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战侠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29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包括第一套筒和位于第一套筒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内腔和第二套筒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第一套筒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突肩与第二套筒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增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及筛网,第二套筒位于通气孔和突肩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的突肩之间,简化了第二套筒的结构及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两者之间装配简单,即使不形成密封,燃气也还是会在上冲的燃气的带动下及突肩的阻止下从通气孔中流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气化炉。(二)
技术介绍
参照图1,目前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结构通常是这样的包括第一 套筒l、第二套筒2,在第一套筒l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3,通气孔3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4,第二套筒2套于第一套筒1内且 位于突肩4的下方,其与第一套筒l螺纹连接,第二套筒外壁的下端 具有凸环5,第一套筒1的下端靠接在该凸环5上,靠接处通过密封 圈6密封。第一套筒l的内腔和第二套筒2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第 一套筒的突肩4和第二套筒2之间设有增压机构,这个增压机构包括 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7和筛网8。使用的时候 燃气在气流通道内流动,经过增压环7时,由于增压环7的中心孔的 孔径较小,故燃气的压力得到增大,之后燃气在经过通气孔3时混入 助燃的空气被点燃。现有的这种打火机气化炉结构臃肿,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之 间须通过密封圈6严格密封,否则燃气会从两者之间首先泄露出去,因此也增加了装配难度和工艺难度。(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打火机气化炉结构臃肿、装配难度高的不足,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洁、装配简便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 化炉,包括第一套筒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和第二套筒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套筒 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所述 的突肩与所述的第二套筒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所述的增压机构包括 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及筛网,所述的第二套筒 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的突肩之间。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套筒呈圆环状。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成一体。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过盈套接;或者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粘接;或者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内壁的上部设有螺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打火机气化炉的使用方法相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 的突肩之间,简化了第二套筒的结构及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的连 接关系,两者之间装配简单,即使不形成密封,燃气也还是会在上冲的燃气的带动下及突肩的阻止下从通气孔中流出。(四)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打火机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包括第一套筒1和位于所 述第一套筒1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腔 和第二套筒2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套筒1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3,通气孔3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4,所述的突肩4与所述的第二套筒2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所述的增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7及筛网8,为了进一歩未定机构,还可以在增压环7和筛网8之间增加环状垫片9,所述的第二套筒2位于所述的通气孔3和所述的突肩4之间,为了进一步简化机构,所述的第二套筒2呈圆环状,该第二套筒2与所述的第一套筒1紧密套接。为便于气化炉与打火机的翘板机构的连接,第一套筒内壁的上部还设有螺纹1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打火机气化炉的使用方法相同。当然,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2之间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如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成一体、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粘接、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螺纹连接 等。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包括第一套筒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和第二套筒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所述的突肩与所述的第二套筒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所述的增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及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的突肩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套筒呈圆环状。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成一体。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紧密套接。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粘接。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套筒与所述的第一套筒之间螺纹连接。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 筒内壁的上部设有螺纹。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包括第一套筒和位于第一套筒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内腔和第二套筒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第一套筒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突肩与第二套筒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增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及筛网,第二套筒位于通气孔和突肩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的突肩之间,简化了第二套筒的结构及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两者之间装配简单,即使不形成密封,燃气也还是会在上冲的燃气的带动下及突肩的阻止下从通气孔中流出。文档编号F23Q2/34GK201093524SQ20072011498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柴战侠 申请人:柴战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打火机气化炉,包括第一套筒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与之相固定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和第二套筒的内腔组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下方的第一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肩,所述的突肩与所述的第二套筒之间夹设有增压机构,所述的增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具有中心小孔的增压环及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的通气孔和所述的突肩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战侠
申请(专利权)人:柴战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