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业超专利>正文

节能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632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节能效果好,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节能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用燃烧炉一般只设置一个燃烧室,燃烧时火焰向锅前倾斜直冲进出烟口,热能利用率低,浪费燃料。由于出烟口直接通向烟囱,40%火热顺烟囱走掉,并带走大量的烟尘排放到空气中,污染了周围环境和大气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燃烧装置,该装置节能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专利是这样构成的,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工作时,燃烧装置喷出的燃料被点燃,燃烧的火焰先对锅底进行加热,接着带有部分火焰的烟气穿过环形座圈上的凹槽或间隙进入第二燃烧室,继续燃烧后从排烟口排出。本技术由于在环形座圈的外围还设有第二燃烧室,因而可使从炉膛内跃出的火焰在第二燃烧室内继续燃烧,而不会直接排到外界去。这样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而且避免了未完全燃烧气体被排出而对大气造成污染。本技术具有节能效果好的显著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一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二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三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四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五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一中余热蓄水装置内部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六中余热蓄水装置内部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一第一燃烧室上侧部与第二燃烧室相连通的剖面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七第一燃烧室上侧部与第二燃烧室相连通的剖面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八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环行坐圈截面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九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环行坐圈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1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5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两个炉膛和设于炉膛上的锅体2,所述的炉膛外围设有蓄水装置。上述的第一燃烧室的上侧周部设有位于锅底下方的环形座圈3,所述的第二燃烧室位于环形座圈的外侧,环形座圈周部上设有使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相通的缺口6(见图9)或间隙6(见图10),所述的第二燃烧室与排烟口4相通。为了使燃烧产生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上述的第一燃烧室或第二燃烧室的外围环绕有蓄水装置,蓄水装置上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的第二燃烧室的排烟口4经穿设于蓄水装置中部的烟气管道与烟囱9相联接。在专利技术专利最佳实施例中,上述的蓄水装置由环绕于第二燃烧室外围的前蓄水装置10和设于炉膛后侧的余热蓄水装置11经中间连接管12联接而成,所述的排烟口经穿设于前蓄水装置中部的烟气管道13分别连接到余热蓄水装置上的烟气进口14后,从设于余热蓄水装置体内的烟气迂回管道15通向烟囱;所述的出水管设于余热蓄水装置的前侧上部,该出水管伸至锅具上方,出水管上设有一开关阀16。工作时,由于在第二燃烧室的外围环绕有蓄水装置,烟气在第二燃烧室继续燃烧的过程,以及经穿设于前蓄水装置中部的烟气管道和设于余热蓄水装置体内的烟气迂回管道排往烟囱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其携带的热量对蓄水装置中的水进行了加热,这样不仅满足了用户在炒菜过程中用热水的需要,而且使热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上述的燃烧装置为设于第一燃烧室底部的燃气或燃油燃烧炉头17,如图1所述。为了使该装置具备自动点火功能,并且进行无烟燃烧,上述的燃烧装置为设于第一燃烧室旁侧的具有全自动点火功能的燃烧机18,如图3所示。此外,为了对余热蓄水装置内的水进行更好的加热,上述的位于余热蓄水装置体内的烟气迂回管道内穿设有若干两端口与余热蓄水装置体相通的水管19。实施例三中多了一个降温水箱20,该降温水箱由蓄水装置中的进水管7进冷水,该冷水再经由降温水箱流入第二燃烧室外围的前蓄水装置10和设于炉膛后侧的余热蓄水装置11,最后从出水管8上的开关阀门16流出热水至锅内。实施例五中为了提高热利用率,权利要求8中将远离排烟口的环形座圈上边缘处的间隙设为较大间隙,将靠近排烟口的环形座圈上边缘处的间隙设为较小间隙。该设计使第一燃烧室中的火焰从较大间隙的一侧进入第二燃烧室,火焰在第二燃烧室环绕一圈充分燃烧后从排烟口排出。本专利技术专利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节能效果好,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两个炉膛和设于炉膛上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外围设有蓄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的上侧周部设有位于锅底下方的环形座圈,所述的第二燃烧室位于环形座圈的外侧,环形座圈的周部上设有使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相通的缺口或间隙,所述的第二燃烧室与排烟口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燃烧室或第二燃烧室的外围环绕有蓄水装置,蓄水装置上设有进、出水管,所述的第二燃烧室的排烟口经穿设于蓄水装置中部的烟气管道与烟囱相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装置由环绕于第二燃烧室外围的前蓄水装置和设于炉膛后侧的余热蓄水装置经中间连接管联接而成,所述的排烟口经穿设于前蓄水装置中部的烟气管道分别连接到余热蓄水装置上的烟气进口后,从设于余热蓄水装置体内的烟气迂回管道通向烟囱;所述的出水管设于余热蓄水装置的前侧上部,该出水管伸至锅具上方,出水管上设有一开关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为设于第一燃烧室底部的燃气或燃油燃烧炉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为设于第一燃烧室旁侧的具有全自动点火功能的燃烧机。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中设于远离排烟口的环形座圈上边缘处的间隙为较大间隙,设于靠近排烟口的环形座圈上边缘处的间隙为较小间隙。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余热蓄水装置体内的烟气迂回管道内穿设有若干端口与余热蓄水装置体相通的水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节能效果好,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文档编号F23B10/02GK1924447SQ20051004464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黄业超 申请人:黄业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燃烧装置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位于下方的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上方外围的第二燃烧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内设有燃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业超
申请(专利权)人:黄业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