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25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8:09
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在初次加工所需的薄壁零件时选取测量点并通过触发式测头实测得到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全局加工误差,在后续加工时根据数控机床系统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根据全局误差得到的对应补偿值并实时传输给数控机床系统,实现零件加工误差的显著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采集数据阶段,通过剔除粗大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阶段,通过神经网络拟合精准地体现整个外表面的实际加工数据,最终得到的加工误差数据可适用于任何同一形状的零件,与其装夹位置、几何误差、自身加工精度等其他因素的关系较小,并且可以通过不同形状选取不同的选点策略。

Measurement and compensation of machining errors of thin-walled parts based on trigger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加工是现阶段对薄壁件较为常用的加工方式,其加工误差主要包括:来自机床制造、部件之间配合误差等造成的几何误差;电动机、传动件、环境温度等内外热源引起机床部件热变形而造成的热误差;由切削力、装夹力及工艺系统自身重力等引起的刀具、工件变形而造成的力误差,而其中切削力造成的误差最为显著。现有的切削力误差一般通过球杆仪克服,即利用其测量原理测量和评估机床几何误差的种类和幅值,或通过将机床主轴上的刀具替换为触发式测头的在机检测方式实现,但这些技术对检测形面的精度要求很高,同时也需要复杂的解耦过程计算才能得到相对较为精确的结果,其次目前大部分技术都没有考虑到热误差及力误差与机床的几何误差之间相互的耦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在采集数据阶段,通过剔除粗大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阶段,通过神经网络拟合精准地体现整个外表面的实际加工数据,最终得到的加工误差数据可适用于任何同一形状的零件,与其装夹位置、几何误差、自身加工精度等其他因素的关系较小,并且可以通过不同形状选取不同的选点策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在初次加工所需的薄壁零件时选取测量点并通过触发式测头实测得到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全局加工误差,在后续加工时根据数控机床系统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根据全局误差得到的对应补偿值并实时传输给数控机床系统,实现零件加工误差的显著减少。所述的初次加工是指:根据待加工的薄壁零件三维模型,通过数控机床系统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使用模型生成的加工代码初次加工所述零件,具体为:根据待加工的薄壁零件三维模型,选取工件上任意位置一特征点作为工件坐标系原点,使用Solidworks软件内CAM模块生成其加工代码,导入数控机床系统;将工件毛坯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通过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使用加工代码初次加工该零件。所述的选取测量点,依据等距法布点策略,沿工件表面曲线每隔10cm取一点。所述的实测是指:将测量点的实测坐标值与各点理论坐标值进行对比及分析,得到该零件各点实际加工误差,具体为:保持数控机床系统的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换上触发式测头,重新在竖直方向,即Z方向上对刀后,对初次加工得到的薄壁零件的外表面进行测量。通过触发式测头依次测量所述各测量点在工件坐标系中三维坐标数据S:(x,y,z)。所述的实测坐标值,优选通过CNC控制单元导入补偿控制器。所述的全局加工误差,基于已知测量点的实测坐标值经剔除粗大误差后,使用插值法与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得到薄壁零件实际加工所得表面的预估模型,进而得到加工误差E=S1-S2其中:S1为预估模型中工件表面各点实际加工后坐标值,S2为工件表面各点理想坐标值。所述的剔除粗大误差是指:依据拉依达准则,计算整体测量值的标准偏差,当某一测量值残差的绝对值大于该标准差,即认为该测量值存在粗大误差,将该点去除。所述的插值法,利用插值函数将测得的数量较少的坐标数据插值,获得大量的点坐标数据作为训练集。所述的构建是指:使用Matlab软件内工具箱,首先利用插值函数将各测量点进行插值,得到大量的点数据。再用神经网络函数进行运算,由此可以得到任意一点的坐标值。所述的补偿值,根据全局误差得到对应的补偿后实际应到达的坐标值P‘=P-E,其中:P为生成的加工代码中刀具理论坐标值,E为加工误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补偿控制系统,包括:补偿计算机单元、机床控制器单元、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以及机床工作台单元,其中:补偿计算机与机床控制器相连并传输补偿量信息,机床控制器单元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并传输补偿信息,可编程控制器与工作台相连并传输原点平移量信息,工作台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原点平移实现补偿。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测量与实时补偿技术,减少了零件的加工误差,大幅提高了加工精度;由此提高了测量效率、通过神经网络方法能够精确地构建零件实际加工所得表面的预估模型。相比传统方法将加工误差看作几何误差、热误差、力误差等等之和,本专利技术将加工误差视为一个整体,不需考虑各误差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复杂的解耦过程,有助于更简洁高效地进行补偿。本专利技术利用实时补偿技术,相比于传统修改G代码、离线补偿等方式,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进行补偿,减少加工误差,提高零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测量与补偿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与补偿方法工作示意图;图中:数控机床系统1、触发式测头2、加工工件3、传输线4、补偿控制器5;图3为实施例中所述腹板结构示意图;图中:A面为补偿前加工面,B面为补偿后加工面;图4为实施例效果示意图;图中:(a)为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补偿前误差示意图;(b)为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补偿后误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加工工程用腹板:绘制腹板三维模型,如图3。选取工件上表面中心点作为工件坐标系原点,使用CAM模块生成其加工代码,导入数控机床。准备600*300*30尺寸的铝合金毛胚,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通过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使用加工代码初次加工该零件。②采集测点数据:将铣刀取下,直接安装上雷尼绍RMP60触发式测头,重新在Z方向上对刀后,对腹板A面进行测量。依据等距法,x,y方向各等距选取12个点,共12*12=144个测量点。测头依次测量所述点,得到144个点在工件坐标系中三维坐标数据S:(x,y,z)。该数据可通过CNC控制单元导入补偿控制器。③计算加工误差:通过已知测点的坐标值S,剔除粗大误差后,使用插值法与神经网络方法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可以构建该零件实际加工所得表面的预估模型,从而得到工件表面各点实际加工后坐标值S1。将工件表面各点理想坐标值记为S2。因此可以得到数控机床在测量空间内任意一点时的加工误差:E=S1-S2,补偿前误差分布如图4a。④实施误差补偿:在得到各点加工误差后,加工腹板B面,通过外部控制器与机床数控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根据机床当前的位置信息获得此处的误差,机床逆向运动该误差值,即P‘=P-E,其中,P为生成的加工代码中刀具理论坐标值,P‘为通过补偿后实际应到达的坐标值,从而达到补偿的效果,提高零件加工精度,补偿效果如图4b。经过具体实际实验,在某机床上进行加工,使用刃长40mm,直径10mm的平头铣刀进行切削,主轴转速3000rpm,切深3mm,进给速度250mm/min,使用雷尼绍RMP60红宝石测针进行测量,能够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4所示,具体是:腹板理想加工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次加工所需的薄壁零件时选取测量点并通过触发式测头实测得到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全局加工误差,在后续加工时根据数控机床系统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根据全局误差得到的对应补偿值并实时传输给数控机床系统,实现零件加工误差的显著减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触发式测头的薄壁零件加工误差测量与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次加工所需的薄壁零件时选取测量点并通过触发式测头实测得到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全局加工误差,在后续加工时根据数控机床系统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根据全局误差得到的对应补偿值并实时传输给数控机床系统,实现零件加工误差的显著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初次加工是指:根据待加工的薄壁零件三维模型,通过数控机床系统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使用模型生成的加工代码初次加工所述零件,具体为:根据待加工的薄壁零件三维模型,选取工件上任意位置一特征点作为工件坐标系原点,使用Solidworks软件内CAM模块生成其加工代码,导入数控机床系统;将工件毛坯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通过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使用加工代码初次加工该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实测是指:将测量点的实测坐标值与各点理论坐标值进行对比及分析,得到该零件各点实际加工误差,具体为:保持数控机床系统的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换上触发式测头,重新在竖直方向,即Z方向上对刀后,对初次加工得到的薄壁零件的外表面进行测量,通过触发式测头依次测量所述各测量点在工件坐标系中三维坐标数据S:(x,y,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全局加工误差,基于已知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春李怡乐冯晓冰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