了成本,并且采用纯电或混合动力等的电驱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0、第一车体单元;11、第二车体单元;12、主车架;120、第一主车架;121、第二主车架;13、转向系统;14、悬挂系统;15、驱动车轮;16、制动车轮;17、驱动系统;18、制动系统;2、单元连接件;30、轨道;31、滑梁车;40、上支撑件;41、下支撑件;5、动力系统;6、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的一种运梁车,包括车体单元、为车体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5、对车体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6。其中:车体单元包括第一车体单元10、第二车体单元11,第一车体单元10、第二车体单元11前后设置,第一车体单元10、第二车体单元11之间通过单元连接件2相连接实现变幅,当然单元连接件2并不是必须的,第一车体单元10、第二车体单元11也可以进行直连。单元连接件2主要为了满足两车体单元连接安全的作用,避免因突发情况造成前后两车体单元错位,而使托运的箱梁滑落。单元连接件2可根据实际混凝土箱梁梁型的不同,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可伸缩调节。当然车体单元还可以再进行扩展,由此来实现载重能力的增加。车体单元包括主车架12、连接在主车架12底部的多组转向系统13、连接在每组转向系统底部的悬挂系统14、连接在悬挂系统14上的驱动车轮15和制动车轮16、与驱动车轮15相连接的驱动系统17以及与制动车轮16相连接的制动系统18。具体的说:主车架12为主要承载平台,主车架12为横向分离式结构,主车架12包括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主车架120、第二主车架121,第一主车架120、第二主车架12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主车架120、第二主车架121底部分别连接有转向系统13。运输时可以将分离第一主车架120、第二主车架121,满足现行公路运输标准,可实现运梁车快速转场。转向系统13可实现多模式转向,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微电控制,转向中心可根据车辆变幅长度或组合或独立单车进行设定,满足各工况时转向中心均汇与一点,不偏磨轮胎。转向系统13与悬挂系统14连为一体,转向系统13分别布置于第一车体单元10、第二车体单元11上,可根据车辆变幅情况进行设定,实现整车或单车的转向功能。悬挂系统14为可升降式液压悬挂,可使整个底盘形成三点或四点支撑。可使车辆整体升降,或单个支撑点,多个支撑点单独升降调整,微电控制。悬挂系统14采用大直径回转轴承连接在主车架12的两侧下部,悬挂系统14还可实现整个底盘在行走时的减震,及适应路面的起伏等工况。驱动系统17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车轮15上,可实现差速控制,保证车辆运行平顺性。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梁车,包括车体单元、为所述的车体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对所述的车体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滑梁系统,所述的滑梁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单元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可沿所述的轨道进行移动的滑梁车,所述的滑梁车包括滑梁车架、设置在所述的滑梁车架底部的驱动轮对,所述的滑梁车架的顶面形成支撑面,所述的动力系统电驱动并为所述的驱动轮对的行走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梁车,包括车体单元、为所述的车体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对所述的车体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滑梁系统,所述的滑梁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单元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可沿所述的轨道进行移动的滑梁车,所述的滑梁车包括滑梁车架、设置在所述的滑梁车架底部的驱动轮对,所述的滑梁车架的顶面形成支撑面,所述的动力系统电驱动并为所述的驱动轮对的行走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梁车还包括锁定件,当所述的锁定件锁定时,所述的滑梁车相对所述的轨道固定;当所述的锁定件解锁时,所述的滑梁车可沿所述的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单元上设置有支撑系统,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可伸缩的上支撑件、下支撑件,所述的上支撑件的下部连接在所述的车体单元上,当所述的上支撑件伸出时,其顶部的高度超过所述的滑梁车架的支撑面,当所述的上支撑件缩回时,其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的滑梁车架的支撑面;所述的下支撑件的上部连接连接在所述的车体单元上,当所述的下支撑件伸出时,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当所述的下支撑件缩回时,所述的车体单元支撑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单元包括第一车体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陈永昌周细威刘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