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6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动模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推脱机构、下模板、旋转机构和底板,还包括数量与上模对应的下模芯子;下模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多根支柱固连;每一根下模芯子穿过所述下模板,下模板的上端面设有推脱机构;所述推脱机构包括推板和连接在推板与下模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多个第二从动齿轮;每一个第二从动齿轮固连于一下模芯子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护产品内螺纹,实现下模芯子与产品的彻底分离,生产效率高。

An automatic demoulding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常用的奶瓶多为塑料材质,包括奶嘴、螺纹盖、把手和瓶身等,其中螺纹盖具有内螺纹,多是通过热流道注塑工艺制成。专利号为2012203916694的技术公开注塑模具内螺纹自动脱模机构,利用该机构,所要生产的产品旋转型芯旋转脱出螺纹缓慢上升,同时,脱料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并一直保持与产品紧密接触,在产品完全脱出螺纹后,脱料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向上顶出一段距离,从而顶出整个产品,上述过程完成了产品从开模到脱模的整个过程。上述专利中对产品的推出力有限,不能保证产品有效脱模,且一组脱模机构一次仅能脱除一件产品,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该专利技术能够保护产品内螺纹,实现下模芯子与产品的彻底分离,生产效率高。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具有加热热流道系统、热喷嘴、热流道板和连接于模具温度控制器的控温件,定模组件的下端装有多个上模;动模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推脱机构、下模板、旋转机构和底板,还包括数量与上模对应的下模芯子;下模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多根支柱固连;每一根下模芯子穿过所述下模板,下模板的上端面设有推脱机构;所述推脱机构包括推板和连接在推板与下模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多个第二从动齿轮;每一个第二从动齿轮固连于一下模芯子的下端。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设有用于下模芯子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两端的孔径为D1,所述第一安装孔中间的孔径为D2,其中D1>D2;每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圆锥轴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下模芯子数量相等。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下模板的第一安装孔的两侧内安装有圆锥轴承,防止下模芯子在由旋转机构带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下模板与下模芯子之间的接触造成下模芯子旋转不顺畅,影响旋转脱模的效率;更严重的是,如果旋转机构不能有效带动下模芯子转动,则可能造成产品依然与下模芯子螺纹连接,在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产品从模具上顶出,则会损害产品和下模芯子的内螺纹和外螺纹,造成一定的损失。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装有一个座圈;所述下模芯子穿过所述座圈,所述下模芯子的螺纹部凸出于所述座圈;所述上模、对应所述上模的所述下模和对应的所述座圈围成型腔。本专利技术中当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分开,推脱机构中的推板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座圈推动逐渐脱离下模芯子的产品远离下模板至产品与下模芯子完全分离,方便下部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产品从固连于推板的座圈上分离下来,进一步确保脱模彻底,保护产品和下模芯子,提高脱模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形,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横截面为优弧弓形;对应的,所述座圈下端向外沿着有凸沿,所述凸沿为优弧弓形。所述座圈的下部与第二安装孔的相对应的优弧弓形相对应,利于座圈与推板之间的对位安装,防止安装的过程中座圈相对推板发生转动。进一步改进,所述座圈为分体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固连于所述下模板,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与所述推板固连。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座圈设置为分体结构,使得旋转机构带动下模芯子转动与具有内螺纹的产品分离的过程中,第二部件在推板带动下随着推板一同将产品向远离下模芯子的方向带动,而固连于下模板的第一部件在下模板上固定不动从而与产品的下端面分离。在旋转机构带动下模芯子转动脱模的过程中配合推脱机构的弹力将产品与座圈的第一组件分离,因此,产品的下端仅部分与第二部件紧密连接,相较于原来,产品的下端面与整个座圈的上端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座圈设置为分体结构,通过将利于后续手工或者是通过自动的方式将产品与座圈分离开来,仅需要使用更小的力即可将产品从座圈上分离,利于防护产品,防止产品从座圈上分离发生形变。优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大小相等,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相接触的平面为竖直设置;进一步优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相接触的平面为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面,使得第一部件上端面较第二部件上端面大,一方面进一步利用了推脱机构的推力,利于产品与座圈的彻底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接触面为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面,使得当第二部件随着推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该接触面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发生偏移,影响型腔的结构,不利于产品的品质。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伞顶、第二弹簧、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所述伞顶具有顶出部和杆部,所述伞顶贯穿于所述下模芯子;所述伞顶下端固定于所述顶针面板;所述伞顶下部套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限位于对应的所述下模芯子和所述顶针面板;所述顶针底板位于所述顶针面板的下部;所述支柱穿过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顶针面板和伞顶向着下模板移动;所述底板上多个对称设置的顶杆孔;所述顶针底板的左右两端部分遮挡所述顶杆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顶棍伸入至顶杆孔推动顶针底板向着下模板移动,顶针底板带动顶针面板,顶针面板带动伞顶从产品的内侧将产品从座圈上顶下来;此时,第二弹簧由于受到推力呈压缩状态,产品顶落后,不再对顶针底板施加推力,顶棍从动模组件中取出,顶针面板在第二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将顶针面板推动至底板处,同时原本伸出于下模芯子的伞顶上部重新回落至下模芯子中。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芯子的下端开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顶针面板上开有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纳槽,每一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处于其对应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通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将第二弹簧设置在下模芯子和顶针面板之间,一方面方便第二弹簧的安装,另一方面对于第二弹簧形态变化配合伞顶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柱套有第三弹簧,所述支柱的下端穿过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顶针面版和所述下模板之间增设有第三弹簧,利于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和伞顶的复位,同时,也会限制通过顶棍施加于伞顶的推力,防止伞顶受到过大的推力造成产品与伞顶相接触的位置发生形变,即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伞顶将产品从座圈上顶下彻底脱离座圈,同时控制伞顶施加产品内部力度较小,保护产品,避免因受到伞顶的顶撞发生形变。优选所述顶杆孔为横向设置的葫芦形;在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多个顶杆孔。将顶杆孔设置为葫芦形状配合顶棍的形状,一大一小的两圆形孔相交设置构成葫芦形状,当顶棍经所述顶杆孔伸入底板推动顶针底板,顶棍因严格受到顶杆孔的限位作用,顶棍不会发生偏移或者倾斜,保证每一根顶棍与顶针底板之间均为面接触,从而保证顶针底板在顶棍的推动下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偏移,保证顶针底板沿着所述支柱顺畅的上下移动。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n定模组件(1)具有加热热流道系统(11)、热喷嘴(12)、热流道板(13)和连接于模具温度控制器的控温件(14),定模组件(1)的下端装有多个上模(15);/n动模组件(2)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推脱机构(21)、下模板(22)、旋转机构(23)和底板(24),还包括数量与上模(15)对应的下模芯子(25);下模板(22)和底板(24)之间通过多根支柱(26)固连;每一根下模芯子(25)穿过所述下模板(22),下模板(22)的上端面设有推脱机构(21);所述推脱机构(21)包括推板(211)和连接在推板(211)与下模板(22)之间的第一弹簧(212);/n所述旋转机构(23)包括电机(231)、连接在电机(231)输出端的主动齿轮(232),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232)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234)以及与第一从动齿轮(234)相啮合的多个第二从动齿轮(235);每一个第二从动齿轮(235)固连于一下模芯子(25)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
定模组件(1)具有加热热流道系统(11)、热喷嘴(12)、热流道板(13)和连接于模具温度控制器的控温件(14),定模组件(1)的下端装有多个上模(15);
动模组件(2)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推脱机构(21)、下模板(22)、旋转机构(23)和底板(24),还包括数量与上模(15)对应的下模芯子(25);下模板(22)和底板(24)之间通过多根支柱(26)固连;每一根下模芯子(25)穿过所述下模板(22),下模板(22)的上端面设有推脱机构(21);所述推脱机构(21)包括推板(211)和连接在推板(211)与下模板(22)之间的第一弹簧(212);
所述旋转机构(23)包括电机(231)、连接在电机(231)输出端的主动齿轮(232),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232)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234)以及与第一从动齿轮(234)相啮合的多个第二从动齿轮(235);每一个第二从动齿轮(235)固连于一下模芯子(25)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2)设有用于下模芯子(25)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21),所述第一安装孔(221)两端的孔径为D1,所述第一安装孔(221)中间的孔径为D2,其中D1>D2;每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21)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圆锥轴承(222);所述第一安装孔(221)的数量与所述下模芯子(25)数量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11)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13),在每个第二安装孔(213)内装有一个座圈(214);所述下模芯子(25)穿过所述座圈(214),所述下模芯子(25)的螺纹部凸出于所述座圈(214);
所述上模(15)、对应所述上模(15)的所述下模和对应的所述座圈(214)围成型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13)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形,所述第二安装孔(213)的横截面为优弧弓形;对应的,所述座圈(214)下端向外沿着有凸沿,所述凸沿为优弧弓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214)为分体结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元韩德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功夫宝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