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3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上设有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上设有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设有止挡凸台,在插接柱上设有钩槽,动接触片上设有弯钩;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动端子,为了满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的使用与安装需要,摒弃了以往动接触片沿插接柱长度方向上下安装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也就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实现中心距定位,消除累积误差。

Moving terminal and it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断路器的向着外形尺寸减小的趋势在发展,具体来说是体积小,回路多的断路器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同时,为了在体积小的基础上确保可断路器工作时靠性,一般采用动、静端子面面接触的方式,而现在大多数的动端子是一体式的,当动接触片在上、下单方向安装时,动接触片单边卡在动端子上,这样设计虽然能满足要求,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动接触片很容易脱出,造成断路器工作异常。再有,现在一些生产厂家为了接线方便,且快速可靠,设置了笼式夹子,但是为了满足安装笼式夹子的需要,通过动接触片的延伸连接笼式夹子;延伸以后有弯曲,为了安装这样形状的动接触件,采用上下单方向明显不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端子,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再进一步说,本技术同时又提供了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实现前、后方中心距定位,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动端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具有根部与头部,插接柱的根部附接于基座上,插接柱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内外两个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所述的动接触片包括竖直段与弯曲段,所述的弯曲段处在绝缘槽道内并延伸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中,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固定设有用于限制动接触片脱离绝缘槽道的止挡凸台,在插接柱的头部沿插接柱厚度方向设有未贯通的钩槽,竖直段远离弯曲段的这端设有弯钩;弯曲段置入绝缘槽道内时,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同时竖直段发生弹性形变跨越止挡凸台至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具有根部与头部,插接柱的根部附接于基座上,插接柱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内外两个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所述的动接触片包括竖直段与弯曲段,所述的弯曲段处在绝缘槽道内并延伸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中,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固定设有用于限制动接触片脱离绝缘槽道的止挡凸台,在插接柱的头部沿插接柱厚度方向设有未贯通的钩槽,竖直段远离弯曲段的这端设有弯钩;弯曲段置入绝缘槽道内时,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同时竖直段发生弹性形变跨越止挡凸台至贴附于动接触片安装面上恢复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凸台高出动接触片安装面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插接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的止挡凸台设置在动接触片安装面的中间位置,止挡凸台的长度为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插接柱的厚度方向,钩槽具有敞开端与封闭端,所述的敞开端与止挡凸台处于插接柱的同一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止挡凸台处在插接柱的一侧边处,且止挡凸台的厚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基座一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杰马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