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及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和方法对道路交通进行管理,具有交通指挥、交通控制、交通执法和交通信息服务功能的系统。系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实施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是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建设流程的必要环节之一。通过开展系统效益后评价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运用水平的提高。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效益后评价方法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后评价指标构建技术、后评价指标分析计算技术以及后评价基础数据采集技术。其中,后评价基础数据采集技术是后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的重要基础,对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效益后评价能否有效开展及其评价结果是否客观性、准确性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上,开展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来源比较有限,主要依赖于系统自生产基础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初始化设置后评价范围;/n根据所述后评价范围计算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n将所述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与预设效益等级划分规则进行匹配,得到系统效益后评价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化设置后评价范围;
根据所述后评价范围计算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
将所述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与预设效益等级划分规则进行匹配,得到系统效益后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评价范围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所覆盖的空间范围内的道路路网和系统效益后评价时间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效益后评价时间范围包括:目标期时间范围和基准期时间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后评价范围计算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基准期时间范围以及互联网浮动车交通出行数据计算基准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
根据所述目标期时间范围以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定点采集车辆通行数据计算目标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
根据所述基准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和所述目标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计算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准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和所述目标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计算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表示道路网交通通行状态变化指数,S1表示基准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S2表示目标期道路网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值。
技术研发人员:邱红桐,顾家悦,封春房,朱自博,王明,李标,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