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427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绝缘壳体及嵌于壳体内的接线弹片和金属连接片。壳体具有导线插孔及工具插孔。接线弹片由一金属片经过至少二次弯曲而使金属片的相对两端部靠近。接线弹片包括与待连接的导线插入方向垂直布置并开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穿孔的夹臂、由夹臂靠近工具插孔处完成第一次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完成最后一次弯曲的末尾弯曲部及连接末尾弯曲部并与夹臂形成内锐角的接触弹臂,夹臂于接线工具插入工具插孔后挤压第一弯曲部时朝向导线插孔方向运动并使穿孔与导线插孔对齐,夹臂于接线工具移除时弹性回复并通过穿孔带动导线夹于夹臂所在的嵌孔中,接触弹臂与金属连接片的一端部于接线工具插入或移除时始终保持弹性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在专业照明灯具和电器设备中,经常会用接线端子进行内部导线的接插。目前的导线接插大部分通过螺钉压紧导线的方式,即将导线放置于螺钉的下面,然后用螺丝刀拧紧螺钉,导线压紧于螺钉下,在装配过程中,导线容易滑出螺钉下,使得导线接插比较耗费时间、装配不方便。因此,实用必要对导线接插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线接插耗时及不便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绝缘壳体及嵌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接线弹片和金属连接片,所述绝缘壳体具有收置所述接线弹片的嵌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用于供待连接的导线插入的导线插孔及用于供接线工具插入的工具插孔,所述接线弹片由一金属片经过至少二次弯曲而使该金属片的相对两端部靠近,所述接线弹片包括与所述待连接的导线插入方向垂直布置并开设有供所述待连接的导线穿过的穿孔的夹臂、由所述夹臂靠近所述工具插孔处完成第一次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完成最后一次弯曲的末尾弯曲部及连接所述末尾弯曲部并与所述夹臂形成内锐角的接触弹臂,所述夹臂于所述接线工具插入工具插孔后挤压所述第一弯曲部时朝向所述导线插孔方向运动并使所述穿孔与所述导线插孔对齐,所述夹臂于所述接线工具移除时弹性回复并通过穿孔带动所述导线夹于所述夹臂所在的嵌孔中,所述接触弹臂与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一端部于所述接线工具插入或移除时始终保持弹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利用金属弹性形变的特性,将接线端子接插导线的部分设计成金属接线弹片,在接插时仅仅需要用接线工具(例如,螺丝刀)由工具插孔插入,再在导线插孔处插入导线,待导线插入后再取出接线工具即可,拆出导线的方法与插入原理相同,这样实现了导线接插的最大程度的便捷、省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接线端子的组装主视图,其中去除所述接线端子的上盖。图3是图2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预插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预插状态。图5是图2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插入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2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插入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组装主视图,其中去除所述接线端子的上盖。图8是图7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预插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预插状态。图10是图7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插入状态示意图。图11是图7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插入状态。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组装主视图,其中去除所述接线端子的上盖。图13是图12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预插状态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预插状态。图15是图12的接线端子的导线和接线工具处于插入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2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导线处于插入状态。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组装主视图,其中去除所述接线端子的上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IOOa包括绝缘壳体IOa及嵌于所述绝缘壳体IOa内的接线弹片20a和金属连接片30a。所述绝缘壳体IOa具有收置所述接线弹片20a的嵌孔15a。所述绝缘壳体IOa具有用于供待连接的导线40a插入的导线插孔12a及用于供接线工具50a插入的工具插孔14a。所述接线弹片20a由一金属片经过三次弯曲而使该金属片的相对两端部靠近。所述接线弹片20a包括基本上与所述待连接的导线40a插入方向垂直布置的夹臂22a、由所述夹臂22a靠近所述工具插孔14a处完成第一次弯曲的第一弯曲部23a、完成最后一次弯曲的末尾弯曲部24a及连接所述末尾弯曲部24a并与所述夹臂22a形成内锐角的接触弹臂25a。所述夹臂22a开设有供所述待连接的导线40a穿过的穿孔21a。所述夹臂22a于所述接线工具50a插入工具插孔14a后挤压所述第一弯曲部23a时朝向所述导线插孔12a方向运动并使所述穿孔21a与所述导线插孔12a对齐。所述夹臂22a于所述接线工具50a移除时弹性回复并通过穿孔21a带动所述导线40a夹于所述夹臂22a所在的嵌孔15a中。所述接触弹臂25a与所述金属连接片30a的一端部于所述接线工具50a插入或移除时始终保持弹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IOOa在连接导线40a时,接线工具50a插入工具插孔14a后,对所述第一弯曲部23a进行挤压动作,所述接线弹片20a受力后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夹臂22a随之朝向所述导线插孔12a方向运动,如图4所示,当所述接线弹片20a的穿孔21a与所述导线插孔12a对齐时,如图6所示,所述导线40a即可插入所述穿孔21a内。当拨出接线工具50a后,由于接线弹片20a的回弹作用将导线40a卡在接线端子IOOa内部,完成了导线40a的接入。导线40a的拔出的原理与导线40a插入的原理相同,在这里不加赘述。如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IOOa实现了导线接插便捷、牢固及快速的目的。所述绝缘壳体IOa的嵌孔15a于所述第一弯曲部23a处孔径大于其他处的孔径,以为所述第一弯曲部23a的变形留有足够的空间。所述接线弹片20a的接触弹臂25a位于所述夹臂22a的远离所述导线插孔12a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IOa包括下盖13a及盖于所述下盖13a上的上盖11a。所述接线弹片20a和金属连接片30a嵌于所述下盖13a内。所述导线插孔12a及工具插孔14a开设于所述下盖13a的顶端并与所述嵌孔15a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弹片20a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部23a与末尾弯曲部24a之间的用以增强所述夹臂22a的弹性回复力的第二弯曲部26a。所述第一弯曲部23a与末尾弯曲部24a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所述接线弹片20a内,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弯曲部23a与末尾弯曲部24a均朝向所述接线弹片20a外凸出。所述第二弯曲部26a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接线弹片20a之外,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弯曲部26a朝向所述接线弹片20a内凸出。所述第一弯曲部23a、所述末尾弯曲部24a及第二弯曲部26a均为圆弧状的弯曲部。所述金属连接片30a的所述端部抵顶于所述接线弹片20a的接触弹臂25a。所述接触弹臂25a具有向下抵压所述金属连接片30a的该端部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所述金属连接片30a与所述接触弹臂25a弹性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IOOa的接线弹片20a设置有两个,所述金属连接片30a设置为一个,所述金属连接片30a呈“U”形。所述金属连接片30a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抵顶于二接线弹片20a的接触弹臂25a。所述金属连接片30a与二接线弹片20a接触,使得穿于二接线弹片20a上的导线40a串联起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接线弹片20a的第一弯曲部23a相靠近,二接线弹片20a的接触弹臂25a相背,所述金属连接片30a大致围住二接线弹片20a,使得接线工具50a作用于所述接线端子IOOa的顶端大致中部位置,操作稳固。请参阅图7至图11,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绝缘壳体及嵌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接线弹片和金属连接片,所述绝缘壳体具有收置所述接线弹片的嵌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用于供待连接的导线插入的导线插孔及用于供接线工具插入的工具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弹片由一金属片经过至少二次弯曲而使该金属片的相对两端部靠近,所述接线弹片包括与所述待连接的导线插入方向垂直布置并开设有供所述待连接的导线穿过的穿孔的夹臂、由所述夹臂靠近所述工具插孔处完成第一次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完成最后一次弯曲的末尾弯曲部及连接所述末尾弯曲部并与所述夹臂形成内锐角的接触弹臂,所述夹臂于所述接线工具插入工具插孔后挤压所述第一弯曲部时朝向所述导线插孔方向运动并使所述穿孔与所述导线插孔对齐,所述夹臂于所述接线工具移除时弹性回复并通过穿孔带动所述导线夹于所述夹臂所在的嵌孔中,所述接触弹臂与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一端部于所述接线工具插入或移除时始终保持弹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彭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