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竹环专利>正文

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09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和套设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上方的导电头,导电头内设有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同时在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压电陶瓷和电极片,在壳体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在导电头复位弹簧和金属帽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导电体。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壳体在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采用上述结构后的压电点火装置在装配导电头的时候,即使导电头的位置和壳体开口的位置有较大的偏移,通过倒角也能顺利地将导电头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并进行装配。在自动化装配中不仅降低了废品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压电点火装置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和套设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上方的导电头,导电头内设有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同时在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压电陶瓷和电极片,在壳体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在导电头复位弹簧和金属帽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导电体。压电点火装置在装配的时候先将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装在导电头内,将导电头复位弹簧、承击钉、压电陶瓷、电极片、金属帽和导电体装在壳体上,然后将导电头从壳体上方的开口处套进壳体内。现有的压电点火装置壳体其开口四周的端面与其轴线垂直,导电头与壳体开口正对的端面也与轴线垂直。这样,在装配的时候如果导电头与壳体开口的位置有稍微的偏移,导电头就不能被套进壳体内。在对压电点火装置进行自动装配的时候这种弊病就表现的更加明显,甚至会使导电头的壳体由于强烈挤压而被破坏,导致废品率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顺利地将导电头装入壳体的压电点火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壳体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采用上述结构后的压电点火装置在装配导电头的时候,即使导电头的位置和壳体开口的位置有较大的偏移,通过倒角也能顺利地将导电头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并进行装配。在自动化装配中不仅降低了废品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附图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1和套设在壳体1内并位于壳体1上方的导电头2,导电头2内设有击头3和击头压力弹簧4,壳体1内导电头2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5,同时在壳体1内导电头2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6、压电陶瓷7和电极片8,在壳体1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9,在导电头复位弹簧5和金属帽9之间的壳体1上设有导电体10。壳体1在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权利要求1.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和套设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上方的导电头,导电头内设有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同时在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压电陶瓷和电极片,在壳体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在导电头复位弹簧和金属帽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在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和套设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上方的导电头,导电头内设有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同时在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压电陶瓷和电极片,在壳体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在导电头复位弹簧和金属帽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导电体。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壳体在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采用上述结构后的压电点火装置在装配导电头的时候,即使导电头的位置和壳体开口的位置有较大的偏移,通过倒角也能顺利地将导电头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并进行装配。在自动化装配中不仅降低了废品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F23Q3/00GK2791502SQ20052010152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竹君 申请人:张竹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壳体和套设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上方的导电头,导电头内设有击头和击头压力弹簧,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设有导电头复位弹簧,同时在壳体内导电头的下方还设有承击钉、压电陶瓷和电极片,在壳体外部的下方设有金属帽,在导电头复位弹簧和金属帽之间的壳体上设有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在开口四周的端面设有向内的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竹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竹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