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
本技术涉及模架体系
,特别涉及一种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资料,国内坡屋面的模板体系主要形式为:一是对既陡又高的坡屋面采用钢结构形式建立框架支模形式;二是对坡度较小或坡度虽大但高度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坡屋面采用单、双面支模方法。传统的双面支模方法是采用限位螺杆固定双面模板,底层模板下采用木枋作为背楞,背楞下采用钢管支撑,面层板上采用木枋作为横向龙骨,木枋上再用钢管扣紧、压紧。然而,对于既陡又高的混凝土结构坡屋面,现有的工艺技术就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保证施工屋面梁板混凝土时能较好地控制其密实性,同时能很好避免后期渗漏风险的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尖屋顶大坡度斜屋面浇筑混凝土难以控制混凝土的密实性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使得既陡又高的混凝土尖顶坡屋面结构施工时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密实性,同时能很好避免后期屋面混凝土结构板渗漏风险。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模板和面层模板;/n所述底层模板通过满堂支撑排架固定,所述底层模板与待浇筑的尖屋顶的大坡度斜屋面具有相同坡度;/n所述面层模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层模板上方,二者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且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厚度与大坡度斜屋面的厚度一致,所述面层模板由下至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个浇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模板和面层模板;
所述底层模板通过满堂支撑排架固定,所述底层模板与待浇筑的尖屋顶的大坡度斜屋面具有相同坡度;
所述面层模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层模板上方,二者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且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厚度与大坡度斜屋面的厚度一致,所述面层模板由下至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个浇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内置式限位止水螺栓,所述内置式限位止水螺栓与所述底层模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木楔块,所述木楔块的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海,孙林荣,张锋,谭明丰,马鸿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