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055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微柱阵列以及由所述第一微柱阵列分隔的全血微通道和血浆微通道,当全血由所述全血微通道进入,所述微柱阵列间的孔隙过滤尺寸较大的血细胞,同时提供毛细力将血浆分离出来,分离的血浆进入所述血浆微通道,以实现血细胞和血浆的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微小孔隙对血细胞进行过滤的同时,给血液提供足够的毛细力实现无外源动力控制的全血分离;另外,通过连续的孔隙结构可以解决因血细胞堵塞而带来的全血分离停滞的问题,从而提高全血分离的效率。

A microfluidic chip and whole blood separation method based on microfluidic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作为临床诊断中最普及的样本,包含了人体中极大比例的疾病标志物,适用于如免疫诊断、临床生化、分子诊断等多种检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样本对象。大部分针对血液进行的检测,需要在样品预处理阶段,从血液中去除血细胞进行血浆或血清的提取,或需要富集血液中的细胞,以进行相关的下一步检测。与传统的离心、过滤和盐析等全血分离的方法不同,在微流控技术、芯片实验室等新兴的体外诊断领域,需要相应的新型微型化,高集成度的全血分离方法。目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全血分离方法可根据有无外源物理场提供动力而分为主动与被动式两类。主动式方法由于涉及磁、电、超声波等复杂控制结构,不易与其他微流控功能器件集成。被动式方法主要依靠流体动力学与微通道几何结构实现血液不同的行为控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集成,在开发微小型化的床旁检测(Point-of-care)仪器上显现优势。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被动式微流控全血分离方法可分为过滤、沉降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柱阵列以及由所述第一微柱阵列分隔的全血微通道和血浆微通道,当全血由所述全血微通道进入,所述微柱阵列间的孔隙过滤尺寸较大的血细胞,同时提供毛细力将血浆分离出来,分离的血浆进入所述血浆微通道,以实现血细胞和血浆的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柱阵列以及由所述第一微柱阵列分隔的全血微通道和血浆微通道,当全血由所述全血微通道进入,所述微柱阵列间的孔隙过滤尺寸较大的血细胞,同时提供毛细力将血浆分离出来,分离的血浆进入所述血浆微通道,以实现血细胞和血浆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柱阵列呈螺旋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柱阵列的微柱呈圆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的直径为10~1000微米,相邻圆柱间距为0.5~2.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血微通道和血浆微通道的底部均设置毛细泵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泵结构包括第二微柱阵列结构。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卉陈希杨慧张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