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14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包括基柱(1)、调节柱(2)和螺丝(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基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设有内螺孔;调节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设有沉台孔;调节柱的上下高度尺寸为30~80毫米;调节柱位于基柱的上面,螺丝经所述沉台孔和内螺孔将基柱与调节柱固定连接;当发生设计支撑高度尺寸与实际需求高度尺寸不符时,由于调节柱的高度尺寸限定在30~80毫米内,因此可采用普通平面磨床对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进行再加工获得所需尺寸,可在模具制作现场及时快速修改叠加支撑柱的总高度的技术方案,使注塑模具支撑柱的生产与配置,达到了能够快速调节高度、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的目的。

A kind of superimposed support column with adjustable height for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是指用于注塑模具支撑动模载板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
技术介绍
说明:中大型注塑模具由于其动模载板的投影面积大,工作时,强大的注塑压力会使动模载板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注塑制品发生溢料不良;支撑柱为一种圆柱形的钢质构件,支撑柱设在中大型注塑模具的动模载板与底板之间,支撑柱的下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面与动模载板的下面接触;支撑柱用于合模时支撑动模载板,提高模具的刚性,阻止动模载板在强大的注塑压力下发生弹性弯曲变形,避免注塑制品发生溢料不良;支撑柱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端面与柱体轴线的垂直度和高度的形位偏差和尺寸偏差要求很高,因此,支撑柱需经外圆磨床和端面磨床进行最终加工才能满足所述平行度、垂直度和高度尺寸的要求;由于上述对支撑柱的形位偏差和尺寸偏差要求,支撑柱通常由模具制造企业按不同模具的具体设计支撑高度的需求向模具配件供应商订制,换言之,多数模具制造企业并无专门加工支撑柱的专用设备,支撑柱作为一种模具配件,模具制造企业须预先向模具配件商订制购得;通常用于中大型注塑模具的支撑柱的高度都大于等于250毫米,有的高度甚至达到500毫米;模具制造企业在模具制造过程中,会因加工偏差或客户的中途修改模具而出现预先按设计支撑高度订制购得的支撑柱或长或短与实际需求高度尺寸不符,对此,现有技术采用要么将已经购得的支撑柱报废重新订制支撑柱,要么再次修改模具以迎合支撑柱;无论报废支撑柱还是再次修改模具都会造成损失增加成本,还会因重新订制支撑柱而推迟模具的交货期带来的更大损失;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损失大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基柱、调节柱、螺丝构成的装置,其中,基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的上下两端面的中心设有内螺纹的盲孔称为内螺孔;调节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上面的中心设有圆柱台阶形的通孔称为沉台孔;螺丝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调节柱的外径尺寸与基柱的外径尺寸相等,调节柱的上下高度尺寸为30~80毫米;调节柱位于基柱的上面,螺丝经所述沉台孔和内螺孔将基柱与调节柱固定连接;本装置由基柱和调节柱叠加经螺丝连接构成,因而称为叠加支撑柱;应用时,基柱的下面经螺丝与模具的底板固定连接;合模时,调节柱的上面与动模载板的下面接触;模具制作过程中,当发生设计支撑高度尺寸与实际需求高度尺寸不符时,由于调节柱的高度尺寸限定在30~80毫米内,基于普通平面磨床是模具制造企业的常用设备,因此可采用普通平面磨床对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进行再加工,即,通过对调节柱的下面进行磨削加工获得所需尺寸,在模具制作的现场及时快速修改所述叠加支撑柱的总高度;基于上述原理,模具配件供应商可将本装置标准化、规格化;模具配件供应商可将基柱的高度尺寸规格化为每隔50毫米一个规格档,即分为,200、250、300、350、…500、550毫米…规格档;可将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规格化为每隔10毫米一个规格档,即分为,30、40、50、…80毫米规格档;提供给客户选购;模具制造企业可依据具体模具的设计支撑高度和评估制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搭配选购,亦可储备一批若干规格的本装置以供不时之需选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旨在使注塑模具支撑柱的生产与配置,达到能够快速调节高度、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包括基柱、调节柱和螺丝,其中:所述的基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的上下两端面的中心设有内螺纹的盲孔称为内螺孔;所述的调节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上面的中心设有圆柱台阶形的通孔称为沉台孔;所述的螺丝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调节柱的外径尺寸与基柱的外径尺寸相等,调节柱的上下高度尺寸为30~80毫米;调节柱位于基柱的上面,螺丝经所述沉台孔和内螺孔将基柱与调节柱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装置由基柱和调节柱叠加经螺丝连接构成,因而称为叠加支撑柱;应用时,基柱的下面经螺丝与模具的底板固定连接;合模时,调节柱的上面与动模载板的下面接触;模具制作过程中,当发生设计支撑高度尺寸与实际需求高度尺寸不符时,由于调节柱的高度尺寸限定在30~80毫米内,基于普通平面磨床是模具制造企业的常用设备,因此可采用普通平面磨床对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进行再加工,即,通过对调节柱的下面进行磨削加工获得所需尺寸,在模具制作的现场及时快速修改所述叠加支撑柱的总高度;基于上述原理,模具配件供应商可将本装置标准化、规格化;模具配件供应商可将基柱的高度尺寸规格化为每隔50毫米一个规格档,即分为,200、250、300、350、…500、550毫米…规格档;可将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规格化为每隔10毫米一个规格档,即分为,30、40、50、…80毫米规格档;提供给客户选购;模具制造企业可依据具体模具的设计支撑高度和评估制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搭配选购,亦可储备一批若干规格的本装置以供不时之需选用。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标准化和规格化,由基柱、调节柱和螺丝构成的叠加结构,能够在模具制作的现场快速调节高度,由此降低了因订制的支撑柱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报废和重新订制支撑柱、再次修改模具,延期交货的损失;使注塑模具支撑柱的生产与配置,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避免了延期交货的损失。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基柱、调节柱、螺丝构成的装置,其中,基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的上下两端设有内螺孔;调节柱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设有沉台孔;螺丝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调节柱的外径尺寸与基柱的外径尺寸相等,调节柱的上下高度尺寸为30~80毫米;调节柱位于基柱的上面,螺丝经所述沉台孔和内螺孔将基柱与调节柱固定连接;模具制作过程中,当发生设计支撑高度尺寸与实际需求高度尺寸不符时,由于调节柱的高度尺寸限定在30~80毫米内,基于普通平面磨床是模具制造企业的常用设备,因此可采用普通平面磨床对调节柱的高度尺寸进行再加工,即,通过对调节柱的下面进行磨削加工获得所需尺寸,在模具制作的现场及时快速修改所述叠加支撑柱的总高度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损失大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使注塑模具支撑柱的生产与配置,达到了能够快速调节高度、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位于应用模具中的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基柱1、内螺孔11、调节柱2、沉台孔21、螺丝3、型芯01、动模载板02、底板03、顶板04。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包括基柱(1)、调节柱(2)和螺丝(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柱(1)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1)的上下两端面的中心设有内螺纹的盲孔称为内螺孔(11);/n所述的调节柱(2)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2)上面的中心设有圆柱台阶形的通孔称为沉台孔(21);/n所述的螺丝(3)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n调节柱(2)的外径尺寸与基柱(1)的外径尺寸相等,调节柱(2)的上下高度尺寸为30~80毫米;/n调节柱(2)位于基柱(1)的上面,螺丝(3)经所述沉台孔(21)和内螺孔(11)将基柱(1)与调节柱(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调节高度的叠加支撑柱,包括基柱(1)、调节柱(2)和螺丝(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柱(1)为圆柱形钢质构件,基柱(1)的上下两端面的中心设有内螺纹的盲孔称为内螺孔(11);
所述的调节柱(2)为圆柱形钢质构件,调节柱(2)上面的中心设有圆柱台阶形的通孔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初青丁波施孝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