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673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包括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通过最终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R=(PKN+EKN)/TKN来进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其中,PKN=过程评价知识点的数量,EKN=终结评价知识点的数量,TKN=教学大纲中总体知识点的数据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客观性评价,避免了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观偏见。

A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教育管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低,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目前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有三种方式:1、领导评价。2.同行评价。3.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收集不同人群的反馈意见进行主观打分评价,缺少客观的评价体系和切实落地的评价方案。目前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1.主观经验主义强,缺少量化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都是来源于主观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无法客观的量化。2.定时监管,无法做到长期的实时监控。无论是领导、同行的评价,还是学生的评价,都是定期开展的活动,无法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的收集相关的评价指标信息。3.评价效率低下。通过定期的组织评教评学的活动,是一个费事费力的过程,无法做到自动化的评价结果分析和展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以该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化的教学大纲,提出一种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体系指标,并且提出一套实现这个客观评价指标的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S2: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S3: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br>S4: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S5:通过最终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R=(PKN+EKN)/TKN来进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其中,PKN=过程评价知识点的数量,EKN=终结评价知识点的数量,TKN=教学大纲中总体知识点的数据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教学大纲编辑、教学大纲审核、以及教学大纲发布、教学日历生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提问、小组任务、课堂测试、在线作业。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最终的考试包括在线考试、线下考试、实习实训收集。一种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包括展示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以及数据层;所述业务层内设有教学大纲单元、教学过程单元、考试中心单元、数据驾驶舱、以及资源中心。进一步的,所述教学大纲单元用于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教学过程单元用于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进一步的,所述考试中心用于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进一步的,所述考试中心中最终的考试包括在线考试、线下考试、实习实训收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所述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客观性评价,避免了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观偏见;(2)本专利技术现了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长期、稳定收集、避免了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阶段性、周期性,这些客观、无感收集的数据,更能真实的反应教学质量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提升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效率,不在需要人工专门的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主观评价自然语言,不影响现有的教学流程的所有环节,等所有的教学环节走完的时候,教学质量的评价的量化结果也自然的产生了。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流程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该方案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教学大纲的结构化2、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3、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环节的设计中,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4、在最终的期末考试、或者课程结业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5、最终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R=(PKN+EKN)/TKN。其中PKN=过程评价知识点的数量,EKN=终结评价知识点的数量。TKN=教学大纲中总体知识点的数据量,来进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所示:1.教学大纲编辑2.教学大纲审核3.教学大纲发布、教学日历生成4.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查考核设计、实习实训流程设计。5.过程性的数据收集:课堂提问、小组任务、课堂测试、在线作业6.终结性评价收集:在线考试、线下考试、实习实训收集。7.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包括展示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以及数据层;所述业务层内设有教学大纲单元、教学过程单元、考试中心单元、数据驾驶舱、以及资源中心。所述教学大纲单元用于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所述教学过程单元用于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所述考试中心用于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nS2: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nS3: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nS4: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nS5:通过最终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R=(PKN+EKN)/TKN来进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其中,PKN=过程评价知识点的数量,EKN=终结评价知识点的数量,TKN=教学大纲中总体知识点的数据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计结构化教学大纲;
S2:教学大纲按照各个章节,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信息;
S3: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把教学活动关联到具体的知识点;
S4:在最终的考试中,通过试卷中每道试题的设计、关联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知识点;
S5:通过最终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R=(PKN+EKN)/TKN来进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其中,PKN=过程评价知识点的数量,EKN=终结评价知识点的数量,TKN=教学大纲中总体知识点的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教学大纲编辑、教学大纲审核、以及教学大纲发布、教学日历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提问、小组任务、课堂测试、在线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最终的考试包括在线考试、线下考试、实习实训收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良贾勇哲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领慧智教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