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检测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47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离检测标签,其是将支撑体、图案层及粘合性层叠体依次层叠而成、且满足下述要件(1)的层叠体,所述图案层形成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粘合性层叠体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其中,基材层(Y)的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且800MPa以下。要件(1):在将上述剥离检测标签粘贴于被粘附物后、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能够基于在上述支撑体和上述图案层之间发生界面剥离而在视觉上检测出上述剥离检测标签是否从被粘附物剥离。

Peel test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剥离检测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剥离检测标签。
技术介绍
对于例如药物、食品等的包装,为了确保安全性而要求高可靠性,出于确认是否曾被开封过的目的,已使用了防篡改用标签。另外,还出于例如防止药品瓶、燃料箱这样的危险物等的填充容器、封口书信、化妆包等的不正当开封等目的、以及护照等身份证明文件的证明照片的不正当使用等目的等而使用了防篡改用标签。另外,关于粘贴于昂贵的电子设备、精密机械部件等的标签,也出于防止将其用于显示内容的篡改、或将正规制品的标签剥下而粘贴于另外的制品的假冒手段等目的而使用了防篡改用标签。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防篡改标签或片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厚度尺寸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聚苯乙烯膜、和层叠于其一面的耐热性粘合剂层,所述耐热性粘合剂层的JISZ0237所规定的粘接强度在80℃下为15N/25mm以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19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篡改标签或片材而言,在欲将上述聚苯乙烯膜剥离时聚苯乙烯膜会发生破裂,由此发挥出了防篡改功能。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剥离检测标签中,存在因发生了破坏后的基材层的一部分、粘合剂层残存于被粘附物而导致被粘附物受到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会在被粘附物上产生残胶的剥离检测标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制成下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可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剥离检测标签是将支撑体、形成于上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图案层、及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的粘合性层叠体依次层叠而成、且满足特定要件的层叠体,其中,基材层(Y)满足特定的弹性模量。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1]~[11]。[1]一种剥离检测标签,其是将支撑体、图案层及粘合性层叠体依次层叠而成、且满足下述要件(1)的层叠体,所述图案层形成于上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粘合性层叠体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其中,基材层(Y)的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且800MPa以下。要件(1):在将上述剥离检测标签粘贴于被粘附物后、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能够基于在上述支撑体和上述图案层之间发生界面剥离而在视觉上检测出上述剥离检测标签是否从被粘附物剥离。[2]上述[1]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粘合剂层(X)的厚度(Xt)相对于基材层(Y)的厚度(Yt)之比[(Xt)/(Yt)]为1/3~3/1。[3]上述[1]或[2]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上述粘合性层叠体是在基材层(Y)的一个表面侧具有粘合剂层(X)的层叠体,基材层(Y)与上述支撑体的表面及上述图案层相接。[4]上述[1]或[2]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上述粘合性层叠体是将第1粘合剂层(X1)、基材层(Y)及第2粘合剂层(X2)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P1),粘合剂层(X1)与上述支撑体的表面及上述图案层相接。[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基材层(Y)的弹性模量为600MPa以下。[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形成有上述图案层的一侧的上述支撑体的表面是经梨皮面处理而成的表面。[7]上述[6]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上述梨皮面处理是喷砂处理。[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上述图案层和粘合剂层(X)含有相互为同种类的树脂。[9]上述[1]~[8]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上述图案层是由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组合物形成的层,粘合剂层(X)是由包含粘合性树脂的组合物(x)形成的层,所述粘合性树脂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基材层(Y)是由包含非粘合性树脂(y1)的组合物(y)形成的层,所述非粘合性树脂(y1)选自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烯烃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11]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选自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中的至少一层为包含着色剂的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不会在被粘附物上产生残胶的剥离检测标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剥离检测标签的构成的一例的剥离检测标签101的剖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剥离检测标签的构成的一例的剥离检测标签102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剥离检测标签的构成的一例的剥离标签102从被粘附物40剥离的中途的情况的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1、102剥离检测标签1支撑体2图案层3粘合剂层(X)4基材层(Y)11粘合性层叠体12粘合性层叠体(P1)1a支撑体的表面2a图案层的表面3a粘合剂层(X)的粘贴面4a基材层(Y)的表面12a粘合性层叠体(P1)的粘贴面31粘合剂层(X1)32粘合剂层(X2)40被粘附物50将剥离检测标签从被粘附物剥离时产生的空隙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成为对象的树脂是属于“粘合性树脂”或“非粘合性树脂”中的哪一者,基于以下的步骤(1)~(4)进行判断。·步骤(1):将仅由成为对象的树脂形成的厚度20μm的树脂层设置在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制作切成纵300mm×横25mm的大小的试验片。·步骤(2):在23℃、50%RH(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将该试验片的露出了树脂层一侧的表面粘贴于不锈钢板(SUS304360号研磨),在相同环境中静置24小时。·步骤(3):静置后,在23℃、50%RH(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基于JISZ0237:2000、通过180°剥离法、以拉伸速度300mm/分测定粘合力。·步骤(4):在测定的粘合力为0.1N/25mm以上时,将成为对象的树脂判断为“粘合性树脂”。另一方面,测定的粘合力低于0.1N/25mm时,将成为对象的树脂判断为“非粘合性树脂”。在本专利技术中,“有效成分”是指在成为对象的组合物所包含的成分中,除稀释溶剂以外的成分。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剥离检测标签的剥离”是指,例如在剥离检测标签的粘合剂层(X)的粘贴面具有剥离材料的情况下,将剥离检测标签从该剥离材料剥离时的剥离操作。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中,“剥离检测标签的再剥离”是指,在将除去了该剥离材料后的剥离检测标签粘贴于被粘附物之后,将该剥离检测标签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的剥离操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在视觉上检测出”是指,能够用人眼确认到剥离检测标签的再剥离前后的变化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检测标签,其是将支撑体、图案层及粘合性层叠体依次层叠而成、且满足下述要件(1)的层叠体,所述图案层形成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粘合性层叠体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其中,基材层(Y)的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且800MPa以下,/n要件(1):在将所述剥离检测标签粘贴于被粘附物后、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能够基于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图案层之间发生界面剥离而在视觉上检测出所述剥离检测标签是否从被粘附物剥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1 JP 2017-1588451.一种剥离检测标签,其是将支撑体、图案层及粘合性层叠体依次层叠而成、且满足下述要件(1)的层叠体,所述图案层形成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粘合性层叠体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及基材层(Y),其中,基材层(Y)的弹性模量为10MPa以上且800MPa以下,
要件(1):在将所述剥离检测标签粘贴于被粘附物后、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能够基于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图案层之间发生界面剥离而在视觉上检测出所述剥离检测标签是否从被粘附物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粘合剂层(X)的厚度(Xt)相对于基材层(Y)的厚度(Yt)之比[(Xt)/(Yt)]为1/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粘合性层叠体是在基材层(Y)的一个表面侧具有粘合剂层(X)的层叠体,基材层(Y)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及所述图案层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粘合性层叠体是将第1粘合剂层(X1)、基材层(Y)及第2粘合剂层(X2)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P1),粘合剂层(X1)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及所述图案层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渕晃司网野由美子天野泰之山本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