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3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座以及静端子,静端子座包括基板以及前、后侧板,在基板上沿基板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定位板,两两相邻的定位板之间形成静端子安装位;前侧板低于后侧板,前侧板的上端设有内翻边,在静端子前端底部的接线部下沿设有内陷的定位缺口;沿静端子长度方向在后侧板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静端子后端上方对应设有定位块;静端子由上往下装入静端子安装位时,先将静端子前端的定位缺口与内翻边卡接配合,再将静端子后端下压,使得定位块越过后侧板上沿后卡入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块与定位板各自发挥作用协同实现了静端子左右方向的双重中心距定位,消除了累积误差。

Static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静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断路器的向着外形尺寸减小的趋势在发展,具体来说是体积小,回路多的断路器是目前发展的趋势;断路器多采用抽屉式接线端子,其包括插接配合的动接线端子与静接线端子,通常静接线端子包括组合在一起的静端子与静端子座,目前现有的静接线端子是一体化的,而一体化设计对产品的加工要求较高,现有厂家很难达到,导致做出来的产品接触不好,因而导致一体化静端子座回路可靠性的不好。因此,一些厂家做了改进,改做成分体式,加大动端子与静端子的接触片之间的接触面,但是由于每片静端子有加工误差,因此很容易引发累积误差,如果不进行中心距定位,会造成累积误差,比如:安装槽宽是5mm,而静端子宽是4.9mm,则二者之间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静接线端子,实现前方、后方、主体的中心距定位,消除了累积误差,使得可以正确安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静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座以及并排安装在静端子座内的静端子,所述的静端子座包括基板以及由基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前、后侧板,在基板上沿基板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定位板,两两相邻的定位板之间形成静端子安装位,每个静端子沿前后方向安装在对应的静端子安装位处;其中,前侧板低于后侧板以露出静端子的接线部,前侧板的上端设有内翻边,在静端子前端底部的接线部下沿设有内陷的定位缺口;沿静端子长度方向在后侧板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静端子后端上方对应设有定位块;静端子由上往下装入静端子安装位时,先将静端子前端的定位缺口与内翻边卡接配合,再将静端子后端下压,使得定位块越过后侧板上沿后卡入定位孔内。静端子上后端定位块与静端子座后侧板上定位孔的卡接配合实现后方中心距定位,两两相邻的定位板配合又实现了静端子主体的中心距定位,定位块与定位板各自发挥作用协同实现了静端子左右方向的双重中心距定位,减少或避免了静端子的晃动,消除了累积误差;再进一步说,静端子前端定位缺口与前侧板内翻边的卡合又实现了静端子前方上下方向的限位,定位块与定位孔的卡接配合又达到了静端子后方上下方向的限位,双重限位防止静端子脱出静端子座。作为优选,在定位块的下端设有倒角,在后侧板的上端也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使得方便定位块卡入定位孔,在定位块由上往下跨过后侧板上端时,迫使后侧板上端向外变形,当定位块卡入定位孔后,后侧板恢复初始形态。作为优选,定位块为凸出于静端子后端的方形凸点,定位孔为方孔。定位块为凸点,成型方便,定位孔为方孔,限制了定位块上下左右移动,使两者配合更可靠。作为优选,沿上下方向在静端子后端形成一内收的斜面,使得由上到下静端子后端与静端子座后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因为静端子座后侧板较高,这样的设计使得静端子方便安装于静端子座内,避免了静端子后端与后侧板之间发生碰头,使装入时更顺利;同时又使得静端子座后侧板由上至下保持同等厚度,从而保证了静端子座的强度。作为优选,沿上下方向静端子座后侧板内侧面为一逐渐远离前侧板的斜面,使得由上到下静端子后端与静端子座后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作为另一种形式,斜面设置在静端子座后侧板上,同样可以避免静端子装入时发生碰头。作为优选,沿上下方向静端子座后侧板内侧面为一逐渐远离前侧板的斜面,使得由上到下静端子后端与静端子座后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作为另一种形式,斜面设置在静端子座后侧板上,同样可以避免静端子装入时发生碰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静端子上后端定位块与静端子座后侧板上定位孔的卡接配合实现后方中心距定位,两两相邻的定位板配合又实现了静端子主体的中心距定位,定位块与定位板各自发挥作用协同实现了静端子左右方向的双重中心距定位,减少或避免了静端子的晃动,消除了累积误差。再进一步说,静端子前端定位缺口与前侧板内翻边的卡合又实现了静端子前方上下方向的限位,定位块与定位孔的卡接配合又达到了静端子后方上下方向的限位,双重限位防止静端子脱出静端子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安装静接触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安装静接触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未安装静接触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未安装静接触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盖设有遮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未盖遮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在未盖遮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的安装结构在将静端子完全安装后的侧视图;图9为图8中a部的放大图;图10为图8中b部的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的安装结构在未将静端子完全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的安装结构在未将静端子完全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的安装结构在将静端子完全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静端子的安装结构在将静端子完全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各附图标记为:本体1;腔体11;隔板112;隔板顶面1121;插槽113;静接触片安装槽114;凸起115;限位凸点116;遮板117;第一凸块118;第二凸块119;接线体安装槽12;槽道13;接线面14;接线部141;定位缺口142;静接触片2;弹性段21;弹性段尾部211;弹性段头部212;接触头213;延伸段22;静端子座3;基板31;定位板311;静端子安装位312;前、后侧板32、33;内翻边321;定位孔331;定位块332;倒角333;斜面3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静端子,包括本体1与静接触片2,本体1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腔体11以及两个接线体安装槽12,在腔体11内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112,所述的隔板112低于本体1的正、反表面设置,两隔板112之间形成插槽113,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接线端子,其特征是:包括静端子座以及并排安装在静端子座内的静端子,所述的静端子座包括基板以及由基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前、后侧板,在基板上沿基板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定位板,两两相邻的定位板之间形成静端子安装位,每个静端子沿前后方向安装在对应的静端子安装位处;其中,前侧板低于后侧板以露出静端子的接线部,前侧板的上端设有内翻边,在静端子前端底部的接线部下沿设有内陷的定位缺口;沿静端子长度方向在后侧板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静端子后端上方对应设有定位块;静端子由上往下装入静端子安装位时,先将静端子前端的定位缺口与内翻边卡接配合,再将静端子后端下压,使得定位块越过后侧板上沿后卡入定位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接线端子,其特征是:包括静端子座以及并排安装在静端子座内的静端子,所述的静端子座包括基板以及由基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前、后侧板,在基板上沿基板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定位板,两两相邻的定位板之间形成静端子安装位,每个静端子沿前后方向安装在对应的静端子安装位处;其中,前侧板低于后侧板以露出静端子的接线部,前侧板的上端设有内翻边,在静端子前端底部的接线部下沿设有内陷的定位缺口;沿静端子长度方向在后侧板上端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静端子后端上方对应设有定位块;静端子由上往下装入静端子安装位时,先将静端子前端的定位缺口与内翻边卡接配合,再将静端子后端下压,使得定位块越过后侧板上沿后卡入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杰马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