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晴岗专利>正文

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08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由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和磨煤机构成,其中磨煤机煤粉管路出口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相连后安装在流化床锅炉的人孔位置上,磨煤机煤粉管路进口与流化床锅炉的一个给煤机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煤粉管路出口处安装横向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锅炉温度和各个部位的工况进行燃烧调节,控制给煤量达到快速、安全、稳定、经济的启炉运行。(*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电站锅炉每年烧油量为1120万吨。其中用于煤粉锅炉启动及低负荷稳燃的烧油量大约为478万吨。其中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及低负荷稳燃的烧油量大约为500万吨。有限的资源越用越少,油荒正向人们逼近。可见,传统的流化床点火启动使用燃油,且该过程需要燃油巨大,例如中国专利ZL92233893.0《流化床锅炉下点火装置》等对此类点火装置进行过具体描述。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等离子点火技术,力图取代用燃油点燃煤坟锅炉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ZL200320101460.0《一种用等离子体点燃锅炉煤粉的无油点火装置》等对此类点火装置进行过具体描述。现有技术缺陷要么正处于淘汰阶段;要么是系统成本昂贵,没有实质性技术突破缺乏商业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它是用等离子体电弧直接点燃煤粉的技术,实现循环流化床点火启动时不使用燃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由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和磨煤机构成,其特征在于磨煤机煤粉管路出口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相连后安装在流化床锅炉的人孔位置上,磨煤机煤粉管路进口与流化床锅炉的一个给煤机出口相连接。上述的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是一种直流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它由主机、气源、引弧控制器、等离子喷枪和出口组成,所述的主机和所述的引弧控制器分别与等离子喷枪相连,所述的气源也是通过引弧控制器与等离子喷枪相连,所述的等离子喷枪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相连。上述的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更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煤机是一种中速碗式磨煤机,它由电动机、减速机、机壳、碾磨装置、分离器、料出口装置、落煤管、加载装置、密封装置、煤粉管路出口组成。另外,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的煤种一般较差,为了能够提高整体燃烧效率,在煤粉管路出口处安装横向送风装置,将煤粉管路出口的风粉混合物,横向拦截,增长风粉混合物在直流等离子弧加热器的有效加热区内的时间,并将风粉混合物由圆形压缩成椭圆型,最大限度的提高燃烧效率。本技术的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减少流化床锅炉的启炉用油费用;该装置可以移动,根据厂家启炉时间调整(流化床锅炉启炉后至少要运行几个月再停炉),可在多个厂家循环使用,减少流化床锅炉的厂家一次性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磨煤机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细介绍如下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该装置包含以下设备1、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ZRRL-500型直流等离子弧加热器的温度可高达20000度~30000度,它可用作制造纳米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系列、金属系列和金属合金系列纳米微粒的最有效的加热源;热喷涂的热源;热处理的热源。它由主机1、气源2、引弧控制箱3和等离子喷枪4和出口5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机1和所述的引弧控制箱3分别与等离子喷枪4相连,所述的气源2也是通过引弧控制箱3与等离子喷枪4相连,所述的等离子喷枪4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5相连。它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直流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由等离子电源、等离子喷枪、水冷系统、气路系统组成。等离子电源采用安全可靠的三相全桥全控的控制方法,设计了特殊的电容补偿办法,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有效地防止了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工作电流连续可调,适应能力强;喷枪系统由内枪、中枪和外枪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双水内冷的冷却方式,使喷枪能在高温的环境中连续工作,极间绝缘使用特种陶瓷隔离,防止了高频引弧易使枪体击穿的弊病。该设备的输出电流为160A-1000A,电压为120--350V,效率在70%以上,暂载率80~100%。工作原理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是指物质被电离后生成的由原子、电子、离子和分子等粒子组成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对内为良导体、对外为中性体的粒子集合体。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内的高温,使通过空气等离子体的煤粉气流深度裂解,产生出比工业分析多20%~80%的挥发分,并使这些挥发分迅速点燃,进而点燃固态碳。这样,就达到了煤粉气流连续燃烧,形成稳定的煤粉火炬的目的。2、磨煤机等制粉系统MBM中速碗式磨煤机采用德国先进的磨煤技术,本体结构由电动机6、减速机7、机壳14、碾磨装置15、分离器9、料出口装置12、落煤管10、加载装置13、密封装置8和煤粉管路出口11等组成。参见图3。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原煤经由给煤机进入封闭的磨机体内,并落在旋转的磨碗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原煤沿径向朝外运动并在磨碗上形成一层煤床。煤床在可绕轴转动的磨辊下通过。这时,弹簧加载装置产生的碾磨力通过转动的磨辊施加在煤床上。原煤在磨碗衬板和磨辊之间被碾磨成粉,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越过磨碗边缘进入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内的介质是热空气。热空气有三个作用干燥煤粉、为煤粉运动提供动力和将煤粉送入炉膛。输送空气由位于磨煤机上游的一次风机和位于磨煤机下游的排粉机提供。一次风机提供正压,排粉机提供负压。热空气从侧机体进入,然后沿旋转的磨碗外径上升。重量较轻的煤粉颗粒被上升的热空气连续地从磨碗边缘吹起,并进入磨机上部的分离器进行再次分离。重量较大的煤颗粒和杂质穿过气流落入侧机体,然后返回磨碗被重新碾磨。经过分离器的风粉混合物进入文杜里套管的垂直插管,并进行风、粉分离,从而得到所要求细度的煤粉。这种煤粉经过浓缩被送入炉膛燃烧。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的煤种一般较差,为了能够提高整体燃烧效率,在煤粉管路出口处安装横向送风装置,将煤粉管路出口的风粉混合物,横向拦截,增长风粉混合物在直流等离子弧加热器的有效加热区内的时间,并将风粉混合物由圆形压缩成椭圆型,最大限度的提高燃烧效率。中速磨煤机性能特点装机时要求的混凝土底座重量仅为整机重量的3倍,运输工具本身重量足以承受;大大降低了土建费用;机器在使用时振动小,无需采用减震装置;负荷调节范围大,能在多种环境下运行;磨煤机能承受很强的爆炸压力;磨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研磨件之间留有间隙,可带载或空载启动;磨碗衬板分离装配便于更换;有便于操作的加载装置。整套装置工作原理将中速磨煤机和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安装在运输工具上,根据用户要求运输到指定工作位置,将中速磨煤机煤粉管路出口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安装在流化床锅炉的人孔位置上,这样可以减少锅炉改造工作;将流化床锅炉的一个给煤机出口连接在中速磨煤机煤粉管路进口上,完成安装整个后,就可以点火运行了,可根据锅炉温度和各个部位的工况进行燃烧调节,控制给煤量达到快速、安全、稳定、经济的启炉运行!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作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由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和磨煤机构成,其特征在于磨煤机煤粉管路出口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相连后安装在流化床锅炉的人孔位置上,磨煤机煤粉管路进口与流化床锅炉的一个给煤机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煤粉管路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循环流化床无油点火装置,由等离子弧熔炼加热器和磨煤机构成,其特征在于磨煤机煤粉管路出口和等离子弧熔炼器的出口相连后安装在流化床锅炉的人孔位置上,磨煤机煤粉管路进口与流化床锅炉的一个给煤机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煤粉管路出口处安装横向送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晴岗
申请(专利权)人:赵晴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