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10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船舶用设备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的固定座组件Ⅰ(1)底部和固定座组件Ⅱ(2)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组件Ⅰ(1)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Ⅰ(3),固定座组件Ⅱ(2)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Ⅱ(4),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凸出方向相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消防杂件等船舶用设备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能达到可靠固定,避免设备在船舶行驶中抖动或掉落,而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又能够方便地取用。

A fixed seat for marin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
本技术属于船舶用设备固定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
技术介绍
对于船舶来说,船舶上都会配备一些救生消防杂件,如应急逃生呼吸器、各种拉环等。现有的船舶上,这些消防杂件的固定都是使用圆钢框架实现。因此,这些救生消防杂件在船舶上安装时,很难选到一种合适的固定方式,能够既紧固又方便使用。而现有的圆钢框架结构,在对消防杂件固定时,如果采用螺栓固定,使用时需要拆卸螺栓,导致使用不便,如果使用挂钩式,又会导致不够紧固,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消防杂件会有抖动,导致出现消防杂件脱落或者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消防杂件等船舶用设备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能够达到可靠固定,避免设备在船舶行驶过程中抖动或掉落,而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又能够方便地取用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包括固定座组件Ⅰ和固定座组件Ⅱ,固定座组件Ⅰ底部和固定座组件Ⅱ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组件Ⅰ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Ⅰ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Ⅰ,固定座组件Ⅱ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Ⅱ,限位槽部Ⅰ和限位槽部Ⅱ设置为凸出方向相反的结构,限位槽部Ⅰ和限位槽部Ⅱ设置为能够形成设备固定腔体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包括底部板件Ⅰ和限位板件Ⅰ,底部板件Ⅰ和限位板件Ⅰ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包括底部板件Ⅱ和限位板件Ⅱ,底部板件Ⅱ和限位板件Ⅱ设置为呈L型结构,限位槽部Ⅰ设置在限位板件Ⅰ上,限位槽部Ⅱ设置在限位板件Ⅱ上,底部板件Ⅰ和底部板件Ⅱ固定连接。所述的船舶用设备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固定座组件Ⅰ的限位槽部Ⅰ和固定座组件Ⅱ的限位槽部Ⅱ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内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的限位板件Ⅰ上端设置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Ⅰ,固定座组件Ⅱ的限位板件Ⅱ上端设置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Ⅱ,弯折部Ⅰ和弯折部Ⅱ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的限位板件Ⅰ上端的弯折部Ⅰ和限位板件Ⅱ上端的弯折部Ⅱ形成倒八字形的设备卡入口,设备卡入口与设备固定腔体连通,固定座组件Ⅱ的底部板件Ⅱ设置为固定设置在船舶上的设备设置部位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的底部板件Ⅰ位于固定座组件Ⅱ的底部板件Ⅱ上方位置,固定座组件Ⅰ的限位板件Ⅰ下端设置为能够与固定座组件Ⅱ的限位板件Ⅱ下端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设置为由弹性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结构,固定座组件Ⅱ设置为由弹性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的底部板件Ⅰ和限位板件Ⅰ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座组件Ⅱ的底部板件Ⅱ和限位板件Ⅱ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固定座组件Ⅰ和固定座组件Ⅱ均采用带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固定座组件Ⅰ和固定座组件Ⅱ连接形成设备固定座后,固定座组件Ⅰ和固定座组件Ⅱ分别带有夹紧力和能够张开,而限位槽部Ⅰ和限位槽部Ⅱ能够可靠夹紧设备,实现可靠夹紧,而在需要使用时,只要施加外力在设备上,就能够使得限位槽部Ⅰ和限位槽部Ⅱ分开,使得设备脱离,可以方便取下使用。而设备使用后需要放回时,只要施力卡装在限位槽部Ⅰ和限位槽部Ⅱ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内,就能够可靠实现夹紧,设备在夹紧后不会出现抖动或掉落,满足实际需求。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消防杂件等船舶用设备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能达到可靠固定,避免设备在船舶行驶中抖动或掉落,而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又能够方便地取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固定座组件Ⅰ;2、固定座组件Ⅱ;3、限位槽部Ⅰ;4、限位槽部Ⅱ;5、设备固定腔体;6、底部板件Ⅰ;7、限位板件Ⅰ;8、底部板件Ⅱ;9、限位板件Ⅱ;10、弯折部Ⅰ;11、弯折部Ⅱ;12、设备卡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包括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固定座组件Ⅰ1底部和固定座组件Ⅱ2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组件Ⅰ1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Ⅰ1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Ⅰ3,固定座组件Ⅱ2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2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Ⅱ4,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凸出方向相反的结构,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能够形成设备固定腔体5的结构。上述结构,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均采用带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连接形成设备固定座后,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分别带有夹紧力和能够张开,而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能够可靠夹紧设备,实现可靠夹紧,而在需要使用时,只要施加外力在设备上,就能够使得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分开,使得设备脱离,可以方便取下使用。而设备使用后需要放回时,只要施力卡装在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5内,就能够可靠实现夹紧,设备在夹紧后不会出现抖动或掉落,满足实际需求。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消防杂件等船舶用设备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能够达到可靠固定,避免设备在船舶行驶过程中抖动或掉落,而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又能够方便地取用。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1包括底部板件Ⅰ6和限位板件Ⅰ7,底部板件Ⅰ6和限位板件Ⅰ7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2包括底部板件Ⅱ8和限位板件Ⅱ9,底部板件Ⅱ8和限位板件Ⅱ9设置为呈L型结构,限位槽部Ⅰ3设置在限位板件Ⅰ7上,限位槽部Ⅱ4设置在限位板件Ⅱ9上,底部板件Ⅰ6和底部板件Ⅱ7固定连接。上述结构,底部板件Ⅰ6和底部板件Ⅱ8固定连接,实现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的连接,而限位板件Ⅰ7和限位板件Ⅱ9配合,通过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的配合,实现需要固定的设备的卡紧固定。所述的船舶用设备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固定座组件Ⅰ1的限位槽部Ⅰ3和固定座组件Ⅱ2的限位槽部Ⅱ4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5内的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1的限位板件Ⅰ7上端设置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Ⅰ10,固定座组件Ⅱ2的限位板件Ⅱ9上端设置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Ⅱ11,弯折部Ⅰ10和弯折部Ⅱ11弯折方向相反。弯折部Ⅰ10和弯折部Ⅱ11的设置,便于需要固定的设备方便省力地进入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5,降低设备固定劳动强度。所述的限位板件Ⅰ7上端的弯折部Ⅰ10和限位板件Ⅱ9上端的弯折部Ⅱ11形成倒八字形的设备卡入口12,设备卡入口12与设备固定腔体5连通,固定座组件Ⅱ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包括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固定座组件Ⅰ(1)底部和固定座组件Ⅱ(2)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组件Ⅰ(1)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Ⅰ(1)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Ⅰ(3),固定座组件Ⅱ(2)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2)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Ⅱ(4),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凸出方向相反的结构,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能够形成设备固定腔体(5)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包括固定座组件Ⅰ(1)和固定座组件Ⅱ(2),固定座组件Ⅰ(1)底部和固定座组件Ⅱ(2)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组件Ⅰ(1)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Ⅰ(1)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Ⅰ(3),固定座组件Ⅱ(2)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2)上设置向一侧凸出的限位槽部Ⅱ(4),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凸出方向相反的结构,限位槽部Ⅰ(3)和限位槽部Ⅱ(4)设置为能够形成设备固定腔体(5)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组件Ⅰ(1)包括底部板件Ⅰ(6)和限位板件Ⅰ(7),底部板件Ⅰ(6)和限位板件Ⅰ(7)设置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组件Ⅱ(2)包括底部板件Ⅱ(8)和限位板件Ⅱ(9),底部板件Ⅱ(8)和限位板件Ⅱ(9)设置为呈L型结构,限位槽部Ⅰ(3)设置在限位板件Ⅰ(7)上,限位槽部Ⅱ(4)设置在限位板件Ⅱ(9)上,底部板件Ⅰ(6)和底部板件Ⅱ(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用设备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固定座组件Ⅰ(1)的限位槽部Ⅰ(3)和固定座组件Ⅱ(2)的限位槽部Ⅱ(4)形成的设备固定腔体(5)内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设备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东卢芸刘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